董郁玉是什么人?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曾担任光明日报社论部的副主任,就是他提议“全国农田禁止焚烧秸秆”。

很多人认为他为了提高自身知名度,才提出了“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生态家园”的口号,谁知道他竟然是一个日本间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他还是在和所谓的“上级”接头时被抓获。

董郁玉究竟潜伏了多久,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董郁玉出生在辽宁旅顺,不少在这个城市生活的老一辈人,至今还记得那段血淋淋的历史。

那段被侵略,血染大地的黑暗岁月,让他们永世难忘。董郁玉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背负血海深仇的城市里。

按理说,董郁玉应该对这些历史刻骨铭心,但他长大后的所作所为让人大跌眼镜。谁会想到他会忘记历史,甘愿成为一个被外国人利用的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的董郁玉既平凡又不平凡,他的平凡在于家庭条件非常普通,甚至可以说贫困。

但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刻苦奋发,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最终取得学业上的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这就是他的不凡之处。

北大是全国学子梦寐以求的著名学府,被录取的那一刻,他身上仿佛绽放出无数的光环,似乎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

从学校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记者,所就业的单位是《光明日报》。他希望学以致用,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服务于人民。

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确兢兢业业,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成就,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领导对他非常赏识,决定把他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让他出国深造,以便将来挑起更重的担子。

这对他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非常珍惜,踏上前往异国他乡的道路时,也期待有一天能够学成回来,继续报效祖国。

但来到国外后,他心态和思想渐渐发生了变化,曾经的信仰产生了动摇,很多言行渐渐出现了亲西方的倾向。

这种变化也被一些有心人看在眼里,再加上他本人任职于《光明日报》,工作和职位都十分重要,被认为具有利用的价值,对他进行了渗透。

回国后,由于个人能力突出,又有光鲜亮丽的履历,董郁玉很快就被任命为光明日报社论部的副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的两次日本之行,让他在背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已经完全忘记了父辈曾经承受的伤痛和苦难,彻底沉沦,只追求金钱和利益。

每当他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都能以“学术奖学金”的名义,从国外某些特殊机构获得不菲的收入,对此他乐此不疲。

他甚至还在背地里给自己起了一个日本名“东游太郎”,这个曾经满腔热血的旅顺少年,已经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原本他并不为世人所关注,但是他后来提出了“禁止焚烧秸秆”的提议。

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他的提议得到了重视和采纳,并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改变了千百年来广大农民传统的耕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人认为这个建议利国利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环境。

但是在这个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后,造成很多地方的农田病虫害泛滥,粮食减产,而且农民的种植成本不断上升,让董郁玉处于舆论的风暴当中。

很多人质疑他提出的方案,说他误国误民,正在舆论纷纷扰扰的时候,突然一个惊爆的消息传来,董郁玉是个间谍。

原来,有关部门早已在注意他的一言一行,他是在一次与国外的“上级”接触时被当场抓获。

这起事件曝光后,在国内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很多人对他感到极度失望,甚至愤怒,他辜负了人们对他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起事件也让大家警醒,这样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物,竟然是外国的间谍,而且长期潜伏在我们的身边,极其可怕。

也有人认为,董郁玉在秸秆焚烧问题上大做文章,是受到了国外某些势力的指使,想以这种方式来挑起国内的社会矛盾,企图制造我国农业发展上的障碍。

日本侵略者近代在我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现在仍然如此处心积虑,用心险恶。可见对我们脚下这片辽阔的土地依然存在着幻想。

从这几年来我国所抓获的间谍可以看出,他们一直在暗中活动。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知道,今后必须更加努力,只有足够强大才能够确保我们不受欺辱,才能让每个人都生活在幸福中,不会受到任何外部势力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