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答疑解惑

随着新农村蓬勃发展,村集体组织的公共收益越来越多,这就涉及村集体组织收益分配问题。由于传统的乡土观念根深蒂固,不少村集体很难完全依照法律规定办事,村集体的收益分配纠纷就更多地诉诸到法院。本文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时涉及的基本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集体经济收益包括哪些?

集体经济收益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经营、投资、入股、服务、租赁、发包、征地补偿、生态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补贴、财产处置、银行存款利益等获得的收入。财政“一事一议”等筹资筹劳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财政下拨的村级组织运行经费、上级专项补助等不列入本收入。

二、集体经济收益的分配规则

1.依法分配。对于村集体在分配集体经济收益时,我国法律做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程序上的要求,村民会议在作出分配方案时,需要符合民主程序。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参加,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另一方面是内容上的要求,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因此,村集体在分配集体经济收益时,需要符合以上两个方面的要求,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的分配。

2.具体分配方式。集体收益的分配方式应按照提取公积公益金、提取福利费、向投资者分配、向成员分配、其他分配的顺序进行。公积公益金包含三部分:一是公积金,主要核算集体资产维修和整治的费用;二是公益金,主要核算公益开支,即:捐赠、贺礼、慰问、救济以及困难补助等费用;三是统筹资金,平时主要核算上拨村级自有资金的收入(如:办公经费和补助性收入),年终通过“收益分配”科目结转村级自有资金开支的有关费用,如办公室整修、培训和参观学习以及购买办公用品等管理性费用开支。福利费,通常指有利于全体村民的医疗、社保、休闲娱乐的设施等方面所需的费用。

3.征地补偿的收益分配。大体上,安置补助费归被征收土地的农民所有,土地补偿费归村集体所有再行分配。村集体还是通过自治的民主程序决定每户每个人头的分配数额,分多分少应有一个章程。如果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无地成员,在未举证证明其系地上附着物和青苗所有权人的情况下,对征地补偿的土地青苗和地上附着物部分不享有分配利益。

律师箴言

综上,只要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享有分配的权利,只是分配多少的问题,一般会根据每个村的情况,考虑村民的贡献大小、年龄等,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作出分配决定。若有不公,一定要积极查明事实,主动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