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航天员景海鹏安全顺利出舱 供图/新华社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圆满完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于10月31日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3名航天员抵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接受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进行休养。之后,他们将在京与新闻媒体集体见面。

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了解到,昨天7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之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成功着陆,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

资料显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其间进行了一次出舱活动和中国空间站第四次太空授课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为空间站任务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航天员乘组和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

现有3类航天员均已完成飞行实践检验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刚刚“回家”的3名航天员里,景海鹏圆满完成了第四次飞天旅程,是目前为止执行飞行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

此外,我国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和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也圆满完成首飞之旅。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现有3种类型航天员均已完成飞行考核和实践检验,为工程后续发展建设和大规模开展空间科学实(试)验打下良好基础。

景海鹏出舱后挥手致意:“此时此刻非常激动,我们终于回家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次到中国空间站出差感觉很好,感觉很爽。为我的两位好搭档好伙伴好兄弟的精彩表现点赞。向祖国致敬,向全国各族人民致敬。”

朱杨柱出舱后表示:“回家的感觉真好。作为空间站的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执行任务,我非常幸运。我一定会坚守初心,再接再厉,争取早日重返天空。”

桂海潮出舱后表示:“圆满完成任务的感觉真幸福,我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教师,又幸运地成为一名航天员,把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在中国空间站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美妙。”

各类实验样品将应用于多领域科学研究

随着返回舱落地,返回地球的除了3名航天员,还有此次任务中的科学实验样品。这些样品将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项目主管蒋越介绍,本次空间应用系统通过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带回了生命科学实验样品和材料科学实验样品。生命科学实验样品主要包括人体的肝细胞和内皮细胞、拟南芥幼苗、线虫、生物大分子样本等,共计22种样品,总重25千克左右。

他还称,“针对我们本次回收,因为从在轨完成实验,带回来的样品非常珍贵,所有生物类的样品,我们都要第一时间、用最快速度运回到北京的实验室去进行处理、进行固化。针对这个过程,我们也专门研制了回收转运装置,能够保证在零下20摄氏度的温度,持续24个小时以上,放到这个装置里面,能够保证样品最大的活性,也能够安全运回北京,运到我们的实验室里。”

据央视消息披露,各类实验样品将应用于多领域科学研究。

文/本报记者李岩

统筹/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