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31日报道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0月30日报道,本月26日,中国再次证明自身作为世界航天强国的能力:三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七号升空前往中国天宫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说,中国已准备好把外国太空旅行者送往“天宫”。

他说:“借此机会,我们向全世界发出邀请,欢迎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及地区与我们开展合作,一起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

报道称,除了天宫空间站,目前还在运行的空间站只有国际空间站。自2000年以来,国际空间站一直有宇航员驻留。

由于美国的反对,中国被禁止参与这个国际项目。国际空间站预计只能运行到2030年,因此“天宫”应该很快会成为人类在轨的唯一前哨。

欧洲航天局的德国前宇航员托马斯·赖特尔对德国之声电台说:“中国已经是太空领域的大国,掌握太空学科的所有领域。这使中国与世界上的其他航天国家——美国和俄罗斯——平起平坐。”

赖特尔说一共在太空中度过了350天4小时55分钟。在欧洲,欧洲航天局早已发现中国宏大太空计划的潜力。欧洲航天局的许多宇航员都完成了密集的汉语培训项目,包括德国宇航员马蒂亚斯·毛雷尔。

然而,今年1月,欧洲航天局局长约瑟夫·阿施巴赫尔说,该机构眼下致力于同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尽管如此,中国国家航天局目前与欧洲航天局有10个(空间应用)联合项目。

报道称,对前宇航员赖特尔来说,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是一件好事。

赖特尔说:“通常说来,太空和科学应该能够帮助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一旦事态比较稳定了,我们就应该重启与中国的对话并寻找项目。”

太空旅行需要长远规划,往往在一个项目执行前很多年就要开始。赖特尔希望欧洲航天局为自己的宇航员能够前往“天宫”打好基础。

他说:“欧洲航天局最近挑选了新一批宇航员。也许他们当中有些人正在考虑要不要学点汉语,这样如果有机会就可以被派驻到空间站。”

赖特尔首次执行太空任务就是被派驻到如今已经不在轨道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他解释说:“一切都是用俄文写的。人们只说俄语。我第二次被部署到国际空间站,俄罗斯太空舱的情况完全一样。”(编译/赵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