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 01

在品牌「大难当头」,谁能站出来打一场翻身仗?那些力挽狂澜的人或事或产品值得被记录,本期为「翻身仗」系列第二期,而本期主角为极越 01。

最近聊天要是不聊点AI、机器人之类的话题都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了。但是这AI汽车机器人的组合,多少还是让我有点满头问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上周五号称是AI汽车机器人的极越 01终于公布售价了:标准版 24.99万元;性能版 33.99万元。有人预定了吗?让我在评论区看到你挥舞的双手~~

当然还是先给一些不太了解这款新车的车友们简单介绍一下这辆极越 01:新车的长宽高是4853mm/1990mm/1611mm,轴距3000mm,轴距已经非常接近C级车的标准了,所以车内空间应该还是有保障的;

搭载极氪001同款SEA浩瀚架构,并且极越 01是在吉利的工厂和极氪001共线生产,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这就是加入了百度基因的极氪 001的亲弟弟;

智能座舱装的是高通骁龙8295芯片,算力不高也就30 TOPS,是高通8155的8倍而已;

辅助驾驶芯片是两颗英伟达的Orin-X芯片,和理想Max车型上的方案是一样,没什么新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不是挺香的,24.99万就能买到智能化拉满的极氪001,啊不……极越 01。这时候我就要给这些朋友泼一盆凉水了,向来精明的书福哥怎么可能让你赚到便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是单电机后驱的100kWh电池版本,极氪 001目前官网售价是26.9万元,而极越 01的标准版如果选配4.5万元的100kWh电池之后售价也来到了29.49万元,所以相当于这些智能化的芯片你还是需要付费的,算下来两款车还是差不多的价格。这就是你可能会小赚,但是卖家永远不亏。

当然为了让小老弟极越多卖点车,彦宏哥和书福哥给极越搞的71.1kWh的小电池版本还是有点东西的,24.99万元不但避开了极氪001的价格区间,还能和Model Y掰掰手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来了:极越 01能打得过Model Y吗?

AI汽车机器人

开头就讲了这可不是一辆普通的车,至少百度和吉利不是这么认为的。确实现在这时候再推出一款常规的新能源汽车多少有点普通(真为明年量产的小米汽车捏把汗),把AI搞上车,再弄个机器人的噱头,多少咱能吸引点眼球不是,话说怎么感觉这么像圈钱的感觉(bush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不考虑说实用不实用,这极越 01的AI能力还是有底气,百度的大模型文心一言上车之后,首先语音助手SIMO的智商会得到大幅提升,无论是多音区识别的精准性还是多模态交互的实用性都算是意料之内的提升,只不过发布会上演示了一段鸡兔同笼的奥数解题多少是有点离谱了!我要是晚出生几年,用着AI助手在车里写作业解题也不是不可能。

其次AI将给智能座舱带来逻辑推理、策略规划和内容生成的能力,说人话就是有AI能力的语音助手不但要能找答案,还要有思考的能力,这就是大模型的优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想要实现这些AI能力没有好的硬件基础肯定是不行的,极越 01也是赶巧,虽然是发布时间晚,但是等到了8295量产,并且首次完全启动双NPU,算力达到了60TOPS,算是「因祸得福」吧。

强大的算力带来的就是云端语音识别模型这一次可以放在车里了,响应速度能够从1.5秒提升到500毫秒,而且不依赖云端之后,没有网络的情况也能够使用。算力冗余对于汽车这种大宗消费商品来说终归不是一件坏事,谁知道过两年又会有什么新功能需要高算力啊! ‍

那反过来看特斯拉,智能座舱在国内的体验几乎可以说是聊胜于无,想要等到特斯拉升级上AI能力,估计是要等到特斯拉Model 3再来一次全新改款了,不过估计本地化依旧是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车性能的比较在电车时代变得意义不大,极越 01拥有0.249Cd的风阻系数,400kW的双电机能达到百公里加速最快3.8秒,而特斯拉 Model Y也是几乎一样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的是在内饰和舒适性配置上极越 01就优势很大了,这是国产车的优势,中国企业更懂中国用户嘛。天知道毛坯房的特斯拉不知道养活了多少配件厂商,如果你有喜欢「装修」自己爱车的爱好,特斯拉确实能够满足你。

辅助驾驶

再次强调一点,目前汽车已经在进入智能化下半场了,智能驾驶会越来越火热,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选择购买智驾版本,最重要的是城区智能驾驶终于要来了。

极越和特斯拉相似之处就是极越也选择了纯视觉方案,并没有选择搭载激光雷达,这一点和蔚来、小鹏、理想、华为的思路都不一样。极越这套智能驾驶就是百度Apollo的BEV+Transformer的纯视觉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方案,并且将直接开放上海、深圳、杭州三个城市的城区智能驾驶。好家伙,这一看就是百度亲儿子的待遇,上来就放大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起来之前我见到极越 01(改名前的极度ROBO-01)的时候,车上还是有激光雷达的,那个时候还是采用视觉+激光雷达的方案,现在量产版直接纯视觉,看得出来Apollo团队对自己的占用网络(Occupancy Network)技术还是非常自信的。

相比于激光雷达需要学习障碍物是什么,OCC占用网络的就显得「高明」得多了,它只需要判断是否有障碍物,以及这个障碍物是否影响它通过就可以了。从视频来看无论是红绿灯识别、通过复杂路口还是避让加塞车辆都游刃有余,说实话有种看到FSD在国内量产的感觉,不知道马斯克看到后会不会着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肯定有很多人会怀疑是不是用的还是高精度地图,以及是不是提前用雷达扫过图之类的,当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从这段一镜到底的画面上来看,车辆哪怕在处理道路中突然出现的交通参与者的流畅度都非常高,讲道理真的不像是演的,所以我更愿意相信这就是中国第一家在量产车上使用纯视觉实现城市智能驾驶的车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了是不是真的,上海、深圳、杭州的用户一用不就知道了,没必要做这个假。

辅助驾驶的价格比特斯拉还是更便宜一点,随车买断是4.99万元,订阅价格是980元/月,限时买断1.99万元。除了前面说的今年将在上海、深圳、杭州开通城区智能驾驶,全国90%的高速高架也可以使用PPA(点到点领航辅助),预计到2024年,PPA将开通全国200多个城市。

希望极越的速度能够更快一点,智能驾驶抢时间落地对于销量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把成了?

当然哪怕种种参数体验上极越 01都明显优于特斯拉,但是特斯拉的品牌势能依旧是获胜的关键,更多人对于特斯拉会更有品牌认同感,让更多人接受极越这个新品牌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特斯拉一杯羹这件事对于中国车企来说一直是有种执念的,从Model 3到Model Y,甚至现在极氪 001 FR都要对标Model S Plaid了,当然确实也能收获不错的效果。比如小鹏 G6像素级对比Model Y,一款车撑起了小鹏销量的半壁江山。就连蔚来 ET5T都想跨过SUV的界限挑战Model Y,销量也还不错。

只不过我想说的是围绕爆款车做产品的思路固然没错,但是能够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也非常重要,毕竟下一个竞争赛道——智能驾驶,竞争已经开始激烈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剩下的几家车企中有没有极越?

我不知道,但是这波极越确实来势汹汹。

欢迎关注/点赞/在看/分享,这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