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越低的行业,竞争越血腥。

而俗话说“物极必反”,顶级主播们也正一个个跌下“神坛”。

2022年双11预售首日,李佳琦斩获215亿,而今年只有95亿,还顺便把花西子拉下了彩妆预售榜,个人商业价值更是暴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杨哥团队深陷低俗直播的舆论风口,自身的“癫狂”风格,也引发了对直播底线的讨论。

而作为清流的东方甄选,也没有逃过“树大招风”,既罗永浩批评董宇辉们只讲内容不讲产品后,主播铁头也以“产品50元,故事标价40”打假新东方。

顶流们集体水逆并非偶然,这是直播“短平快”式的销售策略引起的反噬,也是消费者和商家对流量压迫的反抗。

首先,对商家来说,短时间的暴力增长,除了让账面好看些外,在长期策略如产品设计和创新方面,对整个制造行业也是“百害而无一利”。

有工厂负责人直言不讳,他现在只关注两件事,第一,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抄袭爆款,第二,能不能用最低的成本仿造出爆款。

在动辄一场直播,能带来千万甚至上亿的销售额下,商人盲目逐利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对用户来说,清仓式的直播卖货,总是标榜比市场价便宜很多,这正在塑造新的消费观念,即线下比线上贵,直播间是最便宜的渠道。

如此就彻底绑架了消费者,也绑架了品牌方。

近日,风口浪尖上的李佳琦,在谈及如何看待“最低价”的争夺时,他表示,“价格是大促期间大家都很关心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

有点“听君一席话,胜似一席话”的感觉,这也间接的默认了,价格和流量之间的强关联。

最后,在主播竞争的背后,还隐藏着平台之争,新兴的视频平台,显然触动了老牌电商平台的蛋糕,而后者也在疯狂布局直播领域。

而在中国消费领域,有一个特有的规律,事物在经历野蛮且疯狂的无序增长后,势必迎来残酷的洗牌,房地产如是,共享单车如是,团购优惠如是。

现在,直播界的红海已经到达了这个窗口,代表旧势力的头部主播们,看来要经历一番风浪,而其中的大部分,也只是炮灰的角色。

你看,树倒众人推戏码,已经开始上演了。

你觉得李佳琦还能坚持多久?

我是刘大力,欢迎留言、随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