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刘伯温是朱元璋较为倚重的谋士,在幕后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被人看作是朱元璋的“张良”,更是在建国后为朱元璋修订大明律提供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即使这样,刘伯温和其子也没逃过凄凉的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后,刘伯温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任太史令。要知道御史中丞成立之初的是成为君王的“镜子”,但是从宋朝之后,御史台逐渐成了君王制衡宰相监督百官的机构,再加上本身刘伯温的性格就是嫉恶如仇,不过好在刘伯温机智过人,也就长期在御史台这个得罪人的机构安安稳稳。

但是要知道刘伯温是人,他不是神,所以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李善长在告老还乡的时候,推荐了汪广洋和杨宪作为左右丞相,朱元璋问了刘伯温的意思,刘伯温说这两个人不足以胜任,还说胡惟庸的才能也当不了丞相,这可把这几位大臣都得罪了。当然,这次刘伯温的建议没有被朱元璋采纳。

后来刘伯温病重,左丞相胡惟庸奉朱元璋的命令去看刘伯温,胡惟庸送去的药方让刘伯温的病情雪上加霜,以致于病死。当然刘伯温死后,作为刘伯温的长子刘琏在胡惟庸和汪广洋的陷害下不久也去世了。多年后御史台弹劾胡惟庸谋反,汪广洋故意包庇杨宪等,最后胡惟庸被处死,汪广洋发配海南,途中自尽。

朱元璋把刘伯温生前的爵位也就是诚意伯让刘琏的儿子继承,并且允许世袭罔替。刘伯温去世之后,朱元璋对刘伯温甚是怀念,而此刘琏已经不在了,刘伯温的二儿子其实更像刘伯温,刘琏传承的是刘伯温的才华和能力,刘璟则继承的兵法和战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就像对待家人一样,把刘璟带入偏殿,当然刘璟的性格也像刘伯温一样刚正不阿,当朝臣有什么不当之处,刘璟都会不留情面的指出,就连当时是藩王的朱棣,刘璟一样毫不留情面。甚至私底下朱棣问刘璟,你不能偶尔睁只眼闭只眼吗,刘璟说该让就让,不该让就不让。

后来建文帝朱允炆遭遇叛乱,刘璟多次给出主意,献上了关于平叛的十六条陈策,结果呢,非但没有被采纳,还被调离到李景隆的军中。刘璟给李景隆献策,同样自大的李景隆也没有采纳,结果以优势兵力一败再败。刘璟眼看无望,只好辞官回乡。

后来,朱棣在南京称帝,想起来了刘璟,希望能为自己所用。结果刘璟选择了拒绝。朱棣怒不可遏,下旨强行起用刘璟,结果刘璟看到朱棣之后,不光不接受高官厚禄,还用了“殿下”来称呼朱棣,更扬言,朱棣百年之后,史书也肯定会说朱棣是篡位。

朱棣一怒之下,以忤逆的罪名将刘璟逮捕,当天染上刘璟自缢身亡,仅仅是殿下两个字,背后是刘璟对朱棣上位的不认可,最后刘家父子三人结局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