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6月,我从西藏民族学院毕业了,而在这三年之前的六月份,我刚刚收到这所学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当时选择的专业是中国哲学专业西藏佛教哲学方向。从来没有考虑过未来的就业问题。选择这个专业,仅是因为我喜欢。也就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喜欢的事物,我是完全不会考虑的。
由于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过于复杂,我始终认为人这一生还是应该过得纯粹一些,要选择那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
毕业之后,我再次面对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找工作。性格极度内向的我,从研二开始就通过兼职写稿来赚取生活费用,所以,我决定在未来的日子里,还是通过写作来养活自己。
于是,2011年的下半年,我将自己读研究生时积累的一些素材翻出来,又围绕着佛学在当代社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阐述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在第二年,即2012年3月,我的第一部作品《时尚佛学》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原中国物资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有了第一部作品,更加坚定了我写作的信心。但其实,我是一个十分自卑的人。因为我从小就遭受长期性的打压。正是通过写作、读书、绘画等兴趣爱好,我才找到了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
随着《时尚佛学》一书带来的小小影响力,出版社的编辑老师立马向我发出了接二连三的约稿意向。在2012年冬天,《禅门境界论·平常心》一书出版了。
撰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希望帮助大家以佛学佛法的智慧来解决心理病痛,化解生活中的烦恼,应对情绪危机。创作本书时,我开始着意收集、整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因为感觉这样会更加接地气,也更加真实。
《禅门境界论·平常心》这本书算是一个尝试,我并非心理学专业人士,把佛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写作方式也并非本人独创。仅是希望以大家都能看得懂的方式,清除心中烦恼,处理负面情绪。
跟往后的那几年相比,2013年出的书比较少,仅有《高僧说什么》和《老北京的民间传说》这两本。并且这两本书我并不是太满意。因为感觉自己写得还不够好。
《高僧说什么》也是由中国物资出版社(即如今的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这是一部中国历代高僧的短篇人物传记,不过限于资料和篇幅,有很多高僧大德的故事没有被收录进来。
撰写《老北京的民间传说》完全是一个偶然,当时一个做图书工作室的朋友跟我聊起天,得知我的奶奶是个老北京(原本居住于牛街那片),并且在我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我讲很多老北京的民间故事。于是她说,“要不要试着写一本和老北京的传说故事有关的书稿呢?”
我心想,试试就试试呗。为了写这本书,我不仅联系了北京那边的亲戚朋友,而且也央求奶奶再给我讲一遍儿时讲过的那些故事。我奶奶一听说我是为了写书,于是兴致盎然地给我讲了几天几夜。当然,只讲故事还不够,还要涉及到文化方面的东西。据说这本书卖得也不错,不过因为自己不会谈合作价格,所以稿费也不多。
这也充分说明,专业的人要做专业的事,谈合作谈价格这种涉及到谈判学和博弈学的玩意儿,还是应该交给真正会谈的人去做。不过,那时候我并没有找到这样的人。而且,我本人对于书稿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在诸多的文字作品中,我并不是很中意这两本书。
好在2014年出版了比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三部作品:《心·行》《不焦虑的女人》《趁年轻,开家小小咖啡馆》。看起来这三本书在内容上有点儿跨界,而事实上它们根本连边儿也挨不上。
《心·行》是一部文化散文集,它将思辨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书里,我主要浅浅地谈到了自己对禅学智慧的感悟——如何才能没有烦恼,营造清净、悠然的氛围,不迷失自己,让身心得到真正的释放和休息。
书中提到的这些佛门清净地,也非常有代表性和历史性。很多特别熟悉我的读者朋友都知道,书中部分照片是我自己拍摄的,其他的那些则由几位朋友提供。也是因为写作,机缘巧合认识了这些友善的人们,
《不焦虑的女人:女人唯有放下,才能得到静心》也是一部写给现代人阅读的佛学修心作品,本书结合女性的心理特点、社会角色,以及《金刚经》的无上智慧,讲说了女性怎样才能减少焦虑情绪,收获幸福安乐。
尽管这本书已经出版整整十年了,但是它的影响力依然还在。记得三两年前,还在微博上看到有网红推荐这本书。其实当时书商约稿时,我也没想那么多,就想着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在写作上,这就整挺好。
《趁年轻,开家小小咖啡馆》也是一个尝试,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写过这么文艺的书。这本书中记录的故事,全是真实故事(人物化名),而这家名为“美好时光咖啡馆”的复古怀旧咖啡馆,也是唐山地区一个风格极为鲜明独特的文化地标(去年已关张)。
如果说,《趁年轻,开家小小咖啡馆》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有什么意义,那么,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次尝试,更是一个真实的记录。有那么多全国各地的朋友们知道文化荒漠一般的唐山,居然还存在这样一家充满温情和故事的小小咖啡馆。还有很多民谣歌手和背包客来到唐山美好时光咖啡馆或是演出或是探店。能够用一本书、一群人、一些故事链接到那些心怀善意的朋友,我觉得,这是一个作家的福气!
此外,这本书中附录部分的歌词,也是由我独自创作完成。所以说这本书是意义在于尝试,不然的话我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个潜力。
就像2013年的时候那样,2014年这些书出版之后,我们在咖啡馆做了各种形式的线下读书沙龙活动,有很多唐山本地的读者朋友认识了我,同时我也链接到唐山本地的一些媒体。我的故事、我的作品被更多的人所了解,还有很多读者朋友表达了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喜爱。
依稀记得,9月初的某个周日下午,读者朋友们来到美好时光咖啡馆参加第一场新书签售会暨读者见面会。当时,有位唐山本地的媒体人朋友向我问了很多问题:以后的写作规划是什么?这家小小咖啡馆还有哪些有趣的人、有意思的故事?通过写书都有哪些收获?我很开心,能够为自己家乡的文化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还是在9月份,应邀来到江苏无锡大觉寺参加学术研讨会议。在这场以“宗教实践与星云大师文学创作”为主题的学会研讨会上,我着重关注的是在现代社会中佛学对人们精神生活起到的影响。
因为我是一个受过严重精神创伤的人,喜欢写东西既是将它当成工作,也是以此来疗愈自我。非常欣喜的是,通过这次研讨会,我理清了一些思路,并且认为入世的佛学才是真实有利众生的。
其实,在2013年我受邀来到武汉参加宗教文学专题的学术研讨会时,就带着很多专业领域方面的疑问。只是,2013年的研讨会上,大家更多是在讨论宗教文学专题的创作目标与课题意义,而2014年的研讨会主题更贴合自己当时在做的书稿选题。这是两次收获和意义完全不一样的研讨会。
在这一年,我开始进行书评创作,在我看来,读完自己喜欢的书,并且写点什么,这是一件既能提升写作水平,又能深化理解书中内容的过程。如此算来,成为一个书评人的年头也不短了呢,都好几年了呢。
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开始在《新人类》期刊开辟专栏,发布冥想、美心等心灵疗愈类内容。作为专栏作家,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心理调适方法等真诚地书写出来,这让我感到十分愉快。更重要的是,以前并没有接触过专栏写作,所以最初我写专栏文章时常怀忐忑不安的心情。当时负责专栏板块的编辑小姐姐始终在鼓励我。
我一直觉得,哪怕别人给的温暖再微弱,也一定可以点燃心灵的光,照亮人生的方向。带着感恩的心进入2015年,这一年依然只有两本书出版——《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和《听莲花生大师谈“心”》。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其实是一本与冥想修习有关的书。在给期刊撰写冥想专栏的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这些专栏文章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呢?这本书,并不是简单地将专栏文章集合起来,而是选取了部分精华内容作为正文内容后面的附录。
我觉得,冥想不应该被搞得神神叨叨,它是适合大众练习的一种放松身心、维持健康的方法,而不是一种十分玄幻的存在。
写了那么多年,终于出了一本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书。《听莲花生大师谈“心”》这本书最初的核心部分源自我的硕士学位论文,但是考虑到学位论文的内容过于专业化、学术化,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想必读来也是比较枯燥的。于是,我在这本书当中也加入了一些小故事和小事例。毕竟,我本人并不太喜欢创作那种佛里佛气的书,我觉得佛学智慧必然是要融入现实的日常生活的。
这本书的字数大概在十万字左右,其实,围绕着莲花生大师(也作莲华生大士)的佛性思想还可以写出很多内容,不过一本书的创作终归是要考虑到市场和受众的。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听莲花生大师谈“心”》这本书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肯定,而且,唐山丰南图书馆的馆长老师还特别邀请我来到图书馆举办新书座谈会。
对于我来说,2016年属于作品多、活动多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我总共出版了五本书:《优雅就是不着急》《生命哲学书》《爱自己是一场修行》《走漫长悠远的路,切莫心急》,以及《在如水的时光里,好好爱自己》。
如果让作为作者的我自己来挑选,那么我觉得《生命哲学书》是自己这一年创作的作品中,比较看重的那一本。
老实说,这本书涉及到的《西藏生死之书》(索甲仁波切著)不过是以此作为一个噱头,但对于这本书、对于生命本身,我却有着自己的见解与领悟。只是,很多感受与理念都是当时产生的,多年后的自己,或许也不会太认同当初的一些想法吧。
我特别喜欢策划或创作关于生命哲学、生死考量等与人生重大命题相关的选题或书稿。一来,自己本就是哲学专业的,对于这种人生重大命题的思考,是我们本专业的范围之内;并且,我认为现代人是非常需要去理清一些十分重大的人生课题,比如:
如何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人生?如何梳理我们这一生的关系问题?当死亡到来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过一种不虚度的生活?
在一个秋光旖旎的午后(短途出游半路中)我在记事本上,写下准备策划的一些选题以及零散不成片段的故事,并打算在日后写进新书中时,再对它们进行扩充和润色。
2016年出版的其他作品或是散文随笔,或是短篇故事,总的来说,这一年出版的作品在风格上比较偏重于文艺、闲适。但是,这些短篇故事的素材都源自身边的真实事件。一直有个习惯,那就是把平时看到的有趣的人与事给记录下来,留作素材。
与去年相比,2017年创作成绩一般,但是《西藏,一场最美的遇见》这本书却是我特别看重的一部作品,不仅因为它入选“书香青海”十佳青版文艺原创图书,也不仅因为在多地举办签售活动,更是因为通过这本书,我向读者朋友们展示了西藏的民俗文化和神话故事,也讲述了一些藏族朋友的日常生活。
在第27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在廊坊举办),我的这本《西藏,一场最美的遇见》也成为众多参展图书中的一部。在这场读者见面会暨签售会上,我一如既往地紧张并且说话结巴(一个老社恐人的素养),但是,在场读者朋友特别暖心,他们一直在鼓励我。这让我十分感动。
同样的感动来自我们唐山本地的读者朋友。因为2017年,我也在唐山本地举办过两场读者见面会。依然是紧张,依然是感受到大家的热情。很多读者朋友都说,通过看我的作品,了解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或是了解到一些西藏文化方面的知识。这可真是我的荣幸!
我始终觉得,写作的意义已不仅是一份维持温饱的工作了,它让我看到世间真正美好的人事物,也让我在世间收获到很多宝贵的人生经历。
这一年出版的另一本书叫《不生气的女人》。这是一部写给女性朋友的身心疗愈之书。曾经有一位读者朋友非常真诚地向我分享她的读后感受,她翻开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是她当时所处的心理状态不是太好,第二就是因为这个书名,她特别想知道作为一个女生如何才能做到不生气,将愤怒降低到最小值。
我对她讲,其实我也是一个特别爱生气的人,我这个人脾气非常暴躁,从小就是。如果问我是从什么时候才惊觉愤怒这种情绪需要控制,我觉得那是在我身体出现严重不适的时候,我才发现生气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
那是一次与不守信用的合作方发生激烈冲突后,我一直处于极度愤怒的情绪中。我本来心脏就不好,那天胸口出现剧痛,整个人的状态非常不好。
所以,我对这个读者朋友说:这都是经验教训啊,我是把自己生命中最不堪的那些拿出来,希望让大家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好好地爱自己,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
或许是因为我的真诚,也或许是因为我的幽默,这位读者朋友十分信任我,并在后来一直与我保持着比较频繁的联系。在后续创作的一些书稿中,就有这位朋友提供的部分故事素材。
在2017年我还干了一件特别文艺的事——与植物美学生活平台“花田小憩”签约,每周一篇专栏更新,并且还荣获“2017年度花样生活家”的称号。从此,生活美学成为我生命中的另一个关注点。但比较遗憾的是,直到现在,关于生活美学方面的图书,我还没有创作、出版。
2018年一共出版了三部作品:诗词类读物《诗词中的女儿心》、商业人物传记《她们仨》、心灵修养读物《不生病的女人》。这一年,与知识付费平台“有书”签约撰写听书稿。假如问我职业生涯中最喜欢哪个阶段,我觉得2016年和2018年是工作最顺利、最愉快,同时也是最出成绩的两个年份。
喜欢古诗词的我(本人通过自考拿下北京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原本就想策划一些关于传统文化(比如古诗词、中国传统哲学等方向)的选题。《诗词中的女儿心》着眼于解读古代女性诗词大家的诗词作品,多少有些遗憾的是,写稿时间仓促,限于篇幅字数,有些女性诗词作者的作品没有收录其中。
商业人物传记《她们仨》算是特别火爆的一本书,在小红书、新浪微博等平台,有很多网友在推荐。很惭愧的是,我本人并不看好这本书。这本书中的三位商界女性杨澜、董明珠、邓文迪都属于现代女性的榜样,所以,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更偏于励志。但从来没有写过人物传记的我,依然把它视为自己写作生涯中的一个起点,尽管我本人对它评价一般。
2019年的主题词是“勇于尝试”,因为在这一年,我应知识付费平台“兰心大学”邀请,开设了佛学修心课和女性情商培训课。而在此之前,我对自己在知识付费方面的表现是完全没有信心的。但也奇怪,每当我怀疑自己的时候,总会有朋友说:试试嘛,不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于是,在专职作家这一身份之外,我又多了一个“讲师”的身份。
这一年我主要出版了两本书——《会修行的女人》《高财商女人是怎样炼成的》。此外,还与知识付费平台“凤凰书苑”签约合作,撰写文史类图书解读稿。回顾一下整个2019年,没有任何职业上的亮点,出版的那两本书也没有很出彩的特色。不过,第一次写财商方面的书,又不具备相关的知识,这可真难死我了。看起来,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领域,以后还是不要轻易去碰,不想让读者误以为自己天天净写没用的。
时间来到了2020年,新冠大流行的这一年,封锁在家的这一年。虽然没有外出,但是,2020年的创作成绩还可以。我一共创作了四部作品,其中有两部是受合作方委托撰写,分别是商业人物传记《教育的初心》(暂定名),以及历史人物评传作品(受合作方委托创作)。此外,还完成了励志书稿《人生就是一张A4纸》《女总裁和你想的不一样》(出版流程中)。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2020年经由朋友介绍,我开始帮助一些老年人朋友加工书稿,再对接出版。这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工作,虽然最初做得磕磕绊绊,但是,能够帮助一些叔叔阿姨完成心愿,实现出书梦想,我觉得特别开心。而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我开始与唐山新华书店正式合作,从此我就成了“新华读书会”的分享嘉宾。为了推动唐山本土文化市场的建设,能够尽一份力,也是极好的。
2021年的我,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北京印刷学院兼职教授。并且,围绕着创意写作、非虚构写作等课题,我开办过多场线上课程直播。此外,我还签约了“真实故事计划”,成为旗下签约作家,进行非虚构写作。
受合作方委托,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撰写了一部非虚构作品——《与生命对话》。这部26万字的短篇故事集,也属于回忆录性质。因为疫情期间无法出差,所以只能通过微信通话的方式,与合作方沟通合作细节。非常幸运的是,这位合作方阿姨给予了大量鼓励和支持,而我通过撰写非虚构作品,找到了更多的工作乐趣。
说起来,2021年最美好的记忆大概就是在5月初的时候,在MPK黑胶书店进行了一场线下演讲活动,那次的演讲主题是“自我疗愈的四种途径”。我对前来参加活动的朋友们说:我从小的生长环境比较复杂,我这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很不稳定,之所以写那么多心理疗愈方面的书,既是为了抚慰自己,也是为了帮助别人,我们应当适时地从物质中抽离开来,重新回到内心,观照自我。
至今想来,那都是一次激情满满的状态,原定分享时间为一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讲了许多。
刚刚过去的2022年,极为平淡,也特别不朽。我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帮助一些老年人朋友加工书稿、对接出版,并且还完成了一部传记作品《了不起的邻家女孩:香港的女儿梅艳芳》。有了之前撰写人物传记的基础,这部作品相对来说,进行得还比较顺利。
再就是与有书合作了一些国学精品课程(诗词解读),而合作后的最大收获,则是让我重温了一遍古诗词知识。
所有的辛苦都在春天,所有的收获都在秋冬。2022年即将结束时,我收到了“有书”平台寄送来的证书和奖杯——我被评选为“2022年度最佳作者”。
2023年的春季,准备撰写一部新书稿,这是一本励志书,书中故事,依然取材于现实。书中会有彩蛋——在朋友们同意的前提下,我会用朋友们的名字来给书中人物命名。说不定,大家会在书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比如“小齐”“许小哈”等等。
在撰写书稿的同时,我也策划了很多场线下读书活动。正如前面所说,从2013年开始,我就与小伙伴们在唐山美好时光咖啡馆策划线下读书沙龙。虽然,我们的美好时光咖啡馆没有了(心痛中)。但是,多年以来策划并开展线下读书活动的经历,让我增长了很多经验,也让我得到了锻炼,并且还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创作自己的书稿的同时,我也在给客户做定制书稿的服务。在我的这些客户中,有佛教界知名人士、有企业家、有退休老人等。总的说来,靠谱、和善、友爱的合作方占多数;不守信、拖欠款的占少数。
不过,回顾这十年的写作生涯也会发现,还有很多坑是自己当时没有注意到的。比如,与合作方合作时,没有注意合同上的“陷阱”,导致自己后半部分的尾款无法拿到。再比如,由于自己不懂得如何进行商业谈判,导致自己的一些合作费用偏低(这个实在不会谈)。
这些都是血泪经验啊!
说了这么多,如果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身份标签,那么会是这样几个:
哲学硕士(毕业于西藏民族大学)
作家(不怎么着调的那种)
阅读推广人(长年跟本地新华书店合作)
兰心大学平台讲师(开了个心灵疗愈的课)
北京印刷学院兼职教授(创意写作)
期刊专栏作家(已停刊)
读书会发起者(平均每个月举办一次)
如果要做一个简单的作者自我介绍,那么我会这样讲:
我喜欢安静,喜欢猫,喜欢读书与音乐,喜欢跨界写作。大致上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性格内向且社恐,不太喜欢与人打交道。
如果把自己创作的这四十余部作品(其中包括委托撰写的十来部书稿)进行分类,那么会有这样几个领域:西藏文化、女性励志、青春文学、心灵修养、诗词文化、个人回忆录、人物传记等。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我的写作计划是先把那本心灵励志的书稿写完,然后,抽时间写本关于生活美学的书、写本关于郑玄的传记(郑玄是东汉末年的儒家学者)、策划并举办线上线下读书会、给老年人朋友们加工书稿、开设写作出书课程。
虽然计划很多,但并不一定都会实现。我不太喜欢跟个陀螺似的天天旋转、一刻不停。当自己原本喜欢的事情,掺入了太多复杂因素,那么它就变得不那么好玩儿了。所以,对待合作我会采取随缘态度,因为不愿意把时间都用来工作,并且神经紧绷着也很难写出真正走心的文字。
回想起来,其实在读研二的时候,我就开始兼职撰稿,通过稿费来养活自己了。那时候还跟同学说:如果一辈子都能靠稿费养活自己,那该多好,我最不喜欢上班了。
确实是如此。研究生毕业到现在,曾经有很多朋友、师长向我发出工作邀请。可是,天秤座的我本就有一颗自由奔放的心,实在无法受到更多的拘牵和束缚。选择做自由职业者,也是因为自己不喜欢处理人际关系,而更喜欢安安静静地独处。
曾经被读者朋友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长期自己待着会觉得孤单吗?我说,根本不会,而且特别轻松自在,因为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毫无挂碍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人是需要在独处中来自我完成、自我实现的。
顺便说一句,“静柏心然”是我,新浪微博“静静的猫超”也是我!
(找了一些图,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