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班恢复率超过半数,航空公司如何把握未来市场?

自今年1月8日起,民航局取消了对国际客运航班的“五个一”和“一国一策”等调控措施,中外航空公司按照双边运输协定安排运营定期客运航班。在此基础上,民航局还发布了《恢复国际客运航班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了政策措施和工作流程,支持和鼓励中外航空公司恢复国际航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国际客运航班已经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一半以上。据民航局运输司司长梁楠介绍,今年以来,国际客运航班持续恢复,自8月下旬以来已稳定在疫情前的50%以上,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单周航班量增至疫情前的56%3。截至10月底,共有中外航空公司开通或恢复了近300条国际定期客运航线,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际航班恢复的同时,各家航空公司也在积极预测和把握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简称国航)发布的近期国际航班计划,国航新开上海浦东-雅典航线,恢复上海浦东-法兰克福航线,加密北京首都-伊斯兰堡-卡拉奇及北京首都-法兰克福航线,同时恢复了天津-中国香港航线,加密成都双流-中国香港航线。这些举措反映了国航对欧洲、南亚和港澳台市场的重视和布局。

而根据东方航空(简称东航)发布的2023年夏秋季度国际及地区时刻计划,东航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上海浦东-巴黎、上海浦东-伦敦、上海浦东-莫斯科、上海浦东-罗马、上海浦东-阿姆斯特丹、上海浦东-悉尼等多条欧洲和澳洲方向的高端市场航线。这些举措反映了东航对高端市场的开拓和竞争力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根据南方航空(简称南航)发布的2023年夏秋季度时刻计划,南航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广州白云-纽约、广州白云-洛杉矶、广州白云-温哥华、广州白云-墨尔本等多条北美和澳洲方向的长途市场航线。这些举措反映了南航对长途市场的拓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从以上三家代表性的中方航空公司的举措可以看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改善和国际航班的恢复,中方航空公司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是积极的,他们都在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方向和航线布局,力争在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