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T前言

碳中和产业确定性发展态势,已成时代共识,新一代数字技术也如蜿蜒之水,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渗透。

绿色新世界,分布式如同骨架,是整个能源结构的重要支撑,新能源资产以及应用被数字化、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串联,成为必需。

2023年10月25日-26日,由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清科创业主办,重庆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为支持单位的「2023重庆创投大会」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山城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本次大会以「金融赋能产业·科技引领发展」为主题、来自新能源相关部门领导、投资大咖、产业企业、活跃机构等共聚重庆,多维度、多方面发掘重庆战略机遇,为重庆创投发展建言献策,打造重庆创新、创业、创投最强标签。

凯辉基金合伙人、大合新能源董事长张利应邀参加大会,发表「能源数字化的趋势与机会」主题演讲。

张利以能源投资人的视角,分析了当下能源及碳中和产业十大发展趋势,并从资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等三个细分领域,分享了她在能源板块的专业经验与投资洞察。

张利对能源数字化的观察,如同一面镜子,它背后映射的,是双碳目标之下产业重构的肌理,也呈现出新时代里,投资人如何思考和判断复杂流动的商业价值的新一轮归向。

以下是张利在论坛中的部分演讲内容,能镜编辑整理,以飨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站在这里特别激动,我是川妹子,回到家乡感觉非常好,看到大家也觉得很亲切。

我从四川出去读大学,在北京待了11年,后来去纽约,在华尔街工作,又到巴西等地,算是跑遍了全世界。后来回到国内,在软银中国负责汽车行业投资,现在在凯辉基金负责碳中和板块的投资。

双碳目标提出前,我们就已经开始筹备,并在2019年设立凯辉智慧能源基金,算是经历了赛道从冷门到火热的全过程,见证了风口渐起,也看到了行业的趋势和机会。今天想借这个机会,把我的观察、体悟和实践跟大家分享。

A。趋势和机会来自底层经济结构转型

能源数字化转型,所有趋势和机会都来自于底层经济结构的转型。碳中和趋势已成为国际共识,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趋势。从凯辉基金角度来说,我们对这一点有非常深刻的体会。

凯辉智慧能源基金一期投资人包括道达尔集团、法国液化空气集团、达飞海运集团、舍弗勒集团等世界五百强企业,我们共同携手,用人民币在中国投资碳达峰、碳中和转型中的关键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

不仅是共识,我们其实已经看到非常多的海外投资人,希望持有绿色资产、投资绿色科技,并且洞察到中国技术的引领性,希望在中国找到新材料、新技术以及创新商业模式。

第二个趋势,优秀的新能源企业出海表现突出,增长迅速。

国内很多利润率非常好的公司,基本上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收入、百分之六七十的净利润都是来自海外,我们会发现,欧美不少国家都在从中国进口光伏、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等产品。

法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集装箱全球承运公司达飞海运集团是凯辉基金的长期投资人,我曾问过他们,中国最大客户是谁?他们说以前是消费品,现在是新能源产品。

优秀的能源企业基本上都有全球化视野,这对我们投资人来说,是非常令人激动的。我从四川角落走出,全世界跑了一圈,特别期待,在属于中国的时代里,能看到中国自己的跨国企业崛起,而新能源行业,拥有很大的机会。

第三个趋势,产业跨界人才流动趋势明显。

我们最近观察到,许多数字科技人才正在流向碳中和领域。碳中和领域非常有特点,它是制造业和其他行业跨界,是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创新商业模式、金融、核心技术的大融合,有很多人才都在向这个行业聚集。他们认为此时加入新能源行业是他们人生新机会。

第四个趋势,诸多实验室技术已经度过试验期,进入了量产阶段。

过往,很多投资人会直接跟大学高校科研机构打交道,现在则是很多公司的研发创新会先于实验室更早进入研发阶段。

第五个趋势,政府开始在碳中和和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我们在重庆很有体会。去年重庆市政府制定了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目标,有五个行动计划,其中之一就是碳中和城市新能源基础设施应该如何去构建,有非常详细的指引。

政府在碳中和进程当中,作为资源的拥有方、政策的提供方、资金的来源方,他们在其中的努力和主动作为,对碳中和的进程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大家来重庆是对的,大家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六个趋势,能源分布式、去中心化的趋势显著。

分布式将成为整个能源结构的重要支撑,传统的能源是相对集中的,是资源驱动型的,而新能源则是去中心化、分布式的发展趋势。

第七个趋势,能源数字化越来越广泛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将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因为它是分布式的,我们需要用数字化、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将整个能源资产以及应用串联起来。

在新能源领域,资产数量庞大,需要投入到万亿级别,甚至百万亿级别的资产。所以关于第八个趋势,资产证券化、绿色资产、绿色金融势在必行。重庆市政府的一些尝试,在全国都是非常领先的。

对于投资人来说,很多人不太想投重资产,但是重资产可以用另外一种类别的资产,就是新能源基础设施基金的方式来持有,以此把科技发展和资产扩张区分开来。

最后两个趋势,一个是碳中和转型,本质是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攫取向高端制造、高端材料转型;另外,商业竞争从单点竞争走向生态竞争的趋势也已经出现。

B。能源数字化的三个细分视角

关于能源数字化,我今天从三方面跟大家做分享:资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

首先关于资产的数字化。

资产数字化本质是要推动构建能源交易市场。目前整个新能源发展受限于很多因素,比如,光伏上网发电是唯一的收入来源;比如,电池只能卖给电动汽车,还没有在全生命周期形成循环。

从发电端和使用端来看,未来大规模发电受限于土地面积和用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情况,分布式发电将成为集中发电的重要补充,因此,我们需要用数字化方式来实现资产的有效管理。

从负荷端看,居民负荷、商业负荷以及工业负荷,可能占到用电端80%以上。目前看来是不可控负荷,就是工厂要用多少电,我们对它没有办法进行调控,当电力紧缺的时候,没有办法进行统一调度。

我们要通过传感器、算法,构造可控的电力负荷,帮助整个城市向新型电力城市转型。这里面会用到非常多的边缘计算、芯片、底层物联网,把发电端和用户端进行有效匹配和调度。

所以,我们鼓励节能、低峰时用电、鼓励使用绿电,期待在交易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多主体、多元化交易市场建立,把供给端和使用端有效串联起来,通过供给和需求来确定价格,是新能源城市转型非常重要的方面。

关于运营的数字化,这个领域的数字化可以促进整个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

传统能源基本上不太需要运营,比如煤直接燃烧,石油通过化工方式直接练化,车直接去加油站加油,而新能源更多是把三个平台串联在一起——数字经济平台、数字开放平台和数据服务平台。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如果再跟地方政府政策密切结合,则可以在细分赛道里催生百亿级公司诞生。

能源数字化是跟创新商业模式结合在一起的。比如新能源汽车,可以把电动汽车后市场、车的检测、保险、金融、用能、人的服务,与能源体系结合在一起。在新的创新商业模式里,每个地区都可能出现具有中国特色、市值在500亿以上的新能源集团。

关于管理的数字化,它涉及新能源体系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能源生产端、传输端到用户端,每一个细分渠道我们都在全覆盖。

非常感谢今天有机会与大家交流,也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看到更多更好的新能源企业在重庆、在全中国涌现,谢谢大家!✪

本文由能镜原创出品。

如有好故事或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