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摇的是什么?是江南水乡的传统摇橹船。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有一家三代人,用坚守与热忱托举起独属于苏州的江南水乡木船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张暗黄的旧桌椅前,年轻人手中的锉刀来回摩擦,木屑纷飞,落在木板上、油灰罐上、刀具上,还有另一侧正俯身锯木的老人微微泛白的头发上。

年轻人名叫徐斌斌,身旁是他的父亲,鼎鼎有名的“太平船王”徐海林。作为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的两代传承人,父子俩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着这份江南记忆。

“小时候,我母亲会在特定时间到杭州烧香,那时我们就沿着运河航行,晃晃悠悠要在船上度过一星期的时间。到了晚上,几个小朋友一起钻到一个被窝里睡觉,那种开心的感觉至今难忘。”对于徐斌斌这样的“80后”来说,船,是童年记忆里的诗情画意,但是对于徐海林这样的老一辈苏州农民来说,更多的是生计,是酸甜苦辣咸的生活百般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船,在江南水乡的历史画卷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旧时,苏州临水人家捕鱼捕蟹要用船,做生意和出售农副产品要用船,进城看病、购物、游玩要用船,婚娶、丧葬要用船,走亲访友要用船,渔民们更是以船为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水乡木船才慢慢结束使命,淡出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乡木船不仅仅是一代苏州人的记忆,它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是一份很有意义的载体。我父亲想把这份技艺保留下来,我也想尽我所能地多做些事情,和他一起守护木船。”徐斌斌说。

2019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苏州阳澄湖舟船文化馆在相城区太平街道沈桥村落成。这座由废弃厂房改造的博物馆,是父子俩一手操办而成。远远看去不太起眼的院子,走进门内却是别有洞天。一百多件仿真船模以及收集来的造船用具,散发着板木清香与历史余味的物件,都深藏着徐海林的心血与徐斌斌的不懈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时的徐斌斌就跟着父亲学做船,锯木、加工板料、船体拼装、打钉、桐油石灰加工、捻缝……一切都熟稔于心。然而,做船模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徐海林从来没有要求儿子继承他的衣钵,但耳濡目染之下徐斌斌早已将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大学毕业后,徐斌斌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父亲想复原一艘古船,徐斌斌便翻阅古籍等各式资源查阅资料;父亲想亲眼了解展出的某艘船,徐斌斌便想办法多方打听联系;父亲想建舟船文化馆,徐斌斌便联络各方力量,亲手装修……对父亲与船的惦记已经融入了徐斌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电视上、书本上、网络上看到与船有关的内容,他都细心记录下来再讲给父亲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正值建党百年之际,曾当过兵,对党有着深厚感情的徐海林,萌发出了制作庆祝建党百年纪念“红船”系列的想法,并得到了徐斌斌的支持。

“当时现有的实物只有南湖红船和渡江第一船,但是关于船体内部结构的资料以及其他船只的资料都缺乏,我便带着父亲现场去观察,现场做笔记画图,一次不够再去一次,光南湖红船就去了三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氏父子共同完成的南湖红船船模

历时一年的时间,“红船”系列在父子俩的通力合作下终于完成,两沓厚厚的纸张记录着“红船”系列的资料,一笔一划全是徐斌斌的手写。对于老徐来说,完成这份献礼是实现了自己的一大心愿,而对于小徐来说,能够与父亲共同完成这组船模,是他日常生活里非同一般的收获。

如今,舟船文化馆每逢节假日便会有不同学校的小学生们前来参观。作为“顶梁柱”的徐斌斌同时兼顾着文化馆的参观讲解、团队组织、宣传联络等工作。

徐斌斌年仅11岁的儿子小乐乐,现在也成为了文化馆的小小引导员、讲解员。“他很懂事,也从小就喜欢船,我工作忙的时候,他能自己一个人带小朋友们参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大徐、小徐、小小徐,三代人,共同守护着江南水乡船只的历史,守护着老苏州人的情怀记忆,重新编织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承载的水乡旧梦。(图片来源:彭斯研、受访者)来源:相城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单位:相城区融媒体中心作者:葛轩琪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