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说明,古人求学时间大概是十年,之后就开始追求功名了。十年是一个人从童年走向成年的漫长过程。走向社会需要的基础文化知识,以及很多素质和技能,十年的磨炼基本上就足够了。

本文分析我国出生率下降与学制的关系问题,供参考。

限制生育,九年义务教育变成12年

建国初期,我们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那个时候上学比较晚。高中毕业十七八岁,少数人上大学,或者参军,或接父母班工作,大部分人都开始操办婚事了。有的学校加了一年学前班,加在一起也正好十年。

计划生育时期,为达到晚婚晚育目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延长了一年,达到了12年。

闻初三和高三基本上都是复习,新内容不多。后来听说小学六年级也是复习巩固为主,这就有点浪费生命了。

现在计划生育的方向已经变了,限制生育变成了鼓励生育,这样的话,为达到晚婚晚育而延长的学制已经失去了意义,该恢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扩招,初婚年龄后推10年左右

学制延长了3年之后,限制生育的效果并不好,怎么办?继续延长——上大学。对,让年轻人都去上大学,不给他结婚的机会。

上大学曾经是很光荣的事,金榜题名,以后可以光宗耀祖。即便没有像古代一样升官发财,提升学历总不是坏事。

本科4年,研究生3年,等到博士毕业时,在学校总共待了二十年左右。参加工作时,三十而立了,准备结婚时,三十来岁了。

婚姻法不是规定男22女20可以结婚吗?这个年龄正在上大学,如何结婚?和谁结婚?婚房在哪?延长的学制硬是把婚姻法规定的年龄后推了10年,真正达到了晚婚晚育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念改变,不婚者变多,丁克者增加

二十年的学校教育学了很多高精尖知识,但是,如何做妻子,如何做丈夫,如何承担家庭责任,这些重要的知识却没有学习。还有很多重要的社会知识,却只出现在图书馆、杂志以及网络上,没有出现在课本上。

根据现在网络上的现象来看,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早已没有了传统的婚恋观念。女性更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而对于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比较淡漠,由此导致不婚者增加,丁克者增加。

任何大龄男女都没有决定一辈子单身,只要找到合适的,就会结婚,问题是,没有合适的。

为何有人选择丁克?总有原因,要么生活压力,要么生育痛苦,要么被一些观念影响,真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有待专家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婚晚,双方成熟独立,磨合难度大

求学前十年,学的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经历了儿童到成人的成长。而后十年都处于成人期,个性越来越成熟,思想越来越独立,并且逐渐适应了单身生活。两个不同环境成长起来的独立个体要一块生活,难度是很大的,这或许是当今离婚率高的原因之一。

18岁是儿童和成人的分界线。18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18岁之后要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民法、刑法);18岁之后不再享受儿童权益(未成年保护法),唯有婚姻法把建国初期的18岁改成了20,然后,教育年限把20推到了30,这是违背规律的。

最佳结婚年龄是20还是30?最佳生育年龄是20还是30?结婚年龄与离婚率有没有关系?这些都有待专家研究。

晚婚等于晚育,婚姻磨合度小,离婚率高,也会影响出生率。如果在个性尚未成熟时进行磨合,双方适应的是婚姻生活,或许离婚率会下降,个人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婚晚育,错过最佳生育年龄

网上经常见到这样的信息,女孩子早恋早孕,甚至有的是在厕所产子,有的是其他什么地方。经历过撕心裂肺痛苦的女性有一个疑问:为何她们生孩子那么容易,而我要经历鬼门关?什么开几指、侧切、或者挨一刀?

树上的果子熟了之后故意推延几天再采摘,会是什么情况,要么枯萎,要么烂掉。

自然界哺乳动物千万种,它们没有双手,生产不都是自行完成吗?如果它们在X成熟之后拖延一两年再让其交配如何?好像不合适。

高等动物X成熟之后不许谈恋爱,关到围墙内学习,等“果实”枯萎之后,放出来。一个声音大叫着:结婚吧,国家需要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国家提几点建议

建议开设一门课程,家庭组建与责任,让年轻人学习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念。

建议缩短中小学教育年限,恢复九年义务教育。让大部分年轻人按规定年龄结婚,不要违背婚姻法。

建议增加‬生育‬津贴‬,或者‬补助‬,奖金之类‬,别‬每月‬几百元‬不疼不痒‬,加‬个‬零,至18岁,会‬‬有效果‬‬‬。

总之,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人‬,国防‬需要‬人‬,而‬生养‬孩子‬有‬多么‬辛苦‬大家‬都‬知道‬,如果‬有‬两个‬孩子‬,‬母亲‬基本上‬就‬不能‬正常‬上班‬了,没有经济来源怎么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