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客户端10月26日电】十月对于圆明园来说是特殊的。1860年10月18日,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的一场大火烧得遍体鳞伤。2023年10月,这座园林喜讯频传:13日,圆明园博物馆正式揭牌并展出7件流失石柱文物;18日,由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十二兽首之牛首、虎首、猴首、猪首与马首重聚圆明园。从流亡到回家,这些文物等了163年。

这座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巧合的是,无论是上述的7根石柱还是5尊兽首铜像都来自“长春园西洋楼”。因此,这个仅占总面积1.5%的东北一角,也在近日被更多人熟知。

圆明园管理处副研究馆员常华近日接受"东西问"客户端专访时介绍,西洋楼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二者相互交融。

西方园林的修剪艺术VS中方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偶见西洋画中喷泉并产生兴趣,随后中国首次仿建的欧式园林在乾隆亲自策划下,由西方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和宫廷画师法国人蒋友仁(R.Michel.Benoist)设计监修,中国匠师建造,直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最后一处景观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圆明园展出的西洋楼大水法铜版画。(田静 摄)

虽名为西洋楼,但它并非一座“楼”,而是一座欧式建筑群,由西向东依次包括了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五竹亭、方外观、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方河、线法画等景观。

常华介绍,无论是建筑布局、建筑主体还是园林细节,这座有“东方凡尔赛宫”之称的皇家园林,无一不体现着东西方园林文化在当时前所未有的交融。

▲圆明园管理处副研究员常华19日向游客介绍西洋楼。(田静 摄)

从建筑布局上看,西洋楼采用了设轴线的布局方式,设置了东西主轴和南北三条次轴。西洋楼没有采取西方传统的开放式的、整体性的建筑布局,而是由三个围合式的庭院构成,更符合中国人的居住习惯。

头配“中国顶”,内含“中国芯”。西洋楼的建筑主体仿西方巴洛克风格,但屋顶却保留了中式庑殿顶,有的甚至用到了当时最尊贵的重檐庑殿顶。除了十分醒目的屋顶,另一个体现中西合璧特色是建筑材料的使用。传统巴洛克风格建筑要以大理石材质为主,西洋楼的建筑主体是用砖砌筑内墙,外部包以汉白玉等石材的方法建造,模仿了建筑外观的同时还保留了中国古建筑的手法。

此外,西方园林中的植物都需经过修剪,而西洋楼的植物有修剪的,也有不修剪的。“我们的园林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意谓园林虽是人工创造的艺术,但其呈现的景色必须真实),但是西方园林认为未经打理过的植物无法体现人类智慧。比如大家最熟知的大水法,铜版画上显示在它的前方有两颗造型奇异的树使人难以辨认,实际上是常见的松树按照西方园林风格进行了修剪,树旁还摆放着中式园林常见的太湖石假山。”常华说,像这样的中西文化碰撞,在西洋楼随处可见。

一只默默驻守的石狮子VS大量漂泊海外的文物

西洋楼最受欢迎的景点是黄花阵迷宫,常华当天还特地展示了一只经常被游客忽略的黄花阵的“石狮子”。这只石狮子藏在黄花阵迷宫后面。“根据圆明园铜版画显示,原本应有两只卧狮坐落在黄花阵的门口,但现在只有这一只石狮子被遗忘在了这个角落。”常华感慨道,在圆明园工作久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这只狮子能挺过火劫、木劫、土劫等那么多劫难依然躺在这里,就像一位老朋友默默守护着这座园林这么多年,见过这么多变迁,所以我经常带着游客特意来看看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圆明园西洋楼黄花镇的石狮子。(田静 摄)

这只狮子无疑是幸运的,圆明园中更多的文物则是像十二兽首铜像和七根石柱一样,历经百年才得以回家,甚至还有大量文物依然漂泊在外。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水力钟构件,由郎世宁设计。他以兽头人身的十二生肖代表一天的二十四小时,每座铜像轮流喷水。虽然是经典的中国元素,但是这些铜像也巧妙地融合了西方艺术风格。以回归的马首铜像为例,它头上顶着一头卷鬃毛,与中国古代画家笔下飘逸的马鬃略有不同。

1860年,十二生肖兽首被英法联军掠夺后流落四方,截至2020年12月,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七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中国。其中兔首、鼠首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虎首、牛首、猴首、猪首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马首收藏于圆明园。在近日举办的“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别展览上,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王猛坦言,仍有5尊兽首至今下落不明。原本这些十二生肖铜像都穿着袍服,造型各异,但关于兽身还未发现任何踪迹。

▲游客20日观看圆明园石柱回归展览。(田静 摄)

此次回归的七根石柱是用于建筑西洋楼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这些石柱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

1860年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圆明园的建筑构件、山石碑刻等逐渐被大规模盗用、售卖,出现在市场上流通。在中国生活、工作的挪威人约翰·威廉·诺尔曼·蒙特对中国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交易等渠道收集了诸多藏品,其中就包括圆明园石柱。从上世纪20年代起,这些石柱跟随蒙特漂泊异乡,几经辗转,后为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及西挪威艺术博物馆收藏。

王猛在与中坤集团董事长、此次石柱回归的策划人黄怒波交谈的过程中得知,后者第一次在挪威看到这些石柱时,眼眶湿润,心情激动又沉重,“位卑未敢忘忧国”,“他当时的想法就是,一定要让石柱回归,让国人尤其是青少年们看到这些石柱时,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

▲圆明园石柱回归展宣传海报。(田静 摄)

据悉,中共十八大以来,已有37批次、1800多件流失海外文物回归中国,涉及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

在王猛看来,这些文物见证了圆明园历史的辉煌,也经历过苦难悲怆的过往,更寄托了中华儿女对文化兴、国运兴的美好愿景。他坚信,在各界帮助下,定会有更多遗失文物回归圆明园面向世人展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