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逻辑》 ,作者:韦森,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我并不主张央行主动推动人民币贬值,而是主张人民币汇率应该让市场供需来决定,即央行不主动干预人民币汇率。
2014年下半年以来,基于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我一直主张政府的宏观政策应该是减税负、宽货币,顺应国际市场供求贬汇率。
首先,我认为央行过去一年来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对的,包括五次降准、六次降息,乃至通过中期或短期借款便利等手段增加基础货币正投放。但是,我整体的感觉是,在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实体经济部门不好的情况下,央行的货币政策还是过于谨慎,应该进一步宽松。目前中国企业负债如此之高、PPI已经47个月连续为负且环比仍在下降,中国经济整体上仍处于通缩的宏观经济格局之中,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仍有空间,应该进一步降准和降息,降低市场的实际利率。
当然,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央行进一步降准和降息会引发热钱外流,导致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对此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我觉得人民币贬值是一个自然趋势。目前有四大因素导致人民币贬值:
(1)中国经济增速还在下移;
(2)外贸出口在下行;
(3)中国企业和居民在国际上配置资产在加大,外资在撤资,热钱在外流;
(4)国内外普遍预期中国央行会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四个因素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R,前提条件就包括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那为什么现在中国央行还要干预汇率呢?有什么特别理由吗?
我认为,人民币顺应国际市场需求而自然贬值,对中国经济整体而言利大于弊,至少有三大好处:
第一,人民币随市场需求贬值有利于中国增加出口,或者准确地说,有利于减缓中国出口的下行,实际上也会减缓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
2014年,中国外贸出口总额为2.34万亿美元,2015年下降为2.27万亿美元,绝对量下降了700亿美元,但总量仍为世界第一,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15%左右。2015年全年,中国外贸出口大部分月份是负增长,今年1月外贸出口比去年同比下降11.2%,而且去年的基数本身就很低;今年2月,中国外贸出口又大跌20.6%。我认为这个数据比1月2.51万亿元的新增贷款和3.4万亿元的新融资增量更应该被关注,这说明中国经济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
但是,人民币是否应该顺应国际市场需求而贬值,各方面持有不同意见。就连刚刚在上海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公报也特别重申要避免各国竞争性的货币贬值。
最近,国内还有一种观点认为:2015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为6000亿美元,所以没必要通过人民币贬值来进一步刺激出口。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很大问题。要看到,中国2015年6000亿美元顺差不是因为出口快速增加导致的,而是因为外贸进口比出口下降更快造成的(见图1)。2015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下降,尽管发改委实际上推出了5万亿元的刺激计划,但全年的投资增速已经降到10%左右,消费在下降,而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在下降,外贸出口在下降,那么未来五年6.45%的“十三五”GDP增速如何实现?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汤森路透,2016/2/15
目前,中国经济决策层不主张人民币进一步贬值,担心引发全球各国汇率的竞争性贬值。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世界各国经济都处于通缩的边缘,人民币贬值会加剧世界经济的通缩,导致进口中国产品的发达国家的经济进一步萎缩,进而更加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我不知道这种观点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方面:人民币不贬值,中国出口下降了,世界经济就会走出通缩吗?
这几年,东南亚各国、其他金砖国家的货币,乃至欧元、英镑、日元、加拿大元、澳元、新西兰元相对于美元和人民币都贬值了很多。尽管去年8月以来人民币贬了一些,但东南亚和其他金砖国家的币值贬得更多、更快,因而人民币相对国际上大多数货币,不贬反升(见图2、图3),无疑这对中国出口企业和出口下降是雪上加霜。
中国努力保持人民币不贬值,但越南盾、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卢比、孟加拉塔卡、印度卢比、墨西哥元、巴西雷亚尔、俄罗斯卢布都在贬值,中国外贸出口减少了,外资转移到其他国家——越南、印度、孟加拉国、印尼、菲律宾、墨西哥的货币贬值了,它们的出口增加了,还不是一样对发达国家和全世界的通缩做出“贡献”?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第二,中国外汇储备减少正好缓解了这些年央行被动增加基础货币的压力。
数据表明,这些年中国广义货币M2快速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体内外汇储备和资产的增加,尤其前几年更是如此(见图4)。央行在2016年2月发布的信息表明,1月末,中央银行外汇占款为242092.21亿元,较2015年12月减少6445.38亿元。这不正好减少了央行资产中国外资产占比,减少了对冲外币“被动增发基础货币”的压力吗?这不正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整体形势下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准降息提供了一个多年难遇的“契机”和“窗口期”吗?此时不降准、不降息,更待何时?!
外汇占款或严格地说央行外汇储备减少,有什么问题和风险吗?2015年中国外汇储备减少了5127亿美元,但仍然超过3.2万亿美元,仍然是天量!即使减少到2万亿美元,甚至下降到1.5万亿美元,又有什么问题?央行被动发钞(增发基础货币)的压力不是更小了?外汇储备减少,对外的债券不是减少了?如果别人欠你的债减少了,你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别人还了你的债,或者你的债权转到别人手中去了,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好事?!
另外,从“货币的本质是债”这一点来看,央行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经济体中5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是美国和其他国家欠我们的欠条。现在这些欠条减少了,外汇流出了,其他国家欠下的“美元债务”减少了,你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第三,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更能增加中国的国民财富。
从“货币的本质是债”来看,央行原来持有3万亿以上的美元,再加上民间的企业、公司和家庭持有2万多亿美元,我们国家是持有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元每升值1个百分点,我们手上的财富就相对增加500亿美元,如果美元升值20%,我们手上的财富就增加1万亿美元。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不是同样的道理吗?我们有什么理由担心美元升值和人民币贬值呢?
以上是三条支持人民币应随国际市场供求关系自然贬值的理由,此外有什么支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理由吗?人民币国际化?加入SDR?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大战?外币负债企业的还款负担加重?对于这些可能的不利影响,我就不一一讨论了。
这里我就引发全球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大战的可能性讲几句。现在,中国经济不被看好,国际大公司不看好、外资不看好,连中国的企业家、富人也不看好,因预期而撤资,并导致资本外流,连老百姓都有美元升值的预期了,那么人民币贬值就应该是国际市场的自然要求了。现在,对于中国政府、央行来说,不是打不打人民币主动贬值的汇率战问题,而是要不要打保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汇率保卫战”的问题。
当然,这里应该说明,我并不主张央行主动推动人民币贬值,而是主张像周小川和易纲不久前在G20财长和行长会议上所说的那样,“中国仍会继续维持更基于市场供需的灵活的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应该让市场供需来决定,即央行不主动干预人民币汇率。如果国际上和企业界都看好中国经济,资金流入,人民币就升值;反过来,如果国际上认为中国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会导致人民币币值下行,资本继续外流,就应该顺应市场需求贬值。对于人民币汇率要不要由市场供求来决定,连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出席上海G20财经首长会议期间,也重申了美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随市场需求涨跌的立场:“面临升值压力的时候,它就得升值。当出现贬值压力时,我们也不能埋怨它贬值。”
概言之,全世界没有哪个央行有中国央行这么好的政策选择空间。因此,我希望在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大趋势中,央行应当进一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采取不再干预人民币汇率,而是让人民币汇率顺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的汇率政策。这才是支持中国经济运行的、当为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