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自控力,使很多家长感到烦恼。

比如,作业还没写完,就直接跑到客厅看电视了,自行“中场休息”!

自己想要的东西,家长不给买就哭!

玩游戏没得到第一名也会哭……

一有需求就必须立刻满足,否则就会哭闹、满地打滚。

家长只会认为是孩子矫情、贪玩儿……

事实上,是因为孩子没学会延迟满足。

什么叫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控能力。

注意:这里面有几个字值得关注“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

做完作业才能出去玩儿

练完钢琴才能吃零食

把青菜吃完才能吃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做法仅仅只有延迟,没有效果。

为什么?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比如大家每个月工资为4000元,老板突然有一天告诉你工资要下个月才能发,你肯定会生气。

换到孩子身上也一样,本来可以出去玩儿,你非要让她先写作业,她是更加专心致志写作业?还是带着怨气写作业?

大家在看看另一种说法:

写完作业出去玩,能多玩10分钟

练完钢琴再吃零食,奖励一个棒棒糖

吃完青菜,不仅能得到糖,还给一块巧克力

多了奖励,这才叫延迟满足。

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要把延迟、延迟满足混淆。

对于孩子来说,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学会等待或压制欲望,而是一种克服当前困难,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如何培养延迟满足能力?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个宜童奕奕宝贝(化名)的案例:

(一)制定合理等待

奕奕原来是一位小哭包,喝不完水的时候会哭,吃不完饭的时候会哭,上课没有第一个叫到名字会哭,玩游戏没得到第一名也会哭……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致决定“让她做第二名”。

喝水让她第二个接水、上课回答问题也会刻意晚点叫她。

刚开始不能等待的奕奕急得直跳脚,一直举手大叫想让老师注意到自己,却发现适得其反。

当她安静下来,老师会立刻给予更多关注,并适当进行强化,讲明是因为安静等待了才能得到关注。

整个过程制造了合理的等待时间,也让孩子明白了等待的意义。

(二)转移注意力

要让孩子认识到,有比自己的需求更有价值、意义的事情,从而学会将自我需求暂时转移。

比如,孩子一直要吃零食,家长可以告诉他:这边有你更喜欢的拼图,可以先玩儿拼图,一会儿在吃零食。

久而久之,孩子会从父母的引导式转移注意,转变为自主转移注意力。

(三)改变环境

例如,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吃零食,只要看见就马上要吃到嘴里,而且没有节制,不给就哭闹。

家长不妨采取以下做法:

(1)家里、汽车里的零食要收好,放到孩子看不见的地方,想吃找家长要,不能自取。

(2)书包里暂时不要放零食。

(3)即使要带零食,也要放在密封罐里,由老师帮孩子打开。

总之,培养延迟满足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注意频率和时长,如若控制不好,容易起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