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中华文化的“大道之源”,被誉为“群经之首”。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更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智慧。易经的诠释与学术外译成为了提升国学经典外译效度、传播中华文化、传递中国智慧的重要参考典范。近年来,由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呼声渐高,一批“国人自译”的易经译本开始出现,并且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经的西传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索隐阶段,最早可追溯到1626年,当时金尼格在杭州刊印了包括《易经》在内的拉丁文“五经”。第一个英文全译本则出现于1876年,由麦格基翻译出版。在这个阶段,传教士主要推动了易经在西方的传播,他们试图从中华文化中寻找基督教的符号与人物,以强化其教义的“普适性”。

第二阶段是描述阶段,以卫礼贤的德译本《易经》为代表。这本译本于1924年出版,并被誉为“西方易学史上的《新约全书》”。后来由美国人贝恩斯夫人将其译成英文,并于1950年出版。在这个阶段,由于战争的影响,译者们开始迷茫和彷徨,并试图从东方文化中寻找答案。他们从传教士转变为汉学家,从“以《易经》释《圣经》”转变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阶段是溯源阶段,始于20世纪70-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海外汉学家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中华典籍文本,国际汉学研究的中国转向也得以深化。易经的汉学研究进入了这一阶段,主要关注还原《易经》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原貌。其中的代表性研究者有孔理霭、林理璋、夏含夷等。此外,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国人自译”的易经译本开始出现,其中黄浚思的译本《The Complete I Ching》再版十次。

黄浚思是一位翻译家和学者,他在该译本的引言中认为,《易经》是诗而非散文。它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在词序对应和韵律对应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易经》是“大部分中华文化的源头”。它告知问道者当下处境与未来可能性,并指引人们如何避凶获吉。由于历史事件的发展,《易经》在周文王“演易”后经历了许多修改,已不再是原初之样式,只有依据孔子的“十翼”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总之,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提供了中国智慧,还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易学文化水平考试正是为了传承和推广易学,帮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易经。这项考试将深入挖掘易经中的精髓,培养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相信通过这项考试的推广,易经的影响将更加深远,中华文化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