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埃及建设部长发表了一则让世界震惊的消息,他们将会在沙漠中建立一个全新的全球性首都新开罗。这并不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来自中东和远东的投资者,甚至已经拿出了基础模型进行佐证,模型中包括了新首都新开罗的商业区建筑风格以及一个巨大的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埃及总统塞西表示,近日他将招揽投资者准备从明年开工的工程。后来,埃及政府表示,新开罗的第一期工程大约需要投资400亿欧元,这相当于近3000亿人民币了。无数国家蠢蠢欲动,准备从埃及的手中拿到这个世纪性的大工程,这其中不乏老牌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

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思考之后,埃及居然将建造新开罗的任务委托给了中国,更令人关注的是,中方并不是在千军万马的比拼中杀出来的。埃及政府好像就认定了中国,几乎完全无视了其他国家的表演,把这个千亿级别的项目信任的交给了中国。

埃及为何要耗资千亿进行迁都呢?它又为什么坚定不移的把这个项目交给了中国呢?中国的经济或许并不是全球第一。但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极快经济增速,又能一直持续下去的就只有中国,这个苏醒的古老东方古国。

发展经济究竟有什么用呢?有的人说,发展经济可以发展更多军队。有的人说,发展经济可以提高国民待遇,但深谙滚雪球到底的中国,则是将每一年的大笔资金都投入到了国内的基础建设上去,在大量的资金投入下,无数伟大的工程项目逐渐震惊了世人的眼球。

中国的高速高铁是世界之最,连通全国无数城市,速度又快运行又稳,建设速度还不慢,质量还好。不知道有多少外国人在来到中国后,都为美丽优雅又便宜的高铁震惊,除去高铁之外,各类建筑尤其是与运输交通有关的建筑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世界最高的大桥北盘江大桥等。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建筑能力不仅在国内优秀,在国外同样是数一数二的,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巴铁,就是中国为巴基斯坦建造的同样优秀便捷的铁路,还有巴基斯坦的著名港口瓜达尔港,背后同样有着中国施工队的影子,无数中国工程师工人勤勤恳恳,不分昼夜的工作,努力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再比如,中国为尼泊尔修建的水电站,要知道这个水电站原本尼泊尔已经拒绝了中国准备交给印度了,可能有人觉得印度也是人口大国,也是强大的发展中国家,经常被拿来跟中国相提并论,建个水电站总没问题吧。可没过多久,尼泊尔又把水电站的项目从印度那拿了过来,重新交给了中国。交给别的国家的项目还不放心,一定要求中国干。

可想而知,中国基建能力在国外究竟有多么大的名声,工作能力是有多么受信任了。也正因如此,中国被国人戏称为基建狂魔,而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也传遍全球。建筑那不是问题,只要是中国承包的工程,保证给你干得又快又好。

可我们并不知道,在中国靠着自己基建狂魔的能力,将一项又一项震撼人心的数据撒向全球之时。遥远的沙漠中却有一个国家一直在注目着中国。这个国家就是埃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埃及是一个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与地形复杂横跨纬度带众多的中国不同。埃及是一个沙漠之国,黄沙漫天的国度中,一座座高耸的金字塔筑立其中,形成了埃及独特的文化氛围。埃及更是世界著名的贸易中转站,它地处亚欧非交界处,地理位置上上佳,东面是地中海,东面是东海,南面接壤非洲。

埃及一个国度就可以连通亚欧非三大洲。因此,其埃及经济发展在贸易及旅游业的支持之下,在非洲国家中增速相当不错,可问题恰恰也出在这其中,埃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了这个奇特的国家,也限制了它的发展。

黄沙不仅是恩赐,也是监禁的囚笼,埃及政府就面临着这样一个困难的问题土地不够了。没错,具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却仅仅只有一亿人口的埃及土地不够了。按理来说,如此广袤的土地容纳一亿人口是绰绰有余的。日本一个岛国还有上亿人口呢,可考虑到埃及独特的地理条件,这个结果就不让人感到意外了。

那么埃及的地理条件是怎么样的呢?沙漠无穷无尽的沙漠。据统计,埃及96%以上的土地都被沙漠覆盖。沙漠之国不仅仅是一个标称,更是埃及国土真实的写照。黄沙满天成了限制埃及发展的罪魁祸首。

众所周知,人的生命生存都离不开水源,埃及人自然也是如此。可沙漠中有哪里有水呢?侥幸找到水源供百人千人饮用就是极限了。想要维持一座城市数十万数百万的人口,无疑是天方夜谭,仅凭借沙漠中几片零散的绿洲,并不能支持埃及在黄沙之上建立大规模的城市,更别提施工,还要考虑到沙化土地的问题,建筑的实用性等等。

因此,埃及的大多数城市都集中在生命之河尼罗河沿岸。可以说,尼罗河就是埃及的一根救命稻草,是尼罗河无私的用它,以及周围相较于整个国家来说,微不足道的土地养育了整个埃及,人们沿着尼罗河耕作.学习.建立城市.繁衍人口。

如果是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也就算了,可当步入现代人们的出生率上涨,死亡率下降之后,埃及政府就面临着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也就是之前说的土地不够了,尤其是埃及的首都开罗。这里是埃及最繁华的城市,经济占比占整个国家生产总值的30%,可以说是埃及的精华,常住人口近2300万,可它的面积仅仅只有3000多平方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就拿我国的首都北京举例,北京的总面积是16410.5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是2188万,这意味着北京的面积是开罗面积的5倍还要多,可在人口数量上开罗人口比北京还要高出100万。想想北京的样子吧。高楼林立大厦叠起车流拥堵,把这个场景加倍再加倍,差不多就是开罗的样子。

以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2300万人口,还有每日往来的国外游客,开罗这个首都已经不堪重负了,这远远超过了它的承载能力。巨量的人口为开罗创造了价值,更为他带来的隐患居,居高不下的犯罪率,脏乱差的环境,一个个拥堵的贫民窟,这让开罗的文明气息消失殆尽。

如果有人愿意走进那个流着脏水散发着恶臭的穷人聚集地,对埃及的美好印象恐怕会大大下跌,这绝不是埃及政府想看到的,开罗是国家的颜面,更是埃及最重要的一部分。他们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土地问题就摆在这里。

埃及就这么大,大部分都是黄沙首都负担重,别的城市也没办法呀,这一下该怎么办呢?大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案无非就只有两种开源.节流,人口问题也是如此,而节流,也就是呼吁少生的时间太过漫长,没办法直接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埃及政府的办法就只有一个开源,也就是建立一个新的城市,于是开罗迁都的方案,就这么被提了出来。埃及政府准备建立一个新首都新开罗,两个首都交替争辉缓解人口压力。新开罗预计设立在开罗外45公里处的沙漠,有人可能会问了,为什么设立在沙漠地区呢?

因为埃及实在是没有好的土地来使用了,只能把城市建在沙漠里,45公里的距离也不算太远,搬迁方面也会简单很多。开罗与新开罗就像是两个”卫星城“,可以充分保障人口,城市运行的同时还能尝试对沙漠化土地进行扩张进行试验,更别提新开罗的建立还会吸引大量游客,这么做,还能更进一步提振经济发展旅游业,可谓是一举两得。

埃及政府预估新开罗至少可以容纳500万人,这还是在非全负荷的状态下保守估计,像开罗一样拥挤恐怕能容纳更多的人数。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要建立新城市离不开的一点就是钱,尤其是以埃及的地理环境建城的困难性大大增加,需要的钱只会更多。

埃及政府乐观估计,第一期工程就有400亿欧元及3000亿人民币。没法子了,埃及人自己肯定是干不了的,外包吧。这么大的工程绝不能出漏子,只能请人了,可请人也是一个技术活,请谁呢?美.日.德等国纷纷毛遂自荐。但埃及政府心中却仍有顾虑,埃及地形太特殊了,普通土地上建得再好有什么用?

这不代表你能征服这片沙漠,在沙漠上建城已经不单单是技术问题了,这更有更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比如工人适应能力后勤补给能力等。顶着炎炎夏日干活可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干到的,那么究竟应该请谁呢?哪个国家有着高超的建设能力,国家工人还吃苦耐劳,能耐高温干活本身的技术还十分优越呢?

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深思熟虑之后埃及发出了合作请求,不是实力第一的美国,不是名声在外的老牌强国德日,谁都没想到埃及选择的竟然是中国,原因自然也很简单,中国出色的基建能力早就进入了埃及政府的视野,吃苦耐劳的中国工人与国外工人相比也十分具有优越性。

于是,这个3000亿的大项目就这么落到了中国人的头上。中国对此也十分重视,这不仅是一个大项目,更是关乎于两国友谊,关乎于中国向世界宣传的形象。中建总局全权负责此事,无数人开工奔赴埃及,有条不紊的开始进行建设,中国人给了埃及一个大惊喜。

沙漠中经常会出现沙尘暴天气,这种天气无疑会延误工期,大多数国家对这种天气都没什么好办法,但中国却有着自己的应付手段,我们可以避开沙漠的起风阶段,对设施路面进行防风固沙处理,有效的避免工程出现问题。中国工程队的专业性让埃及政府十分满意,双方的合作进一步进行。

即使在疫情期间,对新开罗的建设也没有落下,白色的集装箱在沙漠之上,起重机的吊臂悬在空中,沙漠上是轮胎的痕迹,地面上已经覆盖了沥青。新开罗这个埃及人的梦想之都正在一步一步的被中国从幻想拉近现实。

这无疑是一次共赢的合作,我们获得了向世界展示能力的机会,埃及将会获得缓解人口压力的雄伟新都市。而这正如同两国之间未来将会发展的关系一般合作共赢共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