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中华民族石破天惊的一天。

一朵蘑菇云在中国西部荒无人烟的罗布泊上空升腾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标志着叩开了“世界原子弹俱乐部”的大门。

试爆成功第一时间,中国政府就发表声明: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武器,素有“禁忌武器”之称。非必要、非紧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贸然使用核武器。

可随着时代发展,尤其是俄乌战争持续发展,美、俄两国都在修改核战略背景,大有将核武器运用至战场的打算。

由此不少人认为中国坚守近60年的“使用核武前提”或将更改,甚至有可能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

外界猜测纷纷,中国的核武器使用政策依旧不改,且有一条不容他国僭越的红线。

一、 自卫型国防

若论起来,中国拥有核武器最不容易。

这种不容易并不完全体现在研发过程,即便这一过程也让人动容,更多的不易是来自于外部的各种压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立之初就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权极力反华。

面对西方的围追堵截,中国意识到加强国防的必要性。特别是美国一而再对中进行核讹诈、核威慑,使中国领导层明晰必须拥有核武器。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根本在于“自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不管发展核武器、导弹、歼击机等,中国出发点始终是“自守”,国防战略方针以积极防御为主旨,属“自卫型国防”。

在过去七十余年里,中国没有轰炸他国、没有对任何一个国家主动实施制裁,这一国防政策奠定了中国“和平大使”的身份。

要清楚的是“自卫型国防”并不意味着不抵抗、不发展,这也是中国发展原子弹的根本。

屡屡遭受美国核讹诈、核威慑之后,毛主席曾将原子弹形容为“纸老虎”,当然并非不重视原子弹,而是不要惧怕原子弹,且要掌握这项技术。

“手中有剑不用,和有剑不用是有区别的。”

不可否认,核武器是国之重器。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让世人见识到核武器的威力,威慑是前所未有的。

而在朝鲜战争上,正面战场节节失利的美国又曾不止一次提过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从战略层面来看,美国使用核武器的可能微乎其微,毕竟也害怕对中使用核武器招致苏联还击,从而掀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可从战略威慑角度来看,这手核威慑确实让中国有些担忧,就算正面硬刚住了美国,最终目标也是“谈判”。

这还没完,在之后的金门轰炸中,美国再一次使出核威慑的把戏。

核武器就好似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每一个中国人头上,时时刻刻提醒着中国不要轻视美国、不要忽略核武器的威慑。

中国笼罩在核阴霾之下,长此以往于国防、于国家统一(台湾问题)都不利,发展核武器势在必行。

搞原子弹有两大难题:人才、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使绊子,又或者后来苏联从中国撤走全部专家、带走大量资料,无非是给中国原子弹事业添的小麻烦(相对而言)。

若是没有人才、原料,一切都是空谈。

原料好解决,人才难寻。古往今来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动力,新中国成立伊始,人才从何而来?

或许许多人会说有苏联老大哥帮忙,事实上苏联似乎也帮了中国不少忙,结果或与大众所想大相径庭。

二、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王道

“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

原子弹项目上马之初,中央就提出以“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为方针,后来很多人将中国原子弹事业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苏联帮助,其实有些偏离事实。

要清楚的是,核武器是国之重器,有核、无核国际地位完全不同,如聂荣臻对科研人员所说:

“谁也不可能将最先进的东西交给别人。”

哪怕当时中国称苏联为“老大哥”,老大哥依旧会藏拙。

不可否认的是,苏联给中国原子能事业起步提供了一定方向,真正攻克核武器秘密还得归功于大量中国科研人员共同推进、创造。

钱学森、钱三强、王明健,以及无数隐姓埋名的人,正是在这些人努力下,中国原子能事业才能稳步推进。

有人统筹、有人冲在一线,构成了完整的科研团队,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最终成功试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中国列入有核国家,绝不单单是摆脱核威慑、核讹诈那么简单。

正如中国在试爆成功第一时间所发表的声明中所说:“中国发展核武器是被迫的,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

拥有核武器之后,首先证明了中国科学技术。

中国之前,唯有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四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其中尤以美国、苏联核武器最多,加上两国经济、军事等方面遥遥领先,故而为“超级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被西方国家轻视。

哪怕人民解放军在朝鲜战场打出了国威、军威,美国依旧不将中国放在眼里,肆意干扰中国内政,践踏中国主权。

后来中苏交恶,苏联与美国同样上演核威慑、核讹诈的把戏,甚至陈兵边境,威胁意味不言而喻。

一场抗美援朝,早已让中国人民解放军扬名,可美国、苏联等却依旧大行其道,仰仗的不就是核武器之利。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曾三次对华实施“核讹诈”。朝鲜战争一次,金门炮战一次,还有就是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前夕。

虽然每次核讹诈都不成行,心理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直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美苏等对中的核讹诈时代才一去不复返,中国科学技术再上一层楼。

其次拥有核武器,保证了中国国防策略。

前面提到中国属于“自卫型国防”,以积极防御为主旨,践行这一目标的根本在于中国国防实力。

在此就不得不说到清朝,清朝奉行的也是“自卫型国防”,结果被列强船坚炮利叩开国门,赔款、割地,以近乎屈辱的方式苟延残喘。

难道说自卫型国防行不通?毕竟如美国、英国、日本等,俱都采取侵略性国防,反倒国力日渐鼎盛。

这自然是悖论,并非“自卫型国防”行不通,而是清朝实力落后,正如那句“弱国无外交”,实力孱弱何谈国防?何来自卫?

遍观中国历史,一直奉行“自卫型国防”,与邻里互通友好,有过鼎盛辉煌,也曾饱受欺辱。

连贯千年的历史让中国人民明白,外交的根本在于实力。只有实力强大,才能贯彻“自卫型国防”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拥有原子弹仅仅只是起点。原子弹是“纸老虎”,威慑力十足,实用性几乎为零。

从世界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到如今,前前后后近百年时间,只有两枚原子弹用于实战,其后原子弹就被列为“禁忌”。

任凭美国、苏联叫嚣的多么厉害,甚至是修改核战略背景,意图仍旧是威慑大于实战。

虽说如此,中国原子能事业依旧在继续。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仅两年多时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打破了从原子弹到氢弹试验最快的纪录。也让全世界明白了中国研究核武器的真正目的。

三、 不能跨越的红线

中国在原子能事业之所以有这么快的速度,真的是被逼出来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研究原子弹的同时,中国科学家就已经着眼氢弹研究。每一位科学家都清楚,原子弹仅仅只是原子能事业的第一步。

或许许多人会说,中国如此紧迫搞原子能事业岂不是背离了“自卫型国防”?

要清楚一个核心问题,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根本是为了什么?自然不是为了和美国、苏联进行军事竞赛,而是为了给中国经济建设、和平发展提供有利的战略保障,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再来看看中国原子弹、氢弹相继试爆成功后,中国国情变化。

1971年,中美关系破冰,同年重返联合国,次年中日建交。

此后数年时间,中国在国际上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国内建设得到有效保障。

因此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并未让科学家停下步伐,原子能事业如此,其他国防事业同样如此。

以海军建设为例,20世纪90年代之前,海军建设重点放在近海防御。当近海防御形成较为完整体系后,开始着眼航母研发。

从1999年购买“瓦良格号”,之后对其进行改造,2012年“瓦良格号”更名为辽宁号,中国这才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

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共有三艘航空母舰(第四艘在建)。

单论航空母舰建设,足足落后美苏等国七八十年。正是如此,才会说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还落后美国很大一截。

然而中国对此表现十分从容,依旧自顾自搞国防事业。不管美国有多少艘航母、多少核武器,本国国防事业有条不紊进行。

究其根本,无外乎中国的重点从来不是比别人厉害,而是维护中国人民的安全。

就以“苏丹撤侨”为例,苏丹国内安全局势持续恶化,为保障中国在苏生命财产安全,中国直接派军舰接在苏侨民回家!

试问一下,全球有几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直接派军舰接国人回家?几乎没有。

于人民危难时,国家能施以援手,这便是中国国防的意义。基于这一点,中国在使用核武器方面就划定了一条不容僭越的红线,即一旦遭到他国核打击,中国才会实施核反击

这种核反击一定是彻底的、坚决的,没有任何限制的。换句话说,就是他国对中国进行几千吨的小型核攻击,中国或将进行几百万吨氢弹的核反击。

从目前存世核弹头数量来看,美、俄应当排在一二之列,遥遥领先他国,至于中国核弹头数量,一直处于保密阶段。在这件事上,中国表现出大国应有之风范,也奉行一贯主张: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也就是说,只要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销毁核弹头,中国一定不推脱,并且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这条铁律不会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变化而改变,中国这一承诺让他国信服,亦让中国人民安心。

大国风范素来不是恃强凌弱,而是担当、是责任。正是因为拥有核武器,才更加有责任确保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