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体构造中,牙齿和骨骼是相对比较硬的。骨骼是我们身体的“钢筋”,没有它的支撑,我们就无法站立,肌肉也就无法协调各项运动。所以说,骨骼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但是,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加,衰老也在不断加速,到了一定年龄之后,骨质疏松症这种问题,就会不请自来。

患上了骨质疏松症,就意味着骨骼不再像从前一样那么坚硬,很容易发生骨折。所以,不要小看骨质疏松症,找到具体的发病原因,对于防治这种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可以导致骨质疏松症问题出现呢?背后的这3个原因,可能正是你忽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激素水平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女人绝经以后,就会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问题会越来越凸显,为什么?原因就在于,骨骼对钙离子的吸收,需要有雌激素参与其中。雌激素就好比是卡车,可以协助钙离子运送,从而被骨骼吸收。

但是,女人绝经以后,这种雌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伴随而来的就是钙元素的吸收不足,骨骼无法保证正常的钙离子吸收,自然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症了。

那么男性呢?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男性身体没有像女性那样,有很多的雌激素,但是骨骼对钙离子的吸收,同样也会受激素水平的影响,因此也会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2.新陈代谢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体就像是一台机器,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会老化,代谢的速度也会减慢。

一旦机器不能够保持正常或者高速的运转时,就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一些故障,比如对钙离子的吸收不足,而且新陈代谢减慢后,饭量也会下降,各种营养元素不能够得到有效补给,就很容易出现代谢性疾病,而骨质疏松症就是其中的一种。

正因如此,很多老年人很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并在此基础上发生骨折的风险,也比年轻的时候要高出数倍。所以说,时间是健康最大的敌人,时间会催人老,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

3.其他疾病所致的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面两种情况,都是自然状态下的。但是,有很多疾病也可以导致身体出现代谢异常,常见的疾病包括内分泌(甲亢、库欣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肝胆疾病)、血液疾病(白血病、淋巴瘤)、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这些疾病都有可能带动骨质问题,导致骨骼对钙离子的吸收不足,从而诱发骨质疏松症。

关于骨质疏松症这种疾病,大家要想合理的去预防它,还必须从发病诱因开始摸索,对症处理,才能够解决这类问题,使自己的骨骼更年轻。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慕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