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张辉 吴尚 王毅航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发表于《China Economist》2023年第2期

摘要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主题,而经济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约束条件的转换,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长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要求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已经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领域取得了深刻变革与显著成效。新征程上,面对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新机遇和新挑战,更应深化并加快上述领域建设,解决发展中的卡点瓶颈,谋划新方略,寻求新突破,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经济现代化

一、引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建立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式现代化得以萌发、探索、开辟,并成功推进和拓展,定型铸魂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经验表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化作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世界性历史变革,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多体系全方位的大转型。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现代化作为其先导与动力,为其他领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经济基础、物质保障与有力支撑。因此,要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离不开经济领域的科学谋划与系统实施。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下,社会生产力快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要素成本优势减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国际科技竞争强化,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于更高层次奠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物质技术基础。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其要义是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张军扩等(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方式和路径的转变,更是一个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的过程。高质量发展内涵可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理解,包含发展方式、发展结果、民生共享等多个维度(赵剑波等,2019)。其中,经济的较快增长与人均GDP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是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任务的关键目标(刘伟和陈彦斌,2021)。而系统性地创造发展优势,走符合实际和具有特色的道路,以各种有效和可持续方式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则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性特征(洪银兴等,201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加有质、更加有效、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安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航向标,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路径,已有众多研究论证了其重要意义。任保平(2018)认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受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必须扬弃过去数量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王一鸣(2020)则指出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和大国博弈加剧要求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应对经济全球化退潮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挑战。徐现祥等(2018)的研究表明,将经济增长目标转向经济发展质量,地方政府将政策工具转向创新驱动发展,能够实现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终结中国经济崩溃论。

走向高质量发展,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转型是必由之路(高培勇等,2019)。本文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这一视角出发,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点部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方面,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系统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维。从增长动力看,必须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活力;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依靠科技创新和知识型人才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从发展目标看,必须注重协调发展,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联动城乡协调发展,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空间发展新布局,从而释放内需潜能,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从发展战略看,必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化国际市场有利因素为我所用,服务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历史性成就梳理可以发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布局;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源动力。面向新征程,应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实条件灵活设计新方略,本文通过分析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具体抓手,从而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基赋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二、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项伟大创举,它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教条,探索了一条在生产力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经济制度基础,也是中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不断探索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效结合方式。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从不断完善走向成熟定型,经济体制改革在市场主体改革、市场体系改革、宏观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一)历史性成就

第一,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十年来,国有资本国有企业改革纵深推进,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确立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深入实施劳动、人事、分配等制度改革。十年来,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突出作用。2012~2021年间全国国有资本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5.4%。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在2012~2021年年均增长10.3%。中央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7.5%。2013年以来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18.2万亿元,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8;“十三五”时期,国有企业累计上缴税费17.6万亿元,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4。十年来,国有经济布局不断优化、结构持续调整,如图1所示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其数量从117家调整至98家,其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总体比重超过70%。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力、电信、军工等重点行业竞争性环节有序放开,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产业上下游、在垄断性产业与竞争性产业间的分布和合作更加合理有效。混合所有制经济稳健发展。目前,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户数占比超过70%,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户数占比达54%。十年来,中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创造广阔市场空间。2012~2021年民营企业从1085万家增长到4457万家,实现数量翻两番增长。

第二,市场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十年来,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形成。截至2021年底,全社会商品和服务价格市场化程度已达97.5%,中央定价项目累计缩减约85%,地方定价项目缩减约70%。与此同时,垄断行业科学定价机制、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重要商品价格调控机制也在逐步建立。中国价格总水平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如图2所示,2012~202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涨幅在2%左右,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稳定性明显提升的大环境下,中国依然保持了国内价格的相对稳定,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年来,各类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逐步被清理废除。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全面推开,立法、执法、司法全方位产权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放管服”全面推进,中国建立了全覆盖、全方位的各级行政服务体系。在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的进程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中国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从2013年的第96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31位。十年来,中国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解决土地要素价格扭曲、供需错配;促进户籍制度改革下劳动力合理有序顺畅流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好地服务实体;强化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保护数据资源安全,推进数据开放共享。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100多万亿元经济总量、14亿人口、4亿左右中等收入群体、1.6亿户市场主体的庞大国内市场,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加快建设,市场规模效应愈加凸显,中国市场将成为自主创新的有力“培养皿”,也将成为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的强大“引力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宏观经济治理改革成效显著。十年来,党中央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变化和新挑战,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定经济增速,优化经济结构,培育经济新动能。2013~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从经济结构来看,中国现已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过渡阶段,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已多年超越投资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符合工业化后期转入消费驱动的内生型增长模式。十年来,中国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以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环境政策、社会政策等其他政策协同发力。注重全局视角与统筹兼顾,科学把握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整体关联,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同时,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综合利用区间、定向、相机调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等手段,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重大风险挑战,世界各国经济陷入严重收缩或增长放缓。如表1所示,得益于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有力支持,中国于2020年第二季度快速开启了主要经济指标复苏步伐,如表1所示,得益于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有力支持,中国于2020年第二季度快速开启了主要经济指标复苏步伐,并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22年中国在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经济依然保持了3%的增速。2020~2022年这三年间中国平均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二)新征程新方略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任重道远,产权制度深化改革、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等领域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关头勇者胜,我们将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义无反顾推进改革。”

这就要求,一是继续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从制度入手,强化政策引导,坚持反垄断政策的有效实施,设置政策“红绿灯”,在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同时,规范市场公平,合理管控资本在市场中的流动和分配。加强监管力度,打造“政府—市场”互动平台,强化制度和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企业公平竞争意识。完善反“平台垄断”的体制机制,充实反垄断的监管理论,建立全方位、网络化、串并联共同布局的市场监管体系,实现市场中的全链条、全领域监管。

二是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体制优势。在数字经济全面渗透到各行各业的背景下,导致“市场失灵”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变得更加有效,因此要持续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突出政府的引导能力,积极引导市场公平竞争,完善保护产权的制度体系,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鼓励“专精特新”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保证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核心地位,利用国有企业与政府联系紧密的天然优势,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创新积极性,特别是要引导国有企业对具有强知识溢出效应的基础性、颠覆式原始创新的投入和研发,强化国有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领头羊地位。

三、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础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和关键,也能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其他有机组成部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更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基石,从而助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立身之本,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当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制造业规模。但要继续攀登,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在产业链上不断由中低端迈向高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做出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在制造业的规模与质量、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优势产业集群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

(一)历史性成就

第一,形成产业门类齐全的制造业生产体系,极具韧性和规模经济潜力。十年来,如图3所示,中国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0.9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63%,工业占全球比重从18.3%提升至24.7%,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从22.5%提升至近30%,十年中均保持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具备多元化的生产结构,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应对市场的变化。当市场需求增加时,中国完备的制造业生产体系能够快速增加生产能力,从而避免出现供应短缺的情况;当市场需求减少时,能够快速调整生产结构,从而规避生产过剩造成的损失。通过跨国对比研究发现,在人均GDP大致相同时期,中国人均生铁和人均粗钢产量高于英美德法意,钢铁产能在总量和人均产量两个维度上的优势都很明显,除钢铁产业外,中国机械、电子、化工等其它产业亦表现出相同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国规模化经济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产业发展模式稳步从规模速度粗放型增长向质量效率集约型增长转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研发投入是内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专利产出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十年来,中国的政府科技投入引导力度不断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快速提升,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迅速增加。如图4所示,中国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80万亿元,年均增长11.7%,其中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0.15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0.46万亿元,占比上升了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3.4%;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从2012年的21.7万项增长至2021年的69.6万项,年均增长13.8%。研发投入浇灌科技之花,战略性新兴产业硕果累累。十年来,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异军突起,以新材料产业为例,中国化工新材料产量从2016年的1536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2653万吨,年均增长11.55%,诸多高技术产业均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

第三,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十年来,中国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优势产业集群。借鉴Lafay指数衡量比较优势相对大小,利用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中中国2021年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产业层面测算,可以发现中国六成产业的Lafay指数大于0,即具备竞争优势,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其中海关编码目录第84、94、95、73、61章等产业门类的Lafay指数大于1,即机械、家具、玩具、钢铁、纺织等产业,是中国产业体系中的龙头产业,发挥支撑性作用,并且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下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2020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为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数字基础设施保障;2021年中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为优势产业发展插上自动化的翅膀。十年来,中国优势产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利用联合国统计司(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数据库计算中国分产业劳动效率可以发现,如表2所示,2012~2020年,中国纺织业劳动效率年均增长率为9.57%,钢铁产业为9.81%,机械制造业为5.00%,家具制造业为4.70%,其余产业亦于优势产业带动下实现长足进步,产业体系的总体效率更高、生产模式更新、成本控制更好,实现了提质增效。哈佛增长实验室(Harvard Growth Lab)的数据表明,过去十年间,中国的经济复杂度指标(ECI)排名提升幅度位列全球前三甲,产品的多样性和技术含量都有了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新征程新方略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引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实质性转变,正在实现从要素驱动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的跃迁。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距离成为世界前列的制造业强国仍有一段距离,“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历史逻辑表明中国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源于成本竞争优势,而当前中国产业发展优势已逐步转向规模化经济,亟待通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反哺生产领域、深化产业分工、提升产业高度,把握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这就要求,一是坚持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中国产业规模化经济优势。在发展导向上,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发挥好中国优势产业的引领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制度建设上,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制度,释放超大规模市场反哺优势企业的引致效应;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整合优势产业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效浪费,释放中国产能优势的规模经济效应。

二是通过前沿技术前瞻指引提高优势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在产业提质增效方面,应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应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开辟产业交叉的新赛道,兑现中国潜在优势产业潜力。在产业安全发展方面,加快补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避免受制于人,从而实现在全过程、全环节中巩固中国优势产业。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只有深刻理解并妥善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组织推进脱贫攻坚战,在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后,又多措并举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格局加速形成,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

(一)历史性成就

第一,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踏上共同富裕新征程。十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如图5所示,2012~2020年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数量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人口。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3~2020年年均增长11.6%,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高出2.3个百分点,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饮水安全、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都有保障。2020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使得接近世界1/5的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农村地区正式迈上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第二,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取得新成就。十年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如表3所示,2015~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3公斤,高于400公斤国际公认粮食安全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中国农产品品种也日臻丰富,品质持续优化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第三,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十年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不断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国农林水务支出由2012年的1197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2146亿元,涨幅近一倍,为稳定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截至2021年,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8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1%,机械化助力农业生产换挡提速。此外,中国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一批现代化灌区,正在加快推动由“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向“靠科技吃饭”的智慧农业快速转变。如图6所示,2012~2021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4.5%提高到61.5%,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从世界第二方阵跨入第一方阵。

第四,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农村焕发新面貌。十年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截至2021年底,87.3%的村通公共交通,99.0%的村通宽带互联网,94.2%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推动了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电商直播、休闲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2021年末,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的村超过330000个,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的村落近50000个。如图7所示,农村电商物流指数快速增长,以2015年1月为基期,截至2021年末,该指数已增长至基期的10倍以上,农村电商正成为乡村振兴重要的增长极。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方式也在加快转变,截至2021年末,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的村达47.6%,有卫生院的乡镇占比达90.8%,平均每个村拥有至少一个卫生室。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公共服务更加便利可及。

(二)新征程新方略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提高农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加速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大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这就要求,一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率先在都市圈探索形成示范并推广复制。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到成熟、完善、提高的新阶段,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管理咨询、金融法律等职能进一步在都市圈核心城市集聚,而制造业、加工业等产业进一步向都市圈外围地区转移。应以都市圈为引导,在国内发育较成熟的都市圈周边深入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聚焦要素流动、人员流通、权益流转等核心方面,破解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示范效应并加以推广,引领带动全国城乡融合发展。

二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推进藏粮于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推进藏粮于技,推动中国种业高质量发展。要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

三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工作重心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散点贫困、偶发贫困、能力贫困、代际贫困和精神贫困等处,提升低收入人群稳收、增收、创收能力。统筹考虑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构建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现代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推进农商文旅体结合,促进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四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更好支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内碎片化的资源进行集中收储,然后引进专业化的经营团队进行开发利用,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达成协商一致的合作协议,确保资源高效利用、村民收益分红实惠、新型农村集体组织发展壮大。持续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化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宅基地制度等重大改革的本地化、场景化实施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为农村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保障。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布局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所谓区域协调发展,是指不同区域之间良性的分工和互动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比较理想的发展格局。彰显优势,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抓手,构建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体系,促进区域良性互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部署并推动了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如今,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一)历史性成就

第一,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持续缩小。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区域发展奉行平衡布局;改革开放初期,政策强调效率导向,向条件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倾斜,进而带动全国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形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四大板块”。十年来,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开始减缓。当前中国中部、西部GDP增长速度已经高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如图8所示。东部与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2021年的1.53、1.68,东西差距持续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区域重大战略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区域重大战略,涵盖了中国24个省份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涉及全国50%的国土面积以及全国80.4%的常住人口。在区域重大战略推动下,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2021年,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GDP分别达9.6万亿元、27.6万亿元、10.1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分别达8.4%、24.1%、8.8%,其总量占比超过全国的40%。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也稳步推进,着力打造绿色发展、协同共治新典范。2021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I类~III类优良水质比例97.1%,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84.9%,黄河流域I类~III类优良水质比例81.9%,较2012年大幅提升21.2个百分点,水质状况由轻度污染转变为良。海南积极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模式。2021年,海南货物进出口额1476.8亿元,同比增长57.7%,增速较全国快36.3个百分点,服务进出口额287.8亿元,同比增长55.5%,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内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融合互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西北、东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而海上丝绸之路为东部沿海等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良好平台。

(二)新征程新方略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需明晰特色优势、厘清功能定位、把准方向航道,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经济系统布局。

这就要求,一是加强建设区域间规划的协调机制,完善区域政策框架体系。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各区域扭转发展观念,避免资源、人才、招商等方面的恶性竞争,建设区域间规划的协调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分工协作,防止由于区域间的重复建设造成低效浪费。各区域应将区域协调发展纳入政策目标,从设计、执行、评估等全方面完善区域政策框架体系,加强产业、科技和环保等区域政策间的统筹联动。

二是通过制度建设破除商品和要素市场壁垒,推进资源配置优化,带动区域比较优势发挥。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发挥生产资料功能,通过用地指标跨区域流转等措施,实现相对落后地区土地集约化和缓解先发地区建设用地紧张的双赢;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增强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过剩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发挥要素集聚效应,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积极探索城乡协调发展路径,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中心城市和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应根据城乡自身禀赋和发展阶段,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推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一方面缓解中心城市由于人口过于拥挤带来的环境问题,加快产城融合,消除产城分离;另一方面发挥中心城市对次级城市和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催生新产业,引领结构转型,从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六、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源动力

开放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关键一招。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必须坚持更高水平的开放,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外源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加速演变的世界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如今,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历史性成就

第一,贸易规模稳居第一,货物服务贸易协同发展。十年来,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如图9所示,2012~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由3.9万亿美元增长至6.1万亿美元。其中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仍实现1.9%的增长,中国是当年全球唯一实现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截至2021年,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达15.1%,进口国际市场份额达11.9%,均创历史新高,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与此同时,中国服务贸易也稳中向好发展。如图10所示,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4829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的5.6%。202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额为821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1%,占世界比重达13.5%,创历年新高,服务贸易规模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二。

第二,市场多元化成效明显,区域布局更趋均衡。如图11所示,十年来,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稳定为东盟、欧盟以及美国,对其进出口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在40%左右。其中,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稳健提升,东盟于2019年超越美国,于2020年超越欧盟,现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从2013年的6.5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6万亿元,年均增长7.5%,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贸易多元化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动共建地区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格局。

随着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取得积极成效。十年间,中国中西部地区进出口从2012年的2364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1万亿美元,是2012年的4.7倍,年均增长18.6%,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更趋均衡,应对外贸冲击韧性增强。

第三,商贸结构持续升级,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升。十年来,中国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占比不断提升,商贸结构更趋合理。如图12所示,2012~2021年中国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比重由2012年的48.2%明显提升至2021年的60.9%,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由2012年的42.2%大幅下降至2021年的24.6%,带动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有利于延长国内产业链条,通过前向和后向联系助力经济增长。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并蓬勃发展,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近2万亿元,增速达15%,中国市场采购出口0.93万亿元,增速高达32.1%。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生力量,助力中国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二)新征程新方略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强。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修复缓慢,全球需求回落。二是地缘冲突的激化、广泛且持续的高通胀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造成较大冲击。三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需要更好地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培育新形势下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与世界各国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和牢固的利益纽带,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这就要求,一是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升强度和韧性。持续推动国际物流、结算畅通,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作。增加研发投入,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自主创新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

二是以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完备的产业配套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在中国经济领域集聚。以出口贸易拓宽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以对外投资降低全球工业化门槛,以进口消费加快全球工业化升级速度,以资本市场开放提升全球生产要素报酬(张辉等,2021)。

三是创新全球治理,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对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能力和话语权。推动区域和多边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和标准对接,努力提升中国对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能力和话语权。充分发挥金砖组织、上合组织、亚投行等新型国际组织作用,形成推动国际经贸规则变革的合力,提供与中国能力相适应的更多国际公共产品。

七、结语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得以成功开辟、推进并拓展,这不仅将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可为广大发展中经济体实现现代化提供全新参照。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经济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面对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国更应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物质技术基础。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引领下,定能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成就,定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圆!

参考文献

[1]高培勇、杜创、刘霞辉、袁富华、汤铎铎,2019,《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经济研究》第4期。

[2]洪银兴、刘伟、高培勇、金碚、闫坤、高世楫、李佐军,2018,《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新思维》,《中国社会科学》第9期。

[3]刘伟、陈彦斌,2021《,到2035年经济增长预测与高质量发展对策》,China Economist第1期。

[4]任保平,2018,《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学术月刊》第3期。

[5]王一鸣,2020,《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管理世界》第12期。

[6]徐现祥、李书娟、王贤彬、毕青苗,2018,《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的选择:以高质量发展终结“崩溃论”》,《世界经济》第10期。

[7]张辉、吴唱唱、姜峰,2021,《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研究——中国规模化经济视角》,《政治经济学评论》第2期。

[8]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何建武、卓贤,2019,《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管理世界》第7期。

[9]赵剑波、史丹、邓洲,2019,《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第11期。

China Economist (中文刊名:《中国经济学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全球发行的中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st创刊于2006年3月,始终致力于向全球传递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最前沿研究进展,搭建中外学者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和研究阵地,向全世界宣传能够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诉求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中国经济学人》先后被EconLit、EBSCO、ProQuest、SCOPUS等全球主流、权威数据库及索引系统收录,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是“代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英文刊最高水平”的期刊。

在线投稿系统:http://ceji.cbpt.cnki.net

官方网站:http://www.chinaeconomi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