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金再出手,继增持四大行后,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10月23日周一,中央汇金公司今日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此前,时隔八年,汇金4.77亿元增持四大行,农行、中行、建行、工行公告称,汇金公司增持该行A股股份,还表示拟在未来6个月内,
在2015年股市大波动的时候,中央汇金公司曾入市救场,耗资200亿元增持四大行,还在市场上大量买入像50ETF、180ETF和300ETF。
分析指出,从效果上看,单纯增持四大行的效果可能会弱一些,毕竟影响的股票数量很少,其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托底指数以及增强投资者信心。但是当时的通过买入ETF的方式,金额比买四大行大得多。
由于ETF是买入一篮子股票,所以,汇金公司买入ETF相当于是间接地买入一篮子股票,其买入的股票面大得多,所得到的市场影响面与效果也要好得多。
尾盘大量资金涌入部分ETF
消息发布后,富时A50期货指数期短线拉升,现涨0.3%。
而在10月23日收盘前最后约30分钟,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量突然放大,大量资金涌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近几个交易日成交量明显放大。
事实上,在今年震荡的市场行情中,ETF已成为资金重要的配置工具。今年以来数千亿资金借助ETF入市,其中宽基ETF备受青睐。
据Choice估算,截至10月20日,下半年以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申购额为534.51亿元,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净申购额超过360亿元。此外,易方达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净申购额均在百亿元以上。
上海证券报原因分析人士称,机构投资者往往喜欢申购宽基ETF,今年以来宽基ETF获资金大幅流入,机构或是重要“买手”。除了存量ETF吸引大量资金申购以外,今年以来ETF密集成立,据统计,新成立ETF数量已超100只,也持续为市场注入活水。当前ETF仍是机构重点布局方向,并且布局节奏明显加快。
汇金入场意味这什么?
据中国基金报,有分析称,目前的“国家队”汇金公司和中证金融公司,实际上类似于境外市场的平准基金,所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是财政部或央行向这些“国家队”大规模注资,即可实现平准基金的类似功能。
东吴证券宏观陶川团队认为,从海外和历史的经验看,提振股市信心、推动股市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平准基金不失为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手段。
华鑫证券分析师杨芹芹在研报中表示,平准基金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上市公司等。入市买入资产主要包括大盘蓝筹股、债券和ETF等。一般而言,平准基金的存续期间都超过了一年,通常会在股市处于上涨行情、基金获得一定盈利的情况下退市,以避免损害股市的稳定性。
对于平准基金的适合规模,中信证券研究分析称,结合市场实践,平准基金的规模多在总市值的3%~6%之间。券商中国记者按此推算,截至2023年10月20日收盘,A股总市值为76.67万亿元,如果真的设立平准基金,规模预计在2.3万亿元~4.6万亿元。
国金证券策略首席张弛亦在研报中呼吁“平准基金加快落地”。张弛分析,三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已经逐步显现出筑底迹象,且复苏动力亦在逐步增强,A股表现仍旧彷徨不前。回顾历史,从“政策底”到“估值底”到“盈利底”到最终“市场底”的确认,往往对应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宽货币”到“宽信用”必然是传导通畅,将有利于释放增量流动性,对“估值回升”形成支撑;二是国内经济筑底回升,往往伴随着房地产投资明显回暖。
张弛称,本轮A股“市场底”虽现,但未见明显反弹。展望后市,9月居民中长期信贷改善将有利于抑制房地产风险加剧,缓解投资者对国内经济潜在风险的担忧,进而强化基本面复苏的可持续性逻辑;然而“M1%-短融%”(M1增速-短融增速,代表市场的流动性剩余)未见明显改善,意味着估值扩张动力依然不足。为此,国金证券呼吁“平准基金”加快成立,为市场注入增量流动性,方可促使A股市场表现回归更为理性的基本面逻辑。
复盘:2015年三次救市,大小盘股齐托
2015年A股“国家队”资金曾三次入场救市,政策和资金组合拳发力效果明显。
自2015年6月12日起,监管当局开始着手清理场外配资,杠杠资金离场。 短短15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下跌了28.64%。
7月4日,证监会动员21家券商出资1200亿元买入蓝筹股。7月5日,央行表示给予证金公司流动性支持,此外中央汇金宣布称已买入ETF并且还将继续买入。此轮救市行动初期,资金主要集中于购买上证权重股;
7月中旬之前,17家商业银行借予证金公司共计1.3万亿元资金入市稳定股价。8月底,在央行再次降准降息、七千亿养老金入市正式获批、第二批救市资金入场的众多政策利好下,股市开始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