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秋风爽,九九话重阳。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据史料记载,重阳节不仅历史悠久,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登高、赏菊、插茱萸……都寄托着人们尊重生命、祈福美好的诉求。

穿越两千年,古人也过重阳节

在《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据史料记载,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到了魏晋时期,重阳节气氛渐浓,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倍受文人墨客吟咏。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到了明清两代,重阳节风俗盛行,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23日,香港一些市民按当地的“重阳节”习俗祭拜先人。(图片来自中新社)

重阳登高,是“辞秋”思乡也是祈寿祭祖

在古代,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登高远眺最原始之意在于祓禳,重阳节后秋寒将至,秋收也已完成,人们即将进入室内过冬,与阳春三月的“踏青”相对应,登高亦有与大自然告别的“辞秋”之意。

对远离故乡亲人的游子来说,登高远眺往往会激起怀念故土、思念亲人之情。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流传千古。因此,重阳登高也从时间和空间双重视角构筑了人们思乡怀人的信仰与人文情怀。

登“高”的“高”也寓意人年龄上的“高寿”,“九”与“久”谐音,都含有祈寿的意蕴。从阴阳观念来看,山为阳、泽为阴,高为阳、低为阴,山巅峰顶正是极阳与重阳之处,于重阳节登高祈福以求吉祥,可以让自己的心愿直达天庭。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节三节,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重阳登高也与古人的祭祖活动密不可分。古时耕地资源少,加上讲究的人家要堪风水,通常墓地会选在山上,所以祭祖一般要登高。至今,在浙江桐庐、福建莆田及台湾、新加坡等不少地方,人们在农历九月九日仍“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重阳扫墓祭祖,切合山区实际。因为山区的墓葬大多位于山边、岭上,周边草木丛生,清明时节行走多有不便。重阳则不同,正是秋高气爽之时,雨水偏少,这时扫墓不仅出行方便,还可登高远眺,欣赏各处美景。

▲10月20日,山东济南,第40届千佛山“九月九”重阳山会开幕,商家身穿汉服卖“柿柿如意”挂饰。(图片来自中新社)

赏菊品酒插茱萸,九九重阳也有趣

民间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重阳前后,菊花盛开。因此,除了佩戴茱萸,观赏菊花成为重阳节的重要习俗。晋朝诗人陶渊明就曾在《九日闲居》中提到,重阳节看“秋菊盈园”便“寄怀于言”。除了赏菊,人们还会饮菊花酒,菊花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祛火的功效,被誉为“延寿客”。古时的菊花酒,讲究头年重阳节时酿制,等到来年重阳节再饮用。

喝着菊花酒,怎能不配一块重阳糕。宋代时,重阳糕有多种花样做法。取石榴子、栗黄、银杏、松子肉的食材,寓意民间祈愿和喜庆色彩,如“栗黄”代表“顺利”。此外,“糕”和“高”谐音,重阳糕还与重阳“登高”有一定关联,既使没有登高远眺,在家中吃一些重阳糕,也是应了节日之景。

重阳节时,古人还有插茱萸的习俗。民间认为重阳插茱萸可以避灾消难,这一天,人们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制成香袋,把茱萸放置其中,还有的插在头上。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还能消积食,治寒热,抵御初秋之寒,被人们称作“避邪翁”。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重阳节历时千年,古时候多种多样的民间习俗,有的沿袭至今,有的则已渐渐藏身于历史长河中。但不变的是,九九重阳始终寄托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长久祝福。(完)

综合中新社、中新网、中国经济网、央广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