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老电影频频被推上热搜,原因是它的口碑暴跌了。一部电影口碑暴跌不足为奇,可这部电影是被载入影史的,是大家口中的经典,它就是《辛德勒的名单》。

如果没有巴以冲突这件事,或许它还是部伟大的电影,但如今以方种种反人类的做法,似乎一次次打脸《辛德勒的名单》,甚至有人开始怀疑,当初是不是救错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每看到被蹂躏成废墟的巴方,自己的家却被别人霸占,看到老美肆无忌惮脚踏别国的行为,看到以方恬不知耻的说辞,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辛德勒的名单》口碑会暴跌?

电影有时候不止是电影,这是我一直强调的观点,很多国家是用电影作为武器,试图朝别国输出他们所谓的价值观,然后在别国内部产生一批极端分化者,用这些价值观叫嚣着扰乱整个思想世界。

目前,大部分中国观众已经渐渐觉醒,对于好莱坞的电影也不再是全盘接受。而对于某些老电影,在对照现实惨状中,渐渐发现了其中别有用心的端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导演斯皮尔伯格本身就是犹太人,他拍这部电影或多或少夹带私心,目的就是掀起全球对于犹太人的同情。这样,即便以后犹太人做了什么错事,也可以用曾经的苦难作为开脱。

问题是,曾经自己民族遭受的苦难,突然有一天,却要强加到别人身上,那么,这份同情他们还配拥有吗?魔鬼就是魔鬼,不会因为曾经天使的拯救,就变成天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辛德勒的名单》确实拍得不错,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国产电影需要学习的,尤其是如何把民族苦难拍出来,让历史没有被遗忘。

但从现实的角度看,《辛德勒的名单》颇为讽刺,辛德勒救了犹太人,而如今看看犹太人的做法?两国交战是军人的博弈,可现在却把儿童卷了进来,甚至进行无差别攻击,这和魔鬼有什么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社交平台上,以方发布的所有动态,都遭到网民无情嘲讽,以方甚至还想强迫我们站队,想要我们支持他们。

问题是,一边在这里强迫,一边又暗戳戳同其他流氓干涉我们自己的事情,这不是耍流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意思的是,这边《辛德勒的名单》口碑暴跌,那边《帝国的毁灭》口碑暴涨,原因大家都懂。

当然大家也不是真的洗白某人,就是看到现实惨状后发泄怒火罢了。

斯皮尔伯格利用电影骗了全世界的同情心,现在,当看到以方的恶劣行径后,同情心已经被收起来了,电影也就不再只是单纯的电影。

这就好比你救了一条狗,好吃好喝伺候它,突然有一天,狗反过来咬了你一口,还要把你赶出房间,想自己独占房子,这不是无耻之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不想巴以冲突这件事,在国内走向极端,我理解所有给《辛德勒的名单》打差评人的情绪,也理解给《帝国的毁灭》打高分的人,我们有我们的立场,但切莫扭曲历史,更不能替罪人洗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曾经也遭遇过巴方的苦难,自己的家闯进了流氓,所以,我们格外理解巴方人民现在的心情。电影可能是好电影,人就不一定是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