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英语作为一种字母语言,在信息传递方面存在先天缺陷。

不仅需要持续构造新词,而且往往一个单词,就只能表达一个含义,所以很难玩一些高端的文字游戏。但纽约时报这两天,却用实力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一下英语的博大精深。

关于加沙地区医院被炸这事,纽约时报在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报道,而且是放在了头版头条的位置。

按理说,一家大型报刊机构的头条新闻,那可代表了整个公司的门面,一经发布,改动相关内容肯定要非常慎重。改得多了,读者肯定要怀疑报道的真实性,如果再改,还可能会上升到对整个报刊专业性的不信任。

纽约时报作为老牌媒体,不会不懂这些道理。但这一次,光是文章标题,纽约时报就在广大读者的眼皮底下,改了又改。

我们先来看一下最初的标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常来讲,这本应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标题,因为它涵盖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

谁(以色列),干了什么(炸弹袭击)、结果(数百巴勒斯坦人丧生)。

简洁明了,如果再配上记者从一线发回的现场照片,便能直接向读者图文并茂地讲述整个事件的其他具体信息。

但很快,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什么不可抗力的影响,亦或是纽约时报的实习生手滑了,标题变成了下面这样。

这第二个标题,伤亡人数确实是更加具体了,至少有500人。

但这次袭击的发动者,却找不到了。原来的“以色列空袭”硬是被改为了“遭遇袭击” 。遭遇袭击,到底是遭遇了谁的袭击?上一秒以色列的大名还写在头条上,下一秒纽约时报就给大伙打起了哑迷。

为什么改得那么快呢?

因为惨案发生时,以色列军方人员第一时间发文庆贺,声称以色列空军成功袭击了一家医院,并消灭了藏在里面的哈马斯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事实却是,在袭击中丧生的都是前往医院避难的妇女儿童,由于航空炸弹威力太大,炮弹落下之后,很多人只能在砖缝中寻找家人破碎的遗体。

因为医院广场上都是尸体,连一块空地都找不到,所以医护人员只能在各种白布之中召开发布会,而现场由于太过惨烈,很快便引起了全球民众的愤怒。

在看到舆论不对劲后,以色列军方立刻就删掉了文章,之后以色列便对此事坚决否认,并改口说是哈马斯自己的火箭弹误炸的。

说句实话,哈马斯的火箭弹要是真有那么大威力,最开始的那两千多枚钢管火箭弹下去,中东应该就没有以色列什么事了。

但架不住以色列方面的舆论优势,在提供了一系列的卫星图片以及所谓的“证据”后,还真有不少人信了。

这些人其实也挺有趣,他们主观上先是认定了凶手是哈马斯,然后再去探查所谓的“细节”,最后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自然不用多说。

然后很快,纽约时报那边似乎又发觉到了不对劲,因为标题上还是有“袭击”这个单词。袭击医院,你不管是用英文还是中文表述,都肯定只可能是人干的。

这个时间段,谁会袭击加沙的医院呢?万一有读者忍不住瞎猜,又想到了某个周边国家,那岂不还是自己的报道惹的祸?

一想到可能会背锅,纽约时报的编辑也不管读者们咋想了,二话不说,提笔又把标题改了一遍。

大伙不妨猜测一下纽约时报这次的标题,会如何把事情圆下去?下面揭晓答案:

看到没,这次人家直接把“袭击”改成了“爆炸”。

爆炸这个词用上之后,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到底是导弹爆炸还是煤气罐爆炸,一切就交给读者自己品味吧。

如果标题改成了这样,还有人用这篇报道谴责以色列,那绝对和我纽约时报没有任何关系了。

以前咱们总是调侃中文的春秋笔法,比如同一件事,可以用三种表达方式:

郑伯克(杀)段于鄢;

段被克(被杀)于鄢;

段薨(死)于鄢

现在我们再把纽约时报的这三个标题汇总到一块儿,大伙可以对照地看一下:

以色列空袭,导致数百人在加沙医院丧生;

加沙医院遭到袭击,造成至少500人丧生;

加沙医院爆炸,至少500人丧生。

事实证明,只要是有心玩文字游戏,就算是一词一意的字母语言,西方人也可以玩得飞起。就算是发行全球的报刊巨头,也能改出三个标题来进行报道。

公知们标榜的言论自由,哪去了?纽约时报自称严肃刊物的代表,这就主动打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