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是在全国制造业已基本开放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清零的基础上,又推进了一步。这一举措释放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信号,也为外商投资者创造了更大的市场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中,已经从过去的中低端迈向了中高端。这次全面放开对全球都是利好的消息,对制造业更是如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此次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释放出三个关键的信号:首先,中国站起来靠的是制造业这个“脊梁骨”,接下来富起来、强起来也要继续靠制造业这个“脊梁骨”。其次,中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以中国制造业全面取消外资准入限制为关键的开端。第三,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仍然要靠实体经济。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也认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跨越到制造业强国,必须要积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利用全世界一切可利用的优质资源。只有这样,迈向全球制造业强国的步伐才能加快。而此次从自贸试验区制造业负面清单清零扩大到全国层面,是全方位的开放,表明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的坚定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我国吸收外资持续稳定增长。2022年我国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891.3亿美元,增长4.5%,按人民币计首次突破1.2万亿元,高技术产业成为重要增长点。欧盟、东盟对华投资分别增长95.3%和9.5%。今年以来,不少外商用实际行动持续扩大、深化在华投资。美国杜邦、英国豪迈集团、化工巨头索尔维集团等都在中国新建或扩建了工厂和研发中心。

在全球价值链重塑的时期,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应该如何持续突破?在吸引外资上又该如何应对挑战?魏建国提出,中国的制造业目前还有一些关键技术、关键的成套设备存在卡脖子问题,针对这些中国应投入更大的精力,并下好三步棋:首先,所有的制造业都应该把科技创新当成首要的任务。其次,在科技创新的整体政策下,人才是关键。最后,要打造全球最佳营商环境。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也指出,外商到中国投资首先看重中国的市场,其次是中国的营商环境、要素成本相关优势。如果整体总需求不足,价格相对低迷,中国对于外商的吸引力就会出现系统性下降。而着力扩大总需求,让经济增速保证在一定的符合潜在产出的水平上,将有利于推动外商对华资本、技术外溢效应的持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应对挑战,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等六方面提出24条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增强外商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促进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