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奶酪消费需求在生活水平提升、产品认知提升的情况下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不过与欧美国家相比,国内仍是以消费再制奶酪为主。随着以奶酪棒为代表的再制奶酪竞争愈发激烈,不少品牌开始将目光放在了原制奶酪市场。

原制奶酪作为国内奶酪市场升级的重要方向,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天然、健康、营养等需求,还能为品牌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创新方向。只是面对当下的奶酪消费现状,要在原制奶酪市场取得增长和突破,可能还需要花费时间进行培育,未来前景较为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品牌探索原制奶酪赛道

国内奶酪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萌芽,但发展速度一直不是很快,直到现在依旧处于发展初期。不过几年前儿童奶酪棒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奶酪市场的发展,经过持续的市场教育和产品创新,有效地提升了国内消费者对于奶酪的认知和需求。

然而从目前奶酪的细分品类来看,以儿童奶酪棒为代表的再制奶酪仍在零售市场占据着明显优势,原制奶酪相对来说增长较为缓慢。这与品牌纷纷推出再制奶酪产品有很大关系,再加上再制奶酪的口味和形态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偏好,都对再制奶酪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助力。

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再制奶酪零售额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4.9%,而同期原制奶酪只有11.1%。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中国再制奶酪零售额约100亿人民币、占整体奶酪零售市场约75%。

虽然再制奶酪占据着较大的零售份额,但是近几年品牌也开始对原制奶酪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国内的原制奶酪市场也在逐渐起步。目前市场上除了一些国外的原制奶酪产品之外,国产原制奶酪在不断增加。

在淘宝上搜索原制奶酪时能够看到,像和润推出的新鲜手撕奶酪条、产品类型为未成熟干酪,乐纯推出的新鲜奶酪、产品类型为干酪,奶酪博士推出的小圆奶酪、产品类型为干酪,妙可蓝多推出的哈路蜜煎烤奶酪、产品类型为干酪。

原制奶酪与再制奶酪在配料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相比再制奶酪一系列的配料成分,原制奶酪的配料更为精简,基本上只有乳和(或)乳制品、凝乳酶、发酵菌种、食用盐。而且从品牌的宣传来看,原制奶酪也更着眼于营养、健康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产品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阶段布局存在发展契机

近些年来原制奶酪逐渐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可能也与当下的奶酪市场现状存在较大关系。一方面来自于再制奶酪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政策方面的倾向。

虽然国内奶酪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是不代表市场竞争不激烈。尤其是再制奶酪这一细分品类可谓是强敌环伺,妙可蓝多、蒙牛、伊利、君乐宝、光明、妙飞等都在做这类产品。

就拿儿童奶酪棒来说,自从儿童奶酪棒出现在市场并获得成功之后,大多数乳制品品牌就开始了对这一品类的布局,产品同质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且除了儿童奶酪棒之外,像常见的马苏里拉、芝士片等大多也是再制奶酪,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此时品牌推出原制奶酪产品,可以说是找到了一个新的差异化方式以及多元化方向。再加上现阶段国内布局原制奶酪市场的品牌还不是很多,相对来说有着更大的突围机会,也能借此机会很好地打造自身独特的优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奶酪市场的发展,新的奶酪标准也正式出台和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已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其中比较明显的变化就在于,对再制干酪产品中的干酪含量做出了提升。

在新的政策之下,不仅对再制奶酪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再制奶酪产品升级。随着再制奶酪产品中奶酪含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为原制奶酪提供了发展机会,品牌此时布局原制奶酪市场也是顺势而为。

换句话说,品牌进入原制奶酪市场,一方面把握了当下的发展潮流,另一方面开拓了新的竞争方向。虽然还比不上西方欧美国家对原制奶酪的消费,但国内品牌也在不断推动原制奶酪的起步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制奶酪带来破圈机会

品牌推出原制奶酪产品,其实也是在产品、人群和场景中破圈的一种方式。相比再制奶酪产品,原制奶酪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为奶酪市场进一步扩大带来助力。

首先在产品上,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品质、健康成为了关注重点,原制奶酪相对来说可能更符合这一要求。主要是原制奶酪不仅干酪含量高,而且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含量也比较丰富,原制奶酪被视为了国内奶酪市场升级的重要方向。

换句话说,国内奶酪市场目前虽然是以再制奶酪为主,但是从奶酪消费成熟的国家来看,原制奶酪在市场中的占比很高,国内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其次在人群上,一开始奶酪棒的主要目标人群是儿童,后来受众不再局限于此,只是专门为成人设计的奶酪产品还是很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奶酪的消费。

对于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对零食的需求很高,随着对奶酪认知的增加,这类具备低热量、高蛋白等健康价值的产品会更受欢迎。品牌相应地开发奶酪零食产品,也具备发展空间。伊利曾推出了妙芝咔芝脆零食,采用的就是原制奶酪——高达奶酪和艾登奶酪。

还有在场景上,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奶酪可能还主要是在西餐这样的餐饮场景以及奶酪棒这样的零食场景下出现,这说明当下使用奶酪产品的消费场景还比较单一,对国内消费者更多地选择和食用奶酪助力不大。

目前再制奶酪主要集中在上述场景中,原制奶酪则可以发力其他的场景。就像妙芝咔芝脆瞄准成人健康零食,可以进入更广泛的零食场景。而妙可蓝多推出的哈路蜜煎烤奶酪,则是更适合中国人的中餐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临的市场挑战颇多

虽然说布局原制奶酪市场存在不少机会,但是品牌在推出原制奶酪产品时同样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在技术、口味、价格等方面,还需要看品牌能否顺利地进行产品研发,以及消费者能否很好地接受这类产品。

主要是原制奶酪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制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凝结、脱水、塑形、加盐和熟成,但实际上一些品种奶酪的制作过程要复杂很多,而且品质好的奶酪通常需要较长的熟成时间。另外除了对奶源产量和品质需求较高之外,还得在设备上投入不少。

像乐纯推出的新鲜奶酪在宣传页面中提到,投入数千万从欧洲引入新鲜奶酪生产线。奶酪博士的小圆奶酪,同样是斥资进口的欧洲先进设备,而且历经2年配方调试才成功推出。

此外再制奶酪之所以能够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与其口味多元和易于接受有很大关系。反观原制奶酪,很多风味都比较独特,对于国人来说不容易轻松接受。

从这一点来看,品牌在推出原制奶酪产品时还需要更多地考虑国内消费者的偏好,比如相比成熟奶酪可能未成熟奶酪会更适合国内。像乐纯的新鲜奶酪、和润的新鲜手撕奶酪条等都属于未成熟奶酪,在口感上会比较清爽,也更利于消费者接受。

还有比较重要的是,原制奶酪在价格、钠含量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原制奶酪由于干酪含量高,价格也要比再制奶酪更高一些,可能会影响一部分人的购买,还需要更好地满足性价比需求。另外在保持高钙、高蛋白的同时还应该降低钠含量,这样更符合作为一款天然、优质的原制奶酪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潜力虽大但发展需要时间

就国内的奶酪市场来说,随着产品的增加和品牌的教育,奶酪消费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中国奶酪市场出货量快速增长。欧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奶酪出货量达到25万吨,预估2022年中国奶酪出货量将达到27万吨,未来五年零售额和出货量的复合增速仍然保持双位数增长。

而且国内奶酪市场渗透率还比较低,表现在人均消费量不高。商业智库数据显示,国内人均消费量为0.183kg,远低于欧美人均10kg以上,即使是相比饮食习惯相似的韩国和中国香港,依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奶酪市场整体乐观的情况下,对再制奶酪和原制奶酪的进一步发展都有所帮助。再加上消费者对高品质、更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再制奶酪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为原制奶酪提供了机遇。

不过相比之下,目前国内还是再制奶酪的消费量和接受度更高,原制奶酪无论是在产品数量、产品形态还是消费场景上都需要进一步丰富,这样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多地选择原制奶酪。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与长期以来消费原制奶酪的国外消费者不同,国内还有很多人没有很好地接受这一品类,因此在开发相关产品时需要进行本土化创新。

一方面可以推出新鲜奶酪、软质奶酪这种发酵时间不是很长、风味不是特别浓烈的原制奶酪。另一方面除了提供适合中国餐桌的原制奶酪之外,还应该配备相应的烹饪方法,解决不会制作的难题。还有就是原制奶酪与零食的融合以及健康化的创新,也有助于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

对于品牌来说,原制奶酪虽然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竞争方向,但是也要做好短时间内消费不及预期的准备,毕竟现阶段面临的市场挑战不少,而且还得进行消费习惯的培育,奶酪市场升级也需要时间。

行业思考:国内奶酪消费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是以再制奶酪为主,然而面对竞争不断激烈的再制奶酪市场以及品质需求的增加,为原制奶酪提供了发展机会,不少品牌也开始将目光放到了原制奶酪品类上。只是在布局原制奶酪市场时,还需要更多地考虑国内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为他们选择原制奶酪提供更多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