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23年,距离蒙古国决定恢复传统蒙文与内蒙实现文字互通还有两年。
2020年3月18日,蒙古国政府发布通报,正式通过《蒙古文字国家大纲》,根据这份大纲,蒙古国家通信技术部门将马上开始着手解决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中无障碍使用蒙古文国际标准码的问题。蒙古政府还给出了两个具体的时间点,一是到2024年蒙古新闻必须同时双文发布,所有国家公务人员必须参加传统蒙文培训。二是从2025年起在国家公务中必须同时使用西里尔蒙古文和回鹘式蒙古文,为接下来全面使用回鹘式蒙古文做准备。
蒙古国改用西里尔蒙文至今已有77年之久,为何突然决心恢复内蒙古一直使用的回鹘式蒙文呢?其背后都有哪些目的?
(一)1206:蒙古文起源
游牧民族大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强如匈奴也同样是“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这和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当成吉思汗崛起并统一草原的时候,蒙古同样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自己的语言。
在统一草原的过程中,成吉思汗曾经征服过一个独特的部落——乃蛮部。乃蛮部是草原曾经的四大部落之一,与西辽接壤,因此从西辽身上学习了很多东西。和草原上的其他部落相比,乃蛮部现代十分“先进”,乃蛮部不仅会使用畏兀儿文字,而且还有完整的典章制度。
在征服乃蛮的过程中,成吉思汗俘获了乃蛮的掌印官塔塔统阿,这是一个远近皆知的聪明人,以博通文字著称。在连年战事的历练中成吉思汗深深的意识到了文字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命令、军规、政策、文书,而随着统治范围的扩大,各种事务纷乱繁杂,必须精确的转述各种消息,由于口头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极高的失真率,因此仅凭语言来处理政事,几乎完全是天方夜谭。
在成吉思汗的军旅生涯中甚至出现过由于口头传达不清导致队伍行动出错的事件。因此,当成吉思汗俘获塔塔统阿后,他询问道:“文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你可以创造属于蒙古国的文字吗?"塔塔统阿自信开口:“现在当着大汗的面,不是我夸下海口,创制蒙古文字对我来说,正像大汗领着兵马一举打败太阳汗那么容易。”
成吉思汗笑着赞扬塔塔统阿:“你真是草原上的瑰宝啊!人们通常把金银珠宝当做宝贝那真是陈腐、浅陋之见,像你这样的有才、有识的文人,才是国之瑰宝呢!”
于是,最早的蒙古文,也就是回鹘蒙古文就这样被创制出来。
1206年,成吉思汗在黑龙江上游的斡难河召开全蒙古大会,宣布了蒙古汗国的成立,回鹘蒙文也随着汗国的建立逐步推广开来。
元朝时期,为了应对多民族多语言的复杂国情,忽必烈曾经推行过在藏文基础上创立的八思巴文作为统一的书面语言。但由于八思巴文过于复杂,推广工作一直困难重重,等到元朝逐渐衰微,八思巴文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长期历史流变的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蒙古文的变种或者新的蒙文,譬如卫拉特蒙古依据方言创制的托忒蒙古文,但总的来说大部分蒙古人还是习惯使用回鹘蒙文。
(二)1946:西里尔蒙文
外蒙古使用的不是回鹘蒙文,而是西里尔蒙文,内蒙古地区使用的则是传统的回鹘蒙文。西里尔蒙文创立于1930年左右,它的出现完全是一场政治运动的结果。
15世纪末,莫斯科公国陆续征服了周围的各个公国,形成了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1547年,莫斯科公国君主伊凡四世将国名更改为“沙皇俄罗斯”。沙俄对于扩张领土的野心路人皆知,在孜孜不倦的向东向南扩张数百年之久后,沙俄侵略的触手终于伸向了蒙古、东北等地区。
辛亥革命爆发后,国内时局动荡,政府无暇外顾,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大不如前。沙俄察觉良机,果断对蒙古动手,许之以厚利,说之以歪理,煽动蒙古贵族自治,有感于中央政府的衰落和沙俄国力之强,部分蒙古贵族果断倒向了沙俄。
苏联成立后,继承了沙俄的政策,对蒙古进行大力渗透。1921年,蒙古在苏联的支持下“独立”。名虽独立,实际上大权完全落入苏联之手,苏联在蒙古驻扎军队,牢牢控制住了蒙古的内政外交大权。
苏联领土广大,境内有很多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并不服帖,时叛时附。为了缓解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苏联决定对少数民族进行文字改革,用俄国常用的西里尔字母代替少数民族文字。蒙古也是被改造的对象,可见苏联对蒙古的野心并不止于简单的“控制”。
民国政府曾经就蒙古问题和苏联进行过激烈的交涉,但斯大林明确而坚决的要求外蒙独立,双方不欢而散,事后蒋介石又派蒋经国去苏联做最后尝试,蒋经国诚恳的表示“中国八年抗战的目的在收复失地,现在日本还没有赶走,东北和台湾还在敌人手中,反而把这样一块土地割让出去,岂不是违背了抗战的本意。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的,会说我们‘出卖了国土’。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们就会失掉支持抗战的凭籍,所以我们不能同意外蒙古归并给苏联。”
斯大林则回复:“对于苏联而言,外蒙古所处的战略位置很重要。如有敌人从外蒙古攻入西伯利亚,则西伯利亚必然会失守,而外蒙古如果能独立,并于苏联结成同盟,那么就能有效的保护苏联领土的安全。”所以,苏联必须控制外蒙古。
1931年,蒙古顺应苏联的要求进行文字改革,西里尔蒙文由此出世。1946年,蒙古宣布正式将官方文字改为西里尔蒙文,停止使用回鹘蒙文,并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西里尔蒙文虽然名字里有个蒙字,但其实看起来更像俄文。丢掉传统蒙文一事,对蒙古而言有弊有利。好消息是,西里尔蒙文发音与书写一致,降低了推广难度,有利于提高民众识字率。坏消息则是在决心推广西里尔蒙文时苏联就有期待的结果出现——文化断层。
放弃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放弃文化,而文化与自己的历史精密相连。在西里尔蒙文推广之后,很多记载了历史的传统文献成了普通民众可望而不可即的“天书”。俄文书写更是重新结构了蒙古人对传统蒙文的理解。
所以,从更换西里尔蒙文的第一天起,蒙古国内就有反对的声音传出。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这些声音从来没有被正视过。
(三)“改头换面”,意在何处?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恢复回鹘蒙文的呼声一夜大盛。
一夜之间,西里尔蒙文在蒙古人人喊打,成了苏联对蒙古文化侵略的罪证。为了消除苏联的影响力,或者说为了与苏联划清界限,1992年蒙古大呼拉尔议会宣布将逐步恢复使用回鹘蒙文。
值得一提的是,在蒙古重新学习回鹘蒙文的时候,内蒙古给了他们相当大的帮助,内蒙古对于回鹘蒙文的当代应用远远走在了蒙古的前面,内蒙古的回鹘蒙文印刷技术、回鹘蒙文输入法均让蒙古学者大为震惊。
2011年,蒙古政府出台规定,要求政府官员与国际机构或外国官方机构进行交流时须使用回鹘体蒙古文。各类证书证件应以回鹘体蒙古文和西里尔蒙古文并排书写。
从1992年到2025年,蒙古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仍然没有完成从西里尔蒙文到回鹘蒙文的变化,其实蒙古政府对于推动文字变革一事并不热心,一直用资金、技术、人才缺口等方面存在问题拖延,直到近些年变革的进程才明显加快。
恢复回鹘蒙文的决定背后并不全是文化角度的考量。蒙古每年出口约70亿货物,其中50多亿为矿产品,这是蒙古的财富,也是蒙古的窘境——蒙古是且仅是一个矿业大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工业大国基本能吃下蒙古的出口量。但近些年受国际局势影响,俄罗斯经济大不如前,大量出口矿产品,反而和蒙古形成竞争关系。
因此,蒙古只能将矿产品出口给中国。衣食所系,仰于鼻息,恢复回鹘蒙文,不仅是继承历史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选择,更是向中方给出的积极信号。这种文字系统上的对接将为中蒙两国关系发展创造更多便利之处,有利于促进中蒙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对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语言文字相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