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加沙地带遭遇以色列空袭,升起浓浓

本期话题,巴以冲突不断,以军继续围攻加沙,且哈马斯有视频流出,其反坦克火箭炮充足准备巷战。伊朗正在集结重型武器并将其运往两伊边境,有人猜测,伊朗是要出兵支援了吗?

面对以色列“摧毁”式的报复,哈马斯似乎是“撑不住了”,已经公开呼吁伊斯兰和阿拉伯等国家介入,据报道,哈马斯武装部队起初突袭以色列的战斗激情已逐渐退去,并且曾经呼吁巴勒斯坦人民起义的浪潮也并没有形成,而面对以色列的围攻以及残忍的“屠杀”,哈马斯已经近乎陷入困境,为此,哈马斯有官员曾在8日呼吁各国介入这场冲突,以期实现停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被以军炸毁的加沙建筑物

10月9日,以色列的总理发声表示,以色列计划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来对付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会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有人分析认为,以色列政府正在试图募兵进行地面攻击,且根据以色列以往的地面行动,以色列军队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空军及士兵的掩护下,再靠重型装甲部队对敌区发起进攻;据报道,如果以色列进入到加沙地带,且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那将会有可能爆发激烈的巷战,曾在俄乌冲突中,巷战以及城市战结局都是非常惨烈的,届时整个城市的建筑将会尽毁。

而哈马斯也主动向外界展示一些新型的反坦克武器,其中就包括串联战斗部的反坦克火箭筒以及反坦克导弹,这些新型武器都具有极强的穿透力,甚至可以击穿带爆炸反应的坦克装甲战车。虽然以色列在空中拥有绝对的优势,地面也有较强的装甲部队,但在进入城市战后,哈马斯只要拿出反坦克火箭筒等武器,以色列的这些优势就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杨

就在以军大举围攻加沙之际,伊朗的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杨于10月14日表示,希望以色列不要对加沙地带发起地面攻击,以免双方冲突扩大;在当天伊朗还曾通过联合国发表声明,强调不希望巴以冲突再次升级,但是如果以色列继续计划在加沙地带进行地面攻击,那么伊朗就不得不进行干预。

除此之外,伊朗外交部长还在14日警告黎巴嫩说,如果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起地面攻击,黎巴嫩加入这场冲突中来,那么这将会可能进一步影响到中东的其他区域,也将会使巴以遭遇巨大损失。伊朗在语言上有所表达,在武器装备方面也是有所调动,据称,伊朗正在将重型装备运往伊拉克边境,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虽然伊朗发表了以上声明甚至有所行动,但是有人猜测伊朗还是不会参战,从伊朗方面考虑,伊朗一直是致力于发展自己国家的核设施,如果参战,以色列的轰炸会使得这些资产受到严重的损失,除此之外,从国际政治方面来看,伊朗如果参战,那么国际社会可能会对伊朗进行制裁,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到伊朗的政治稳定以及经济方面;所以从以上两点来看,伊朗参战的几率还是较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被以色列炸毁的加沙地带建筑物

而以色列对于加沙地带的基本生活需求还是处于阻断状态,并要求加沙地带北部的居民在10月14日16时前撤离至加沙地带的南部,除此之外,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也仍然没有停止,加沙中部及南部地区的房屋多处坍塌,也因为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停水、停电,导致加沙的民众几乎无非使用手机通过网络与外界联系。

从以色列以上的做法可以看出,想要停止这场冲突依然还存在着难度。从以色列角度来看,内塔尼亚胡没有听从拜登的提议,这显然是其政治以及军事方面还没有达到目的。有人猜测,内塔尼亚胡“拒绝”拜登停火的提议,还是有其他想法,比如,这次通过巴以冲突,将美国的注意力拉回到中东来,增加伊核谈判的变数,另外就是,以色列不希望别人看到被美国劝说就停火的“附庸”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正在实施救援的加沙地带民众

截止14日为止,由巴勒斯坦卫生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巴以新一轮冲突中已经导致加沙地带死亡人数达2215人,8714人受伤;由以色列卫生部数据显示,以方死亡人数达1300人,受伤人数3484人;有人说,巴以冲突后续可能会有两个走向:以色列胜或者是双方妥协,签署停战协议;但就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无论是两者中的哪个选项,都需要时间才能知道答案。

这场冲突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也是比较多的,对于民众来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民众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立民族的情绪;在国际方面,这场冲突可能会牵扯到中东地区的军事矛盾,甚至牵扯到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遭遇以色列空袭的加沙地带南部

综合来说,这次巴以冲突使所有人都再次陷入了恐慌和不安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应该展示出有责任感、寻求和平稳定且支持国际社会共同安全的姿态,正如亨利·福特所说的“团结是成功的基石,合作是胜利的媒介”。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就算是微小的进展也可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在如此严峻而复杂的情况下,集思广益、达成共识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