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胜
20多年前应该还属于电视时代,《六安新周报》彼时的名称就是《六安广播电视报》。记得上面刊登的一周央视、安徽台及本土电视台的节目单最受观众欢迎,成了家家户户的电视收视指南,几乎每个家庭都会订阅,一度跃至纸媒私人订户之首。
我爱看《六安广播电视报》自然与他人有毫不同,主要还是被其副刊吸引。
改革开放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纸媒形式主要是党报和行业报,副刊只是点缀,一般一周才有一版。后来有了都市报,民生新闻占据大量篇幅,副刊版面也呈现百花齐放。但六安这样的城市规模,报业仍是处于起步阶段。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全省地级市合用一个刊号的广播电视报横空出世,《六安广播电视报》开始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起初我还只是文学爱好者,经常给该报投稿,并且陆陆续续发表了不少的散文、短篇小说。2003年,《中华新闻报》安徽记者站招聘记者,我把在《六安广播电视报》上发表的文章剪贴在一起送审,居然被录取了。2005年,我又入职《江淮晨报》,担纲“安徽新闻名专栏·晨报地理”主笔。后来调至《合肥晚报》,担任文化专刊《最合肥》主编,直至退休。
回首往事,与《六安广播电视报》可谓纸上相聚,情真意挚。
记得有段时间,《六安广播电视报》是在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印刷厂印刷的,有好几次我在印刷车间看《最合肥》大样,顺便看到了刚刚印好的《六安广播电视报》,立马先睹为快,为在异地看到家乡的报纸而兴奋不已。
有一次,我在报社电梯里巧遇时任总编辑杨国潮和主任记者朱天明,聊天中得知,原来他们是到合肥报业集团取经的。《六安广播电视报》准备转型改版为《六安新周报》。这让我十分佩服他们的职业敏感度。因为随着网络的兴起,广播电视报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适时华丽转身,乃明至之举。
事实证明,各个省辖市的广播电视报都已逐渐萎缩,甚至消失,而《六安新周报》转型成功,至今仍能从纷繁复杂的全媒体浪潮中分得一杯羹。
到合肥工作后,我仍十分关注《六安新周报》的成长、发展,尤其是他们的融媒体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的特点,可以迅速将信息传播给目标受众,提高《六安新周报》的影响力,为宣传、推介家乡六安不余遗力。
我与《六安新周报》的许多记者、编辑也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经常会有一些互动,包括他们举办大型活动,只要邀请到我,就一定抽空参加。
当然,他们也经常支持我的工作。2014年初,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组织专家学者调研大别山红色文化圈,让我担任《皖西重镇分路口》主编,朱天明等老朋友帮我联系六安市党史办,陪同采访相关人员,才使得图书顺利付梓。
此情此景,山高水长!
(作者系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