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致使双方伤亡人数持续攀升,外国公民的安危情况成为各国关注的对象,至此国际社会共同呼吁,确保平民尽快获得人道主义援助,最大限度维护该地区无辜民众的安全情况。然而,战争情况无法预知,平民也难以避免成为冲突的牺牲品。在巴以冲突中遇难的境外公民,各国政府对此都深感悲痛。要知道,基于战争已然发生的事实,各方的反应都保持着适度原则,并不希望在巴以局势敏感时期,进一步升级矛盾。然而,菲方不以为然,正试图打破这一平衡,有意制造出新的冲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显示,两名菲律宾公民在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中丧生,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得知相关情况后,给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则“惊人建议”。根据菲媒报道称,杜特尔特在电视节目中表示,如果他是以色列领导人,将会命令所有人“在48小时内离开加沙”。如果没有离开,那么他会警告该地区民众,他会把加沙夷为平地,让加沙不复存在,也不再有因加沙爆发的战争。另外,《马尼拉公报》还补充道,杜特尔特继续向哈马斯喊话,声称如果由他决定的话,他会让加沙变成一个“死地”,他提醒善良的人、无辜的人都退后,因为他会“摧毁”哈马斯,让加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墓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菲公民在以色列丧生,杜特尔特直接将全部责任归咎到哈马斯身上,显然是不理智的举动。说到底,巴以双方交战,本就难以判断谁对谁错,菲律宾前领导人公然将矛盾指向巴方,并发表极其不负责的言论。然而,他所谓的“建议”,与以方对加沙地区的撤离通牒很相似。以色列国防军曾发表声明称,加沙北部的所有加沙民众需在24小时内撤离到加沙南部,据统计,110万巴勒斯坦人将被迫迁移至新地带。

以方突然要求加沙居民撤离,本就会造成大规模人群流离失所,然而这也很可能代表着,以军将对会加沙北部地区,进行大规模军事升级。事实上,这一猜测也很快得到印证,在以色列“撤离令”发出当晚,以色列国防军表示,以军出动一支布兵和坦克部队,在加沙地带进行了“局部行动”,并且以色列空军对加沙的空袭仍在持续。所以从以军的最新军事行动中可以看出,平民伤亡情况并不能简单归结为一方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特尔特看待巴以冲突的立场并不客观,更没有秉持和平的原则,插手巴以冲突,一方面是其政治手段和野心的暴露,另一方面对哈马斯放狠话,是为了做给美国看,有意讨好美国。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发出的一系列声明暴露了其真实面目,他的政治野心和手段也并非如今才显露出来。回顾杜特尔特的执政生涯,在处理菲国内毒品问题时,他已向外界展示了铁血手腕及狠辣决心。杜特尔特扬言,只要执法人员能打死毒枭,就可以获得300万菲律宾比索(约合42万元人民币),确实这一做法有效改善菲国内毒品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才能侧面反映出,他在南海问题上与中方交锋过程中,做出的“让步”,是杜特尔特基于中菲两国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他认为“维持现状”符合菲律宾的利益,不会选择和中方“硬碰硬”,不然,以杜特尔特的办事手段,他对待中国的态度可能会比巴勒斯坦“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