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环保意识的普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为趋势。乘联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预估今年1至9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累计批发销量为592万辆,同比增长36%,预测2023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渗透率可达36%,这意味着到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160万辆,正式突破2000万大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买得起新能源车却付不起车险”的呼声却愈演愈烈,甚至在近日频频登上热搜。不少消费者反映,同等价位的燃油车险与新能源车险的费用相差甚远,新能源车险甚至要高出数倍。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新能源车的出险率较高是导致车险费用高昂的一个重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期间,新能源车的出险率平均要比燃油车高出15%至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这正与新能源汽车的特性有关。比如市场上购买新能源车的人群中,营运车辆司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由于营运车辆的使用频率较高,出险的概率也相应增加。此外,由于摇不到燃油车号,转而购买不限号的新能源车的新司机也是一批主力军。新司机对于驾驶技能的掌握不够熟练,特别是在城市拥堵的路况下,容易发生追尾、剐蹭等交通事故。而且新能源车比燃油车普遍更快的加速特性也让很多新司机难以把握,更加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出险率高之外,新能源车维修费用昂贵也是导致车险费用高昂的原因之一。举个例子,某新能源车发生了事故,4S店给出了一个54万的维修总价,但是这款车如果去买最新款的话,只要30万就能拿下,维修这辆车的总价甚至要比新车的价格贵了将近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么贵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底盘和电池组通常是一体化的,一旦受损需要整体更换,而非像燃油车那样只需更换损坏的部分。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很多零部件需要从原厂采购,维修费用也相应较高。电动车被叫电动爹也是由此而来。

在此背景下,不少险企也是连连叫苦。虽然从2023年上半年车险保费收入来看,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新能源车险收入上半年同比暴涨50%以上,但面对新能源车出险高、赔付成本高的特点,这些险企实际上做新能源车险都是亏的。

不过,虽然目前新能源车险的盈利状况并不理想,但只要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发展,保险公司的资金池不断扩大,同时新能源的维修产业也发展起来,保险公司就有可能实现盈利,这也是保险公司亏本也要做的原因。

就像早期的燃油车险一样,那时候的保费也很高昂,但是随着汽车市场的扩大以及车险的赔付率越来越可控、承保的边际成本也不断下降等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后,燃油车险的保费也随之降低。如今的三者险甚至最低只要几百块钱就能买到,比十多年前便宜了四到五倍,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也许,新能源车险的这一天也会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