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至9月,《人民日报》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会议活动、重要讲话、致电贺信等进行报道,《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研究事儿”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集纳,摘编为金句,供读者学习参考。

八 月

BA

YUE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摘自 《求是》2023年第15期发表的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8月16日第1版《习近平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8月16日第1版《习近平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8月16日第1版《习近平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

——摘自 《求是》2023年第16期发表的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通过激发内生动力与和平利用外部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国家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创造发展壮大自己,通过激发内生动力与和平利用外部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国家发展,不以任何形式压迫其他民族、掠夺他国资源财富,而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摘自 《求是》2023年第16期发表的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

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希望更多中美青年相知相亲、携手同行,成为两国友好的新一代使者,为中美关系发展接续注入动力。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8月21日第1版《习近平复信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各界友好人士》

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10周年

今年是我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10周年。10年来,中非双方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携手同行,非洲疾控中心、塞内加尔方久尼大桥、肯尼亚机场快速路、蒙内铁路等一大批项目竣工移交,中非友好的声音回荡在中非广袤大地和山水之间。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8月22日第1版《习近平在南非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让中南友好合作的巨轮扬帆远航》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致力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过去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大船将乘风破浪持续前行。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8月23日第2版《深化团结合作 应对风险挑战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

当今世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企盼的,不是“新冷战”,不是“小圈子”,而是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历史前进的逻辑、时代发展的潮流。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8月23日第2版《深化团结合作 应对风险挑战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

我们所做的一切,说到底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但是,有的国家不甘心失去其霸权地位,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肆意围堵打压。谁发展得好,就要遏制谁;谁赶上来了,就要使绊子。我曾多次讲,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8月23日第2版《深化团结合作 应对风险挑战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

国际规则要依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由大家共同书写、共同维护

国际规则要依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由大家共同书写、共同维护,不能谁的胳膊粗、嗓门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拉帮结伙,把自己的“家法帮规”包装成国际规则。金砖国家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支持并加强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搞“小圈子”、“小集团”。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8月24日第2版《团结协作谋发展 勇于担当促和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上的讲话》

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

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我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就是为了让全世界聚焦发展,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助力。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8月25日第2版《勠力同心 携手同行 迈向发展共同体——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的讲话》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8月27日第1版《习近平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 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

多渠道多形式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

要加强正面宣传,展现新疆开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气象,多渠道多形式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有针对性地批驳各种不实舆论、负面舆论、有害言论。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8月27日第1版《习近平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 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

九 月

JIU

YUE

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摘自 《求是》2023年第17期发表的总书记重要文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坚持守正创新。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摘自 《求是》2023年第17期发表的总书记重要文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积极履职尽责

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扬长补短,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向北开放新高地,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中积极履职尽责,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9月9日第1版《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

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要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在保护的前提下让老百姓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收入。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9月9日第1版《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9月10日第1版《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9月10日第1版《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9月10日第1版《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党委和政府办公厅应有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

踏上新征程,党委和政府办公厅应有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国之大者”,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坚定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强化政治担当,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形成强大合力,力戒形式主义,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提升政治能力,坚持守正创新,更好发挥党委和政府参谋助手的重要作用。要落实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9月15日第1版《习近平对新时代办公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落实政治责任 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以体育促和平、以体育促团结、以体育促包容

亚运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过去几十年,亚洲地区总体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就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亚洲奇迹。作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将亚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稳定锚。我们要以体育促团结,把握历史机遇,合作应对挑战,践行“永远向前”的亚奥理事会格言,把共同发展、开放融通的亚洲之路越走越宽。我们要以体育促包容,增强文明自信,坚持交流互鉴,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9月24日第1版《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出席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聚焦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9月26日第1版《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

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

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我们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奋斗,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摘自 《人民日报》2023年9月29日第1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编 辑:徐杭燕

核 校:刘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