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没有加“星标★”的订阅号,收到的推送仅有标题和小图或者十天半个月都无法收到老有所乐的最新推送!!!

来源:老有所乐综合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人民网、医保局官网

2023年1月起,全国多地进入医保改革阶段,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医保每月返款待遇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不小争议。

不过国家医保局终于回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2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医疗保障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带来了利好消息,很多老人拍手称赞,我们一起看看具体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药店买药可按门诊报销

本轮医保改革前,退休人员在药店买药虽然可以使用个人账户刷卡,但是并不能纳入门诊统筹范围报销。

医保局回应,只要符合下面这三个条件,在药店买药的钱就可以享受门诊报销。

① 购买的药品在医保目录内;

② 在开通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药店买药;

③ 年度内累计门诊和药店购药费用,要超过当地门诊报销的起付线;

到定点零售药店能报销多少?

武汉医保改革后的门诊报销门槛费是500元。

那么,去定点零售药店买了800元的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可以报销(800-500)×68%=204元。

由于已经超过了门槛费,所以以后再买药,就直接按照报销比例报销,比如第二次买药200元,那就可以报销200×68%=136元。

这样看来,对于患有慢性病的退休人员受益最大,全年算下来可以省很多钱。

02

不必频繁跑医院

按照医保局2月15日的通知,零售药店可纳入门诊统筹报销支付,我们就可以就近到定点药店买药,不必频繁跑医院了。

不仅如此,定点医药机构可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开具长期处方,最长可开具12周。

03

门诊就医,到底是赚还是亏?

举个例子:

① 某三甲医院,门诊就医的起付线标准为400元;

② 退休职工的报销比例为:60%;

③ 退休职工老刘在该医院就医,总计医疗费用为:600元。

改革后老刘可以报销:(600元-400元)X 60% = 120元

计算得出的120元钱,就是门诊给老刘报销的钱,老刘自己需要掏600元-120元 = 480元

需要强调的是,这次看病以后,老刘本年度如果再次就医,无论花费多少医疗费用,都可以都可以直接按60%的比例进行报销。

如果是改革前,老刘这次在门诊花的600元费用,就需要用他医保个人账户金额全部支付。

由此可见,此次改革可以让患有慢性病或经常长期看门诊的人直接受益,减轻了这部分群体的经济压力。

2023年医保改革,将门诊费用和药店费用纳入统筹报销,对于经常看门诊、患有慢性病特性病的老年群体,是一项重大利好。

04

谈判药为患者减负超千亿元

新一批药品耗材降价“在路上”

覆盖罕见病用药、肿瘤用药、抗感染用药等治疗领域,2022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协议期内医保谈判药达到346种。

“截至2023年8月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在全国23.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其中新增的91个谈判药已在5.5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

2023年3月至8月,通过降价和医保报销,协议期内谈判药累计为患者减负约1097亿元。

“共有388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包括224个目录外药品、164个目录内药品。”黄心宇在发布会上介绍,预计此次目录调整结果将于12月初公布,从明年1月1日起执行最新版目录。

日前,最新一批的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正式启动。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副司长王国栋介绍,新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拟纳入40余个品种,覆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抗感染、胃肠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目前正开展报量工作。

此外,新一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同步推进,拟纳入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两大类医用耗材。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已于7月份在全国落地实施。”王国栋说。第三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选结果也已经于5月在全国落地,覆盖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患者目前已经能够用上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据介绍,今年4月底至5月初,各地已全部落地口腔种植专项治理措施,种植牙整体费用从平均1.5万元降到六七千元

我们希望在实施的过程中,做好配套措施,才能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05

医保16项便民措施

国家医保局6月17日发布了

《关于实施医保服务十六项便民措施的通知》

针对医保关系转移接续、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

百姓办理医保业务的堵点问题,

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保服务。

这16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

如何改善我们的就医体验?

《通知》主要从五个方面考虑,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减环节”

提速医保转移接续。取消转出地出具参保凭证和转入地出具联系函两个办理环节,将基本医保跨省转移接续时间由原来45个工作日压缩为15个工作日,开通医保关系转移接续“跨省通办”服务,方便群众线上申请、查询办理进度。

02

优流程

便利异地就医备案。依托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方便参保人线上办理异地备案;优化补办备案服务,保障异地就医群众正常享受医保待遇;扩大备案范围至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患者;未异地备案的急诊抢救参保人员可视同已备案;允许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优服务

便捷群众医保信息查询。开通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网厅或地方医保服务平台等多种查询渠道,在医保经办大厅和有条件的银行营业网点、社区服务中心、定点医药机构等场所设立医保自助区,方便群众查询个人缴费记录、医保账户、医保药品目录等信息。

04

一站办

推行医保服务“一窗通办”。针对传统服务窗口职能单一、季节性办事拥挤、群众多头跑腿等弊端,推进医保经办服务窗口“综合柜员制”,窗口前台不分险种、不分事项、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后台分办联办快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减跑动

推进医保服务“网上办”。推动经办数字化转型,依托医保服务平台“个人网厅”“单位网厅”,实现参保查询、参保信息变更等高频事项“网上办”,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依托数字赋能,推动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便捷群众持“码”就医购药。

除了上述这些改动,医保经办服务也将更便捷、更优质、更高效。

一、进一步完善医保政务服务清单

国家医保局将持续深化医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清单和操作规范,推进办事环节精简和流程再造,积极推进实现医保服务“同城通办”。

二、全面推进医保经办数字化转型

《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和个人办理社会保险事务,可以通过政府网站、移动终端、自助终端等渠道办理。国家医保局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进医保经办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加快推进医保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提升医保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可办率。

三、加快健全医保服务网络

《条例》规定应当强化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国家医保局将加快推进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持续推动服务下沉,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积极将医保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服务事项下放至乡镇(街道),甚至是村(社区)来办理,方便群众“身边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持续推进医保暖心办

《条例》规定应当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无障碍信息交流,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国家医保局将加强医保标准化窗口建设,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进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信息服务,为群众提供贴心暖心的医保服务。同时,全面落实“好差评”制度,开展医保经办管理服务评价,不断提升医保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总之,《社会保险经办条例》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提高经办服务水平和效率,对我们退休人员来说,是实打实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