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采取互动性、沉浸式、体验式的群众性宣传活动,推动宣传教育向基层拓展,向末端延伸,持续夯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的群众基础。

一是深度动员,奋楫扬帆新征程。9月1日,在青岛音乐厅(1957年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会址)承办全市第23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专场演出,唱响团结主旋律。举办以“籽籽同心 花开市南”民族工作汇报演出,各族群众同台唱响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团结奋进主旋律。

三是专题讲座,夯实党建引领根基。邀请知名学者为全区领导干部进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授课,党建引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更加坚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是专题研讨,赓续红色血脉。举办1957年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会,拍摄《赓续红色血脉,坚守时代使命》专题片,全面阐释历史经验和贡献。

五是主题创作,搭建交流平台载体。组织开展 “红石榴”主题的剪纸、编织、绘画等形式的文创作品活动,创作文创作品100余件,先后走进街道、社区、园区、场馆、楼宇等巡回展览,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和载体。

六是开设专栏,讲好团结进步故事。开通“丹若之星”栏目,推送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模范个人先进事迹10余期,唱响市南区各族群众团结进步主旋律,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市南故事。

七是研学实践,上好民族团结第一课。开展以“探寻红色印记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民族团结第一课”和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不断激发各族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团结意识,浸润学生心灵。

八是互观互检,促创建提效升级。开展“互观互学互鉴”活动2场次,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将示范单位与培训对象结成互助对子,促进创建工作提效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是暖心服务,促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发挥各级社团组织作用,金门路街道的“4S”、八大关街道的“帮到家”等11支“红石榴”便民服务队,开展进社区、进小区、进家庭服务活动20余场次,为各民族群众提供针性更强、更优更全的服务。

十是培育载体,打造教育实践基地。在青岛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挂牌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打造“教、研、产、创”一体化平台,开展非遗在社区、非遗进校园等活动2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