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张一敖
首发:家庭杂志(ID:jiatingzazhi)

16岁读博,如今失业、啃老、无房无车:被“鸡娃”毁掉的神童

智商140+,10岁读大学,13岁读研,16岁读博……“张炘炀”这个名字,一度被冠以“神童”的名号。

可后来,他因为“在北京的男盗女娼的东北人不是纯爷们”“有钱不一定有素质,但没钱一定没素质,北京必须限制外地人”等言论陷入争议。

到如今,28岁的他没有做出任何学术成就,待业在家,卡里就剩几千块,还扬言要啃老一辈子。

从“神童”到“普通人”,张炘炀到底经历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童和神童之父

“我最佩服的人是张炘扬,因为我觉得张炘扬比其他人都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张炘炀自己。

虽然有自卖自夸之嫌,但某种程度上,他的确有狂妄的资本。

张炘炀出生在辽宁盘锦,从小天资聪颖。

两岁大的年龄,大多数孩子还在牙牙学语,他已经开始认字。

短短三个月,识字量达到了一千多。

渐渐地,张炘炀的名声越传越广。

在街坊邻居眼里,他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是学霸中的战斗机。

父亲张会祥也笃定儿子就是神童,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他身上,决心将他培养成才。

5岁刚满,便联系熟人把他送进小学。

结果没想到,板凳还没坐热乎,老师同学还没认全,张炘炀就把一年级的知识学完了。

接着一路跳级,别人用6年时间读完的小学,他只用了两年。

7岁,张炘炀按照正常节奏读完初一初二,成绩却出现了波动,甚至倒数。

因为“初中和高中完全是两套知识体系”,他索性回家自学,半年后重返校园,直接备战高考。

那时候,父子俩斗志昂扬,全力向着985大学冲刺。

2005年6月,10岁的张炘炀以超低龄考生的身份走出考场。

与其他人不同,他脸上并无紧张,对自己更是充满自信:“考得一般,但是上个二本没有一点问题!”

不出所料,凭借突出的运算能力和记忆力,他考了510分,比当年二本线高出50多分。

虽然跟预期目标相差甚远,但张炘炀没有选择复读,而是去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一所二本院校。

在那个夏天,他成为当时全国最小的大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的张炘炀尚未成年,父亲便开始了陪读生涯。

按照一以贯之的学习模式,他只用了三年时间便读完大学四年的课程。

2008年,通过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复试,以13岁的年龄成为全国最小的研究生。

2011年,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以16岁的年龄成为全国最小的博士生。

再三刷新的记录让张炘炀名声大噪,张会祥也被视为功不可没的教育专家,趁势出书大谈育儿心得。

一时间,父子风头无两。

之后几年热度渐渐消散,再度引起公众注意,却是张炘炀种种“离经叛道”的行径。

人们才发现,这出看似完美的神童叙事其实漏洞百出。

华美的袍子之下,早已爬满虱子。

野心高于认知的父亲

张炘炀的“超速”人生,很大程度是父亲张会祥推动的。

张会祥出生在农村,是70年代罕见的大学生。

1990年还以优异成绩考上人大商学院第一届MBA班,因为拿不出一万五的学费,只能放弃。

毕业后,张会祥当过企业车间副主任、街道办事处干部。

可在他看来,这些经历并不辉煌。

未酬的壮志被寄托在儿子身上,取名“炘炀”,也是图一个火热旺盛,希望他能走出自己这一代“平平淡淡”的生活。

发现儿子天赋异禀,张会祥比任何人都兴奋。

为了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十几年的时间里,只要孩子在,夫妻俩绝不看电视,也几乎没有在家招待过客人。

某次发现儿子看《西游记》入迷,他没打没骂,只是偷偷把书藏起来,无声地隔绝掉张炘炀身边所有娱乐。

求成心切的张会祥还发明了一套“先盖楼、再装修”的教育理念,即先把进度赶超上去,然后慢慢填补。

儿子高考后,不少人劝他再等等,复读几年考个更好的学校,年龄也能跟上。

但张会祥始终坚持己见,“我了解我的儿子,他学习有自己的节奏,旧知识对他来说太乏味了,复读会增加孩子的压力。”

所以,同龄的小伙伴还在享受童年时,张炘炀已经在读大学;成年的大学生开始接触社会时,张炘炀还在看《蓝猫淘气三千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3岁时,学校建议让张炘炀到德国留学,那里的教育体制相对先进,也更懂得如何培养神童。

只是当地有规定,独自上学需满14岁,要再耐心等待一年。

可无论老师如何劝说,张会祥还是执意要让儿子马上读研。

有网友质疑,他为了争一个“全国最小xx生”的名号,不惜拿儿子的前途作赌注。

而张会祥的说法是,应试教育是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现实,这么做只是让儿子尽快达到成功目标。

为了达成目标,张会祥几乎代劳了儿子的人生。

什么时候跳级、读什么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都由他决定。

在他心里,学习是第一位,其他都不重要。

研究生毕业前夕,儿子突然提出要在北京买房,否则就不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也不考博士了。

张会祥起初没有答应,父子俩一直僵持着。

直到答辩前一天,他才着急起来,赶忙租了个房哄骗儿子是买的。

后来谈起这件事,张会祥觉得,是大都市的繁华乱了儿子心智。

有人计算过,当时北京一套房200万左右,按照张家的经济实力,完全能够担负得起。

但如今,房价翻了好几倍。

靠孩子自己努力,哪怕加上父母的积蓄,也买不起了。

这件事,至今都是张炘炀心里过不去的坎。

在怨恨中挣扎的儿子

对于父亲的“无私奉献”,张炘炀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感激,更多的是未宣之于口的怨恨。

10岁上大学时,他常常担心自己会重复王思涵和张满意的老路——

他们都是少年天才,在14岁左右考上大学,最终却因为沉迷网络,先后终止学业。

父亲向他保证,“有爸爸在,百分之百走不上那条路。”

但张炘炀的回答令人意外。

“如果你陪读,我也肯定要走上他们那条路的,不管怎样都要走。”

或是赌气,亦或是神童们的命中注定,读研期间,张炘炀真的迷上了游戏。

父子俩为此经常争吵。

有一次,父亲气得把一壶开水泼在他身上,自己深夜出走,从北京工业大学徒步50公里回到河北廊坊的家,一滴水都没喝。

张炘炀却很淡定。

“人都要断奶的。他想使我一辈子断不了奶,做不到。”

在张炘炀的童年里,父亲既是父亲,又是老师。

几乎没有同伴的封闭式教育在最初给了他安全感,但随着长大,这种安全感逐渐变得窒息,他本能地想反抗。

父亲出书夸夸其谈“盖楼”理论,他就在媒体镜头前拆台“根本就是钢筋都没有,你盖什么楼?”

父亲以爱之名切断身边所有娱乐,他则将其形容为精神摧残。

包括逼父母买房,理由也是“本来最希望我留在北京就是你们,你们应该为此努力。”

他试图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抢回自己的人生。

但多年来,父亲对成功的狂热早已浸入张炘炀的骨髓。

他会在课堂上当众询问老师“我是不是最牛的?”

也会时常把当“王者”挂在嘴上,立志一定要当人上人,有房有车,有北京户口。

写不出论文、面临毕不了业的后果时,他觉得自己给社会增添了负担,甚至一度想要自杀。

因为恐惧失败,他废寝忘食地补习,嘴里长满了泡,体重急剧下降。

用张炘炀自己的话说,他的梦想基本上继承了父亲的梦想。

这个梦想在他看来是不切实际的,却又不敢不追逐。

时至今日,这种割裂依然存在于张炘炀身上。

去年一整年,父子俩因为职业发展频繁发生冲突。

他厌烦父亲对自己的控制,“明明什么都不懂还要指点江山。”

事实上,张炘炀并无什么规划。

离开大学教师的岗位后,他和朋友合伙接项目赚钱。

没有固定工资,日常饮食起居都是靠往日攒下的积蓄,还有父母每隔两三个月就转账一万块的救济。

“无业一身轻,我不工作一辈子都可以。不只可以靠父母,还有父母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的父母。”

现实的摆烂或许源于内心的怨恨,似乎把自己活得一团糟,才是对父亲最好的复仇。

张炘炀否认自己是神童,笑着说自己水平并不高,重来一次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可当被问到对自己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张炘炀遗憾自己在学术上并不成功,还没有写出一篇好论文。

虽然话里话外看淡一切,可如果真的豁达,又怎会话里话外透露着被父亲耽误的怨恨和不甘呢?

天才跌落神坛的故事,总是充满戏剧性。

唏嘘之余,更希望家长们能够明白,不是考试分数高就万事大吉。

正如哲学家卢梭说的,“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破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人生不会因为赢在起跑线上而胜利,快进的成长,是以剥夺童年、青春为代价的。

而这些“债”,终究要还。

也想对经历过拔苗助长的孩子们说,在未独立的年纪,我们的确没得选。

可在方向盘回到自己手里之后,能够决定未来走向的只有我们。

就像28岁的张炘炀。

和高调的起点相比,平庸的现状显然不够传奇,但这不意味着他已泯然众人。

“本来就没有起飞,也就没有什么陨落。

他也许真的是一个可以行程万里的飞机,但他还没有出跑道,还在跑道上滑行。”

一切真的都还来得及。

资料来源:

中国网络电视台:《看见:长大要成人》

九派新闻:《16岁读博士神童张炘炀现状:8年读完博士,无业一身轻,卡里就剩几千块钱,若重来仍会做李白》

新浪教育:《张炘炀导师独家回应:少年天才之死皆因“捧杀”》

半岛网:《博士读八年才结业昔日“神童”身上光环渐渐退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