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天的国庆黄金周假期终于落下了帷幕。

不管是在景区被挤得“死去活来”的你,还是被堵在高速路上“后悔莫及”的你,亦或是在家里舒舒服服刷手机的你,相信都能感受到在这个黄金周中,中国旅游市场的强势复苏。

然而,与火爆的旅游业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旅行社和导游的“落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曾经游客首选的旅行社,会成为逐渐沦为黄金周的“局外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爆火黄金周,旅游业的狂欢

2023年中秋喜遇国庆,拼得了8天的超长假期,也是疫情结束后,首个真正意义的旅游季。

天时地利人和之下,造就了有史以来最火爆的一个旅游假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文化和旅游数据中心统计,国内旅游出行人次高达8.26亿,同比增长71.3%,比2019年增长4.1%;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同比增长129.5%,比2019年增长了1.5%

根据节前预测,本次黄金周,全国人员流动高达20.5亿人次,人均2.57亿人次

什么概念?是预计今年春运日均人数的两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黄金周,差不多一半的中国人都在旅游的路上上。

最直观的就反映在人山人海的各大景点上:

八达岭长城被游客挤爆,“三分钟只能走两步”;泰山“十万”天兵,游客从入口堵到中天门;西安兵马俑游客多到“兵马俑都没地方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庆泰山游客

如此火爆的旅游市场,让各地景点、餐饮、住宿、商场等行业异常红火。

因为游客太多,已经超出了一些景点的承载能力,就比如新疆喀纳斯,不得不停止售票,控制游客人数……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旅游业空前繁荣下,是传统旅行社行业的无尽的叹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金周的“局外人”

“憋了三年,今年国庆,旅游业是时候崛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的大小旅游社都寄希望于今年国庆,打个痛痛快快的翻身仗。

今年五一,国内旅游业同样充满了期待,估计出行游客会翻倍,但实际人数却并未如此。

所以,众多的从业人员将宝押在了国庆8天假期上。

早在9月,各大旅行社就打响了“抢客大战”,各种优惠层出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预想中的“火爆”,却并未出现。

虽然咨询旅行社的游客非常多,但有意愿下单的却并不多。

四川资深导游徐先生就感叹:“导游这碗饭,越来越难吃了!”

也有导游在微信群吐槽,这是三年以来最忙碌的一个假期,但也是最惨淡的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给予厚望的十一假期,没有出现传统旅游业内人士所期待的佳绩,令人大跌眼镜。

而与传统旅行社行业的“落魄”相对的,是全国人们高涨的旅游热情。

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旅行行业,为何会一蹶不振呢?

最重要的原因,恰恰出在传统旅游业自己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旅行社”还是“购物社”?

旅行社之前作为全国游客的首选,关键在于信息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通游客到千里之外的景区旅游,不仅路途遥远,出行麻烦,而且到了当地,人生地不熟,也不了解景点的具体情况,处于“两眼一抹黑”的情况。

而旅行社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报了旅行社,不仅来回出行方便解决,跟着导游也能更好游览风景名胜,不仅省钱,还省精力。

也本该如此的。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旅行社就逐渐“变了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我们提起“旅行社”,下意识就会和“购物”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各种低价旅行团层出不穷,超低的价格让人心动。

但报了团才发现这根本不是去旅游,而是去强制消费。

不仅游览的景点多是免费景点,吃住都一般,最令游客无法接受的是,本就宝贵的出行时间,很多被浪费在导游指定的商店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与旅行社合作的店铺五花八门,有卖床单被罩的,有卖当地特产的,有卖保健品的。

不论买什么,规矩只有一个,那就是游客必须待够足够长的时间,或者购买商品,甚至有些导游会直接锁上大门,就是在明晃晃的告诉游客,不购物不能走。

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正是在一次次负面报道中,传统旅行社的口碑逐渐崩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游在不知觉中,变成了“导购”。

而传统旅行社行业内部同样“内卷”严重,大打价格战。

然而,一分价钱一分货。

“内卷”的结果,就是服务质量跟不上,反而愈发依赖游客购物拿提成。

甚至个别导游态度蛮横,此前多次爆出导游辱骂游客的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4月,云南某景区,被爆出导游辱骂旅行团游客

让本就“岌岌可危”的口碑雪上加霜……

原本是游客报旅行社,是花钱图省事,现在反倒成了花钱买罪受。

而旅行社没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旅行社不再能“垄断”信息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互联网崛起,人人都能是“导游”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通过小小的手机,普通人也能掌握原本只有旅行社才能拥有的一手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个人能够通过手机查询出行路线,景区门票价格,周边设施,订购住宿等。

原本个人想要完成这些,费时费力,所以人们倾向于选择旅行社。

但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游客能跳过旅行社,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安排合理的出行计划。

所以,最近这些年,自助游快速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如今的游客心态也与之前的游客截然不同。

以前人们旅游,是哪个景点有名就去哪里,正因如此,旅行社大多深耕热门景点。

但现在的游客,追求的差异化与实际体验。

网络上“网红”景点的爆火就是典型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网红景点可能不那么有名,甚至可能原本压根就不是景点,但这并不妨碍众多游客前往打卡留念。

而网红景点往往更新换代极快,可能上个月火遍全网,下个月就无人问津了。

这种快节奏的转变,是传统旅行社难以适应的,只适合个人自助游。

此外,现代游客追求体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旅行前,往往会做足了准备,网上各种旅游攻略也都层出不穷,让游客不再那么“好骗”。

并且,游客们也不再是追求只看景点,而是“吃喝玩乐”全方位体验,这些,是传统旅行社难以提供的。

除此之外,自驾游也成为了全国众多游客的选择。

虽然高速堵车是个大问题,但是这根本阻挡不了广大车友们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于报旅行团,每日的行程被固定好,自助游就非常自由了,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临时安排,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主打就是一个“轻松随意”。

当然,如果想要去某些地方,旅行社还是必不可少的,就比如去国外。

正如前文提到的一样,旅行社本质是服务业,游客报团就是为了省时省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颂文原是广东最佳导游

去国外旅游,手续繁多,而且语言不通,所以大部分去国外的游客都会选择旅行团。

原本境外游非常火爆。

但近年来,游客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国外的月亮真不比国内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黎街头

越来越多的观众意识到,国内同样有着世界一流的旅游资源,境外游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好。

同样的价格,能够在国内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何必大费周章出国找罪受呢?

在种种因素下,就造成了传统旅游业的遇冷。

那么,传统旅游业该如何破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旅游业,路在何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全国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是越来越大的。

而以旅行社为主的传统旅行业想要保持发展,不被市场所抛弃,关键还得是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游客,不会再选择当初那种“走马灯”式的旅游了,而是更关注出游的整体体验。

旅行社应该以服务质量为第一位。

改变以往那种“一次性买卖”思维,将心思多放在游客身上,而不是怎么从游客拿提成上。

做好服务,有了游客的口碑,还筹没生意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旅行社应该与时俱进,开发新的旅游线路,迎合现代年轻人的需求,而不是一直固守十几年前的模式;

最后,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提供差异性的服务。

比如,老年人旅游市场很大,可以针对其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国内旅游市场已经不是“走量”的时代了,而是看的是服务质量。

旅行社只有留的住游客的心,才能被市场留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助游比例的提高,是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必然结果,也是旅游市场成熟的表现。

希望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游客能享受到更加舒适的服务。

如果是您外出旅游,会选择旅行社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