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怎么合?柯:民调输的推副手

蓝白合,是2024年台湾领导人大选的一大看点。民众党领导人参选人柯文哲和国民党领导人参选人侯友宜,都是双北市长出身,都有较高的民意支持度,都希望实现政党轮替,但又面临着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和利益的难题。近日,柯文哲访美期间,对于蓝白合的可能性和方式,发表了一些新的看法,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讨论。

柯文哲表示,他主张民调高的一方当正的,输的一方可以推荐副手人选,形成正副领导人人选1蓝1白,审慎评估组成胜选几率最高的团队。他也说,如果国民党有更好的方案也可以提出。这样的说法,似乎是在暗示自己有意与侯友宜搭档,或者接受侯友宜推荐的副手人选。柯文哲还提到了2014年他参选台北市长时,与民进党进行民调初选的经历,暗示自己愿意遵守规则和公平原则。

侯友宜竞选办公室则表示,对于蓝白合保持高度善意,选择最佳时机,才能达成大多数民意期盼的政党轮替。他们也说,侯友宜和柯文哲过去在双北市政交流合作愉快,待柯文哲访美回国后,相信蓝白双方会在现有基础上,持续积极沟通。这样的回应,显示了侯友宜对于蓝白合的开放态度和诚意,并没有排斥柯文哲的建议或要求。

然而,在国民党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柯文哲的说法表示认同或欢迎。国民党立院党团首席副书记长李德维就批评柯文哲想清楚再说比较好,不需要一天一个说法,仿佛只是「答喙鼓」。他还指出,柯文哲一直在讲国民党设很多前提,只能正不能副,或是比民调等,这都不是出自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或侯友宜的嘴,反倒是单方面听柯文哲和柯办发言人陈智菡在说。这样的言论,反映了国民党内部对于柯文哲的不信任和不满,并认为他在玩弄手段和耍心机。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蓝白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柯文哲和侯友宜都有意愿和诚意进行沟通和协商,但也存在着一些障碍和困难。首先是两人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利益分配问题。按照目前的民调来看 ,柯文哲和侯友宜的支持度都在20%左右,相差不大,都有可能成为蓝白合的正手或副手。如果按照柯文哲的建议,以民调高低来决定正副,那么两人都有可能要放弃自己的正手位置,或者接受对方的副手人选。这样的安排,可能会引起两人的不满或不甘,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支持者的情绪和投票意愿。

其次是两人之间的政治理念和风格问题。柯文哲和侯友宜虽然都属于在野力量,都希望推动政党轮替,但他们在一些重要的政治议题上,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在两岸关系、核能发展、社会福利等方面,柯文哲和侯友宜都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有时甚至会有一些分歧和争执。如果两人要合作,就必须要在这些议题上达成一致或妥协,否则就可能会造成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此外,柯文哲和侯友宜的政治风格也有所不同。柯文哲以直言不讳、敢于创新、不拘小节而闻名,但也常因此惹来争议和批评。侯友宜则以稳健务实、踏实负责、低调谦逊而受到赞誉,但也被认为缺乏魄力和远见。如果两人要合作,就必须要互相尊重和包容,否则就可能会造成外部的质疑和攻击。

最后是两人之间的政治环境和压力问题。柯文哲和侯友宜虽然都是在野力量,但他们所面对的政治环境和压力并不相同。柯文哲作为民众党的领导人,没有太多的政治包袱和牵绊,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也可以较为灵活地与其他政党或团体进行沟通和合作。侯友宜则作为国民党的代表人物,有着较重的政治责任和义务,必须要遵守国民党的党纪和党章,也必须要考虑国民党的利益和声誉,不能随意与其他政党或团体进行交流和协作。如果两人要合作,就必须要克服这些政治环境和压力所带来的难题和挑战。

综上所述,蓝白合是一件既有可能又有困难的事情。柯文哲和侯友宜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也有着相当的实力和影响力,但也有着各自的利益和立场,也有着各种的障碍和困难。如果两人能够真诚地沟通和协商,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和尊重的方案,那么蓝白合就有望实现,并且为台湾带来新的希望和变化。如果两人不能够坦诚地交流和合作,只是互相推诿和拖延,那么蓝白合就难以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