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洋博士”胡适先生,他的思想先进又锋利,但是他的婚姻却不像他的行为一样干脆果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受到家人的安排,他跟裹了小脚、识不得几个字的村姑江冬秀结为夫妻。为了顾及对方名誉,所以约定要白头到老。

但是他偏偏心里又有了其他身影,导致江冬秀“大吵大闹”。夫妻感情支离破碎,他也有了婚外情。

他们的婚姻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13岁的时候,胡适被母亲安排订婚了,对象是江世贤之女江冬秀

但是从订婚到1917年12月完婚,这期间的14年时间里,这对未婚夫妻从未见过面,更别提会有什么感情了。

只能说都是被父母双方安排的,无力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年纪增长,胡适自然对这桩婚事是百般不愿意,但是不能抵抗母亲的命令。

他自幼是孤儿寡母互相陪伴,母亲是他的唯一,自然母命是听,孝顺母亲。

胡适所能做的,只能是将婚期一拖再拖。

1908年,在外求学的胡适接到母亲的来信,她要求胡适暑假回家结婚,将新媳妇娶进家门。

胡适知道消息之后,心里焦急万分,半点即将成亲的喜悦都没有,抓破头都要想出推迟婚礼的借口。

胡适在7月31日回母亲的信中,提出无法按时完婚的6点理由。其中就提到12月他就面临毕业了,学业压力大。

家中经济紧张办酒席花销大,不喜欢挑选好的日子,种种借口都是为了暂时逃避婚事。

真爱的火花

而胡适就这样义无反顾踏上了赴美留学的道路,丝毫不顾在家中等待他的未婚妻,他在留学时迸发出爱的火花。

胡适结识康乃尔大学地质系教授韦莲司二女,燕嫡兹·韦莲司她是一名朝气蓬勃、锐意创新的女画家,时常都在外出作画的路上。

这位女画家的出生可谓是非富即贵,1885年4月出生在美国纽约,比胡适大六岁。

她的祖父是纽约知名银行家,祖父去世的时候给他的后代留下了遗产一百万美元。这数字放在19世纪是相当惊人的,足够子孙后代过上优越的生活。

当初康乃尔大学成立时,她祖父是三位创设委员之一,为学校创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她的父亲在康乃尔担任教授。

她的大哥和二哥都在此就读,大哥后来到依埃尔大学硕士学位,他们一家人住在哈依兰德大街三一八号,她父亲投入巨额资金建造了美丽的别墅。

窗边有一大片湖泊,成了她和胡适经常聊天交谈的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适留学日记里,1914年10月20日,第一次在日记里出现“韦莲司女士”的名字,之后连续2周周末,都有出现她的名字。

两个人一起去曼托罗波力坦美术馆约会,在月光下散步,平时书信往来不断。谈天说地,交流哲学、美术和文学,从战争聊到当前局势。

一战时美国参战问题,日本对华二十一条要求等,都是他俩谈论的话题。

韦莲司不是寻常的普通女生,自幼饱读诗书,能思善辩。性格高傲,生活小事全靠佣人。

胡适对她颇具好感,赞叹说“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惟一人耳。”

两个人初相识的一年里,彼此约会见面几十次,书信都有上百封,显然把对方都把彼此奉为知己。

每次见面都得花钱,而且又是在纽约高消费城市,韦莲司给胡适在纽约曼哈顿海文路九十二号寓所购置了房产,减轻了他的生活负担。

胡适自然对好友更加倾心,才子佳人的组合让人艳羡。

惨遭棒打鸳鸯

1915年1月月,两人一起在房间里小酌,胡适兴致上头想要越轨之行,却遭韦莲司拒绝。

因为韦莲司早就知道两个人是绝无可能的,只是她贪恋胡适的陪伴而已。

韦母思想保守封建传统,极其在乎他人看法。

在她看来,女儿和胡适是一桩孽缘。他们家族血脉高贵,胡适是“异族”,异族通婚破坏传统,进而棒打鸳鸯。

胡适对韦母颇有怨言,日记里曾写道:“夫人如役令媛如奴婢,则何妨锁之深闺,毋使越闺阁一步;如信令媛尚有人身自由,则应任渠善自主张,自行抉择。”

胡适抱怨韦母把自己的女儿当成了随意指使的奴婢,严格要求她,没有半点人身自由。

他甚至写信给韦母试图说服她,他在信中写道:“我们为什么要顾虑别人对我们怎样想法呢?风俗习惯不是人造的吗?难道我们有智慧的男女……”

但是无论胡适做了多少努力,这段感情始终是秋水无意。

最后的结局

之后胡适多次出访美国,跟韦女士虽旧情难忘,却始终无缘得见。韦莲司在世界各地到处旅游、绘画,直到1920年返回故乡。

回到故乡已经物是人非了,纽约达达艺术团体已散掉了,韦父于两年前在古巴猝死,母亲生病需要有人照顾。

1924年,韦莲司留在康乃尔大学兽医学部,担任图书馆的管理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胡适回到康乃尔大学,想起年少时的爱慕,写下了一首诗。

“……从容的流下纽约湾,恰像我的少年岁月,一去了永不回还。
这江上曾有我的诗,我的梦,我的工作,我的爱。
毁灭了的似绿水长流,留住了的似青山还在。”

1946年,韦莲司女士退休,身边依然是孤身一人,她卖掉了纽约的房子,移居西印度诸岛的巴巴多斯岛。

1971年2月在家中去世,享年85岁。而胡适则要早于她,在台北一酒会上,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2岁。

在胡适去世之后,韦莲司家中保存了大量他寄给她的书信。

最终在韦莲司女士去世之后,由继承她遗产的侄子将信件寄赠给江冬秀,后来都放在了胡适纪念馆里。

人生第二春

如果说胡适和韦莲司之间是爱而不得,但胡适和陈衡哲之间的爱情故事更加曲折。

他们两人同样相识在美国,此时胡适正在和韦莲司热恋,陈衡哲(莎菲)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同样爱上了这位风流才子。

陈衡哲非常主动,她是是胡适的好友任鸿隽(叔永)追求的对象,三个人的爱情总是曲折离奇的。

胡适当时是留学生中最优秀的才子,到处演讲、发表文章,自然激起了陈衡哲的爱慕之情。

两个人常常就学术问题写信,虽然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思想上还是分外契合。

1917年4月7日,胡适随任叔永去普济布施村拜访,遇到了陈衡哲,这是两个人第一次相见,种下了爱情的种子。

为了支持胡适搞文学改良、写白话诗,陈衡哲写了一篇小说《一日》,出版在1917年的第一期《留美学生季报》,此外还写了很多白话文诗歌。

之后助陈衡哲在学术和文学上都是他最好的帮手,竭尽所能帮助他,却从来没有提出要他回报。

1917年底,胡适终于抗不住压力,跟未婚妻江冬秀结了婚,这也让陈衡哲死了心,一心努力攻读学业。

后来陈衡哲拿到硕士学位回国,成为北大一位女教授。

同年跟任叔永结婚了,这位忠诚追求者一直都跟随她。许多年的陪伴终于打动了陈衡哲,她抛弃了自己坚持的不婚主义。

胡适自然知道“朋友之友不可妻”,所以这段感情是绝无可能了。后来胡、任、陈成为挚友,但是胡适心中一直都有念想。

包括给自己第一个女儿取名“素”,便是对这段不得始终感情的悼念。

同年,好友任叔永和陈衡哲(莎菲)同得一女。

胡适写了一首诗庆贺道:“重上湖楼看晚霞,湖山依旧正繁华。去年湖上人都健,添得新枝姊妹花。”

甚至还在诗句的末尾写明,“吾女名素斐即用莎菲之名”。用曾经追求者的名字为女儿命名,这或许就是对莎菲的爱的一种纪念。

第三次爱情心动

胡适第三次心动最为猛烈,甚至一度要冲破与江冬秀的婚姻枷锁。

尽管已经提出了离婚,但是因为胡母1918年去世,临终前特意叮嘱儿子要好好对待儿媳,这桩婚姻就一直维持下去了。

胡适根第三次心动对象是曹诚英,她小名娟绩,溪县旺川人,自小出生在地主富庶家庭里。

父亲在她2岁时就去世了,母亲思想封建,从小就给她定了一门娃娃亲。将她拘在家里教育,希望让她熟读诗书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1917年底,胡适与江冬秀结婚时,15岁的曹诚英还来参加婚礼了。

她是胡适三嫂同父异母的妹妹,辈份上算是表妹。

她来担任婚礼的伴娘时,胡适对这位表妹没有什么印象,没想到两个人纠葛会这么深。

第二年,曹诚英依照母亲的意思嫁给了胡冠英,但她对这桩婚事极为不满。丈夫才疏学浅,吃喝玩乐。

曹诚英有个优秀的追求者汪静之,后世俗称的“湖畔诗人”,经常给她写诗表达思念之情。

虽然曹诚英被迫结婚了,但是婚后依然去杭州女子师范学院读书,跟汪静之依旧保持往来。汪静之为了她还考取了杭州第一师范,两个人心生爱慕。

但是迟迟都没有跨出第一步,汪静之在曹诚英的介绍下认识了她的同学符竹英,两个人一见钟情,很快就相爱了,曹诚英再度失恋了。

1923年4月,胡适来到杭州养病,原本曹诚英前去探病,但后来跟胡适接触多了之后,深深被他所吸引。

两个人经常互通书信,隔三差五就写一封。胡适被曹诚英所吸引,她身上的生机和活力,受到夫家不公平待遇依然努力抗争。

两个人共同陪伴几个月,彼此约定了终身,以身相许。曹诚英先是跟丈夫正式离了婚,胡适也准备跟江冬秀离婚。

但是发妻抓住胡适爱护名声的弱点,跟他大吵大闹不愿意离婚。

甚至还说:“要离婚可以,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同你生的儿子不要了。”

胡适心里烦闷,但是无可奈何。这边曹诚英已经离婚了,无依无靠,只能努力考入了南京东南学院农学院,胡适经常来看她。

后来胡适还帮助她到康乃尔大学留学,学习棉花育种、遗传,后来学成归来留在高校农学院任教。

曹诚英跟胡适的联系已经很少了,她遇到一位年轻的教授,跟他一见钟情决定结婚。

但是这桩婚事却被江冬秀搅黄了,她跟男方家人肆意渲染她与胡适之前的情事,男方家人一听马上退婚了。

曹诚英悲痛欲绝,甚至想要上峨眉山削发为尼,在哥哥劝阻之下才继续投身工作。那时胡适还在美国访学,出于面子没有帮助曹诚英。

最后曹诚英孤身一人生活,在上海去世,享年71岁。

总结

而胡适最终和江冬秀白头到老,不少报刊都宣传他和糟糠之妻的真爱。他好面子,大谈跟妻子之间的恩爱和敬重。

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胡适的婚姻究竟幸福与否,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是他多情又无情,导致曹诚英孤单一生,这确实是作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