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小二述哲文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感受,颜小二从读书到工作,读书时,同学们为了成绩竞争,工作后,同事们为了业绩竞争。遇到的人和事越多,“竞争”二字就变得越来越不遮遮掩掩。良性竞争变得难寻,遇到“恶性”竞争,更是习以为常的常态。

于是乎,“竞争”的谐音,好似就是“一场较量的你死我活”。但这样就好吗?不好,《鬼谷子》一语道破天机:真正有格局的人,从来都是在竞争中谋求共赢,因为“敌对”,不是两败俱伤,就是埋下祸患,对“成事”、“成己”意义不大。大家思考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鬼谷子》:高明的谋士,在利己时代懂利人

一个对他人拥有包容心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一般来说,都是出色的存在,不信各位观察一下身边的“佼佼者”。这种“包容”,不是无原则的谅解,而是能从容处事的同时,愿意给他人“发光”的机会。这一类人,在《鬼谷子》一书中,有时候就是“出谋划策的那类人”。

为什么这么说?且看《鬼谷子》下面这段话: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害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

这段话比较长,关于翻译,颜小二这里就长话短说,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为他人出谋划策,一定是要以解决疑难为出发点,围绕疑难,并且了解清楚对方的实际情况之后,再去决断。要知道,实情了解清楚了,决断和行动就不会出错。同时,要保证自己做出的决断是可以为对方带来好处,并且在总体上有利于对方,如果自己的决断不能让对方受益,甚至会让对方受到损害,这种情况就属于决断失误。

也就是说,一位高明的谋士,其做出决断的底层逻辑,从来不是“人无我有”的利己,抑或者排斥他人的竞争,而是从“利他”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让他人受益,并且能够解决对方问题,最终实现共赢局面。

那么上面说到的“共赢”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其实很好分析,如果你想促成一件事,然后需要他人的配合,这种时候你为什么不充当“谋士”,在“出谋划策”帮他人解决问题的时候,顺便达到自己的目的呢?毕竟,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当他人因为利益一致,愿意按照自己的计谋行事的时候,这不是实现自己利益“最便利”的局势吗?各位可以体会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真正的大格局,是“共赢”

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其实很多先辈们倡导的都是“共赢”,在人人争先好勇的年代,鬼谷子这样的先辈一直在语重心长地告诫世人:要“冷静”,不要被一时的输赢、利益遮住了眼睛。

实际上,刚刚上文颜小二所讲解的鬼谷子智慧,用更通俗一点的语言来说,其中的精华,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利己时代之中,真正有大格局的人,从来都是在能跳脱“竞争”环境下损人利己的世俗较量,即便是世俗意义的“成功人士”,他们也不可能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他们的背后,一定有支持者、追随者,而让他人可以死心塌地追随的奥秘之一,便在于“跳脱竞争下的共赢”。

换句话说,在颜小二看来,一个人想要取得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成绩”,那么就必须懂“合作”、懂“共赢”,而想要促成合作,就一定要有“利他”的格局,而想要拥有利他格局,便需要拥有“洞悉现实”、“当机立断”的敏锐与魄力。

三、写在最后

人们都说,在复杂的人世中奔波,一个单纯的人往往举步维艰,鬼谷子深谙这个道理,他通过各类方法告知我们,“利己时代”之下,“单纯”谋求共赢,杜绝“竞争”之下的心眼子,反而是“大格局”的存在。深入一些思考,鬼谷子所倡导的,不是字面意义上空无一物的“单纯”,而是在懂了人世的那份复杂以后,依旧能保有且维系“纯粹”。做到这一点,这需要智慧。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