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待了一组客户,想在上海买一套学区房。
夫妻双方都是国内top2大学毕业,收入也很高,在自己行业做得很出色。
然而对学区房判断上却有一些误区。
01
客户家庭条件也不错,这次全款买房,预算2000万左右。
父母学历高,不希望子女太普通,底线是上个211大学,最差最差也得是重点本科。
所以不要天天盯着抖音上的躺平博主,顶级学区房的需求还是存在,家庭条件好、就业情况好的中产,还是有很多选择鸡娃。
找到环线之前,客户自己也收集了大量数据,有了初步方案。
目前比较满意的学校是静教院附校,对口小区是静安晶华园。
客户一上来就摆出来很多数据。
2022年静教院附校共199人参加中考,有140人考上了市北、育才、市西、曹二等市重点以上的高中,占比高达70.35%。

而这些高中,高考时80%以上的学生都可以考入一本。
静教院附校是九年一贯制,小升初直升,没有风险。
中考70.35%乘以高考80%,那么至少有56%的概率可以读一本。
意味着静教院附校中游的学生,都可以上重点本科。
父母都是top2大学,孩子总不能连中游都混不上吧,这样算算,基本稳了。
而且即使在静教院算不上中游,也不是没希望,共199个学生,除了那140人,其他的60人也进了新中、风华、民立等区重点。
这些高中也不算差,也有机会读好大学。
乐观点,孩子如果成绩不错,在静教院附校进入了top50,那可了不得。
2022年静教院进四校(含分校)的学生就多达50人,进入四校985基本都稳了。
所以静教院附校是最好的选择,进可攻退可守,稳上一本,可以冲刺985。
然后又补充了一堆数据,说明徐汇的学校不太行,比如徐汇中学四校八大率才2.4%,数据太差。
这些数据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有很强的误导性。
02
第一,上面的所有数据都是学校升学率,而不是每个孩子的中考、高考录取概率。
考试不是抓阄,讲概率没任何意义。
同样一所初中,天赋好、勤奋的学生,考入四校八大的机率可能是100%。
天赋一般、不爱学习的学生,机率可能就是0。
你计算的是70.35%*80%=56%,有可能最终的机率是0。
孩子的成绩极有可能取决于基因、先天启蒙情况,有些孩子就是不入门,给他一个好学校也没用。
而且教育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天赋一般的学生进入实验班,估计就是听天书了,适得其反。
普通初中勉强跟得上的一个普通学生,现在有机会让他去华育中学,你是家长的话敢让孩子去吗?
当然不可否认,学校的师资力量、校长管理、学习氛围、硬件都很重要,不同学校的培优能力存在差距。
环二只想说的是,千万不要用学校升学率代替培优能力,甚至跟孩子中考成绩画等号。
静教院附校成绩很漂亮,但是他们成绩好的学生,很多来自全市选拔。
想让孩子读个211大学,不是买套学区房就万事大吉。
更多的还是要花心思在家庭教育上。
03
第二个误区是,这些数据存在相当的滞后性。
跟客户沟通得知,他们目前是刚刚结婚,连备孕计划都没有。
孩子出生到读书,到中考,至少还有16年。
到高考,至少还有19年。
现在买套房子,决定孩子20年以后的高考成绩,不荒谬吗?
静教院附校现在是上海牛校,前身海防中学却非常一般。
1998年更名,还是招不到学生。
2006年后转为公办,慢慢的成绩才好了起来。
由无人报名的垃圾学校,摇身一变成全市顶级学区,静教院附校只用了25年。
16年后又如何变化,谁说得清呢?
大宁现在是北上海一颗明珠,以学区、居住品质完美结合而闻名。
殊不知20年前大宁学区也没那么好,当时闸北最顶级的学区是闸北一中心,其次是三中心,都在现在的西藏北路板块。
第三名才轮得到大宁的闸北实验小学。
当然现在大宁学区、房屋品质结合的最好的是大宁国际小学,这个学校2007年才成立。
如果你15年前在闸北买学区,到现在几乎完全不适用。
对于那些还没孩子的年轻家长来讲,千万不要迷信数据。
数据只是过去学生的成绩,这些孩子10年前就准备在这读书了。
用别人家孩子的成绩,推测自己孩子的升学率,荒谬不?
用去年的数据,推测16年后的中考成绩,荒谬不?
你的目标是211大学,20年后211大学的说法还有没有都不确定,中考规则、高考规则都不确定。
04
环二还是那句话,学区确实比较重要,家长重视教育的心情大家也都理解。
但是不要盲目相信数据,数据只是一个大致参考,完全以数据为标准选学区,容易南辕北辙。
学区房到底该怎么选,还是要回到学区房本质。
理解了学区房基本逻辑,就能大致判断学区走向,就能根据自己家庭情况作出恰当选择。
这些基本问题,我们计划用一场沙龙帮大家梳理清楚,沙龙内容框架如下:

沙龙时间是10月14日(星期六)下午2:30,地点在徐汇漕河泾。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码添加客服微信沟通。
以上为正文
编辑∣环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