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这是一首和诗。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大约在永昌元年(689)前后,我在江阴县任职,与陆为同郡邻县的僚友。我们常同游唱和。我在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并不如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这样的小官。到永昌元年,宦游已近二十年,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所以即使是在江南早春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这样的赏心乐事,也不能让我高兴起来。
日新社:在此心绪之下,景色越美、感受越新,就感伤感,可见您一心思归。
杜审言:是啊。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自然也会联想到家乡。
日新社:正是思乡心切,所以陆丞的“歌古调”触到了您心中思乡之痛,使您感伤流泪。还好您不久终于回到故乡。
本期《访问大唐》就到这里,如果您期待哪位唐代历史人物现身,请留言,我们会向他(她)发出邀请,并积极促成一次访谈,让大唐来到你身边!

大唐就在你身边。大家好,欢迎来到唐代人物系列访谈节目:《访问大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窗外,飒飒秋风卷起落叶,落叶无心,秋风无心,小编亦无心感叹眼前这个秋天的来临,他还在想该怎么和即将到来的这位打交道,他心里有些没底,因为据说这位嘉宾很狂傲,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很难对话。恃才傲物,也难怪,有才嘛,就是任性。小编想,豁出去挨几句骂就是了,只要不过分——
这时门“咣”一声被踢开了,一人径自进来:“日新社?”
小编心想看这作风一定是那位到了,忙迎上前去:“是的。这里是日新社《访问大唐》栏目,我是实习小编——”
“主编不在?”
“我们主编不在。今天——”
此人并不容解释,转身拂袖而去。
小编赶紧追上去拦住:“您等等!实在抱歉!主编因有急事没能去家中接您,但他吩咐我一定要留住您,因为您是我社本年度重点嘉宾,至少在初唐,您的影响力——”
“初唐?”
“全唐!”
“全唐?”
“从古至今!”
“这孙子学得倒快!”说着他终于在小编的恳求之下转过身,大喇喇坐下后,又嘟囔一句:“你们主编太不靠谱了!”
(是不靠谱,不然能请这位爷?)
“所以今天只好由我——”
“你?”说着他“切”了一声。
“我叫——”
“管你叫什么!抓紧时间!忙!”
日新社:好。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
“别整没用的!我只给你十分钟!”
日新社:好的!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唐代著名诗人杜审言先生。说起初唐,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初唐四杰”,但其实初唐不只有“四杰”,还有“四友”。
杜审言(脸沉下来):先找的“四杰”?后找的我?
日新社:嗯,是这样,他们四位是打包一起邀请的,想把他们一并处理完,好早日单独邀请您!
杜审言(面色有所缓和):嗯。
日新社:杜审言杜先生就是“四友”之一。杜先生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合称“文章四友”——
杜审言:什么“四友”!他们只不过是我的小跟班!
日新社:李峤——幼通“五经”,二十岁登进士第三。为诗富有才思,独为文章宿老,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唐武后、唐中宗时期的文坛领袖,学者取法的对象。《旧唐书》誉其为“一代之雄”。崔融——为文典丽,当时罕有其比,朝廷所需大手笔,多出其手。《文镜秘府论》中地卷论“十体”,称“崔氏新定诗体”。其书称“新定诗体”或“诗格”,则似为当时人所应遵循者。崔融的诗为律诗格式之奠定,当曾起重要作用。苏味道——善于律诗,诗风清正挺秀,绮而不艳,对唐代律诗的定型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名篇《正月十五夜》,咏长安元宵夜观赏花灯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镂金错采,而韵致流溢,历来为人传诵。
小编说到这里,目视杜审言,意谓:这几个可都是牛人,你确定都是你的小跟班?
其实见杜审言自打进门之后态度嚣张,小编也有意想挫一下他的傲气。
没想到杜审言毫无愧意:孙子!想囧我是不是!告儿你,别说他们几个,论写文章,屈原、宋玉在我面前都得靠边站!见了我的字,王羲之都得把笔藏起来!苏味道之流,见了我的文章则必死!
日新社:怎么着?合着您文章有毒?
杜审言:孙子!怎么说话呢!我是说他们见了我的文章,会羞死!会惭愧而死,懂吗!你个孙子!想知道我孙子是怎么评价我的吗?他说——
小编此时心里也动了气:比你才气高名气大的我也见过,但论吹牛逼的本事确实谁都不及你!再说,一口一个孙子,我虽是个临时工,也犯不着就听凭你这么随意折辱!于是小编扔下手中的录音笔,身子向后一仰倒在椅背,双手交叉抱住后脑勺,翘起二郎腿,带着不满的口气问道:您孙子谁啊?
杜审言(掏出一根烟,平静地说出两个字):杜甫。
小编惊起,忙掏出火柴,“呲喇”一声,给杜爷点上,连说失敬!
日新社:后世对杜甫评价很高,誉为“诗圣”。
杜审言:这小子写诗有两下子,随我,我看自古以来除了我就是他了。
日新社:您喝多少来的?
杜审言:七两广告位大曲。要不是因为今儿要录节目,我能喝七千克。
日新社:小二,醒酒汤来七份~
(来嘞~)
(吨吨吨~)
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是否清醒了一些?
杜审言:我是谁?我在哪?我醉了?可曾口出狂言?
日新社:醉话也好,真话也好,作为一种生命的真实,之前的谈话会予以保留。既然您更加清醒了,我们继续谈。
杜审言:好的。
日新社:可以介绍一下您的早年经历吗?
杜审言:我年轻时有才名,结交了不少朋友,和李峤、崔融、苏味道就是在这期间结识的,时人称我们为“文章四友”。
日新社:这个我已在您瞌睡时向大家做了介绍。
杜审言:是吗?那好我接着说。我在约乾封元年(666年)初入仕途,但是因为学历低,在基层干了几年。咸亨元年(670年),我参加大考,成绩优异。第二年,我被任命为汾州隰城县尉。约上元二年(675年)春,我徒蜀川县尉,临别之际,王勃作了一首诗送我,就是那首著名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日新社:您确定这首诗是写给您的吗?
杜审言:不确定,那天在场的人都喝了不少,实际上,我已忘了当时都有谁在场。
入仕后的三十年间,我或为地方官,或在朝任职。圣历元年(698年),我因事获罪贬吉州司户参军。我恃才傲物,可能你也看得出来,(小编点头)经常因此闯祸。就是在吉州任上,我得罪了员外司户郭若讷、司马周季重,两人合谋诬陷我,给我定了死罪。
日新社:您何以躲过此劫?
杜审言:并儿,我儿子,那时十六岁,血气方刚,他听说郭、周要害我,就舍了命去救我,我逃过一劫,并儿却——
(哽咽)
我没有了性命之忧,但被免了官,回到洛阳后,我写了文章祭祀并儿,士人亲友都来哀悼他,我请了当时有名的大手笔苏颋为并儿作了墓志铭,又请刘允济为他写了祭文。
说到这,杜审言拭去一把老泪,哽咽难言。
日新社:杜并为父而死,有孝顺刚烈之名,不枉,您节哀!
702年,武则天爱您之才,任命您为著作佐郎,不久又迁膳部员外郎。在武则天当政的最后几年,您常在扈从之列,颇受器重。
杜审言:一朝天子一朝臣。唐神龙元年(705年)二月,神龙革命后,则天皇帝退位,我因与张易之兄弟(武则天宠臣)有过一些交往,被贬往岭南。直到景龙元年(707年)春才遇赦北归。
日新社:景龙二年五月,您加修文馆直学士,至终。在仕途上,您算不得成功人物,比您位高权重的大有人在,而在文学上,初唐近百年间,产生过较大影响的诗人只有不多几位,您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作为诗人,您还是很成功的。
您的诗作迄今保存下来的虽然不多(9首应制诗,8首边塞送别诗,17首山水诗,9首伤怀诗),但它们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内容上大都是拓展和创新之作。您的宫廷(应制)诗风格清新,少浮靡之气;您的纪行(送别)诗多高亢之音,无低泣之声。这两点就不详谈了,另外就是您的山水诗,其创新之处在于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感情奔放,意境雄浑,让人耳目一新。请谈谈您的山水诗吧!比如这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襟。

这首诗是您的代表作。可以谈谈这首诗创作背景吗?

离人望月,游子思归,古今皆然。在节目的最后,日新社愿:离人忘月,游子早归。

声明:本系列文章,文中对相关历史人物在人物形象上所进行的某些无关史实的自由创作(有时表现为“丑化”或调侃),只为追求行文效果,对该人物并无不敬之意(除非他确实是个坏蛋)。

——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