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老年人理想的生活,是怎样的?

有人想要花不完的钱,老了可以不用求人;

老一辈看来,有钱了就置办成车、房,如果有一部分存款,那就更好了。

殊不知,老人真正的靠山,并不是“财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7岁过来人的案例:

有家业,也不一定幸福。

侯大爷87岁了,没老伴,有3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儿子养育1个孙女、一个孙子;

二儿子是光棍,媳妇难产去世,留下一个男孩;

小儿子生了2个女孩。

大爷是农村出身,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人踏实肯干。

侯大爷有经济头脑,想尽一切办法屯地,他说:“有地就有钱,只要地里能长粮食,咱就穷不了。”

好事果真让大爷遇上了;

前几年;

碰上村里有政策,要建果园,正好看中了侯大爷的几十亩地;

经过协商,土地被征收,侯大爷得到了二百多万补偿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也不花什么钱,这笔钱用来给2个孙子拿首付;

儿子儿媳特别满意。

但小儿子和女儿生气了,因为他们家没男孩,所以没得到好处;

后来几年的时间,儿女们争来争去,把老人的钱分得差不多了;

但兄弟姐妹之间也成了仇家,谁也不愿多管老人了。

最后,还是二儿子把老人接去了家里,因为他是光棍,老父亲过来住,也没有公媳矛盾。

侯大爷没有了存款,平日里种种小菜,日子也过得去;

目前,侯大爷的生活很清贫,但却很平静。

侯大爷一心攒钱,却忽略了维持儿女的关系,后来的境况,也是因为大爷没有用心经营。

车子、房子,为什么成不了靠山?

在如今的时代,金钱似乎成了“万能”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性经不住考验。

一个没钱的老人,儿女照顾他,可能只是出于责任和爱心;

一个有钱的老人,儿女去照顾他,就有可能是冲着财产去的。

利益会激发人的争夺意识,在金钱面前,很少有人选良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一步说,人在步入晚年之后,追求的东西会变化;

年轻时追求功名,追求成功;

但老年人追求平淡,追求美满。

老人生病,甚至是痴呆了,那要钱就没用了,可能连银行密码都记不住;

现在大家都是网上支付,老人不懂电子智能,所以只好拜托儿女。

更可悲的是,老人手里的钱,都被儿女盯着;

甚至为了财产闹得撕破脸皮。

至于好房子,对老人的作用并不大:

老人需要的是温馨的小窝,而不是豪华的宫殿。

父母年轻时,一家人住在一起,平淡幸福;

父母老了,需要照顾,儿女就要分房子。

房子作为家产,一直都是儿女所在意的;

而对老人而言,去了养老院,房子也会被儿女占用,住在儿女家,就注定会不自在。

有房当然好,但不能保证老人一定幸福。

以下几样东西,才是老人的依仗

第一:温和的伴侣

有人相伴一辈子,却也吵闹了一辈子。

偶尔拌嘴是情趣,是幸福的,但经常意见不合、吵闹不止,这是折磨。

有一个性情温和的伴侣,这是福气;

有人天生脾气暴躁,到了六七十岁,这个毛病要改掉。

经常发火损害健康,也会让家人不痛快;

以前听中医讲课,好多病都是气出来的。

第二:健康的身体

在我们中下层阶级,“金钱”似乎是决定幸福的关键。

年轻时,拼命挣钱养家;

临近退休,又拼命攒养老本。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岁数越大,健康就越重要。

有一个好身体,你才能驾驭金钱,去享受金钱;

如果连走动都是问题,连去买个菜都做不到,那你要钱有什么用?

日常中有一个误区:不轻易体检,一怕花钱,二怕查出病。

有些钱,该花就得花,不能舍不得。

体检,是花点小钱,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真的生大病了,花光家产也不一定治好。

第三:知恩图报的儿女

有些父母,发现儿女可能指不上,干脆停止付出,将钱都攒起来;

这种做法,不完全正确。

儿女带来的幸福感,一是来自身体,而是来自精神。

如果女儿有能力照顾,那老人都不会选择护工;

用工资买来的“关照”,怎么比得过儿女的陪伴?

下一代,既是生命的延续,也是精神的寄托;

逢年过节,你有牵挂的人,也有人挂念着你。

儿孙兴旺,就可以冲淡老人的孤独感,也可以淡然面对死亡。

玉兔说

当今社会,传统观念逐渐淡化。

很多人不再指望儿女养老,转而把目光投向养老院;

把房子和钱抓在自己手中。

但凡事都要讲究适度;

观念不要被带偏,物质很重要,但精神财富,也一样不可或缺。

平日里,和儿女保持良好关系,维持好邻居的友善关系;

保持心情愉悦,积极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