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
二、古代壮秋的诗作名句盘点
但同是古人咏秋,由于人的处境、心情、视角不同,色调也不同。关于赞美秋天,抒发豪迈之情的诗句也同样是脍炙人口,令人叫绝。

三国时期曹操的《观沦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浓墨重彩,勾勒出大气磅礴,苍凉雄浑的秋景,壮志凌云。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幅秋景菊花图,悠然自得之情跃然而生。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少年得志,《滕王阁序》有:“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述秋天景色的诗句无人能比,千秋传唱。

诗佛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阙题二首•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每首咏秋诗都是诗情画意,静谧淡然,处处透露出禅意。


诗仙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秋登兰山寄张五》:“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描述秋高气爽,月明星稀,酣畅淋漓之气。

诗圣杜甫《秋野五首》:“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白居易《司马宅》:“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是描述一派清新明艳、生气勃勃的秋天美丽景色,让人旖旎回味,流连忘返。


宋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把秋天描写得让人我心依恋。


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描述塞外秋景,虽然肃杀但是气势空旷豪迈,胆气顿生。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一幅精彩的落日秋晖图。

近代的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俯视大地,秋高气爽,景色迷人,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尽显伟人气概。


三、结语
境由心生,情随意转。秋天,只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亿万年来,循环往复,不以人移,不为物换。秋天,在农夫的眼里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诗人不得志之时是悲怆萧瑟、凄凉无奈;在意气风发之时是秋高气爽,天青云白;在豪放派诗人眼里是空旷一派、气势豪迈;在婉约派诗人眼里是相思缠绵,离意阑珊。可以说,不同诗人、不同时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感受,都会使得诗词产生不同的意境。

秋天,我该如何描述您呢?

(全文完)
2016-10-19榆木斋(yumuzh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