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评价王维的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确实,读王维的诗,有一种身在画中的感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其实,在王维之外,还有许多诗人也写下许多“诗中有画”的佳作。李白被世人称为诗仙,他还自称为酒中仙,他仿佛就是为诗酒而生,也能为诗酒而死。他看到什么就纵笔写什么,心里有什么,就不吐不快,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对于诗歌的各种体裁,李白都能驾轻就熟,信手拈来。他笔下的五绝七绝这类小诗,风格清丽可人、语言自然明快,抒一时之情,绘一地之景,往往随口而发就能成为神来之笔,首首绝美,诗情画意不逊于王维,也极少有其他诗人可以与之比肩。
据《建康志》有关资料记载,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是金陵的一大风景名胜。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那年暮春时节,诗仙李白已过花甲之年,人生也接近走到了尽头。他从金陵的征虏亭登船,往游广陵,即兴写下一首《夜下征虏亭》。诗作原文如下:

船下广陵去,
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
江火似流萤。

这首诗的大意是:
在一个暮春季节的夜晚,我乘船顺流而下,朝着广陵驶去。
在月光映照下,征虏亭轮廓格外分明。
远望岸上的山花,就像涂过胭脂的女子面颊,色如锦绣,分外娇艳。
江上万家渔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像无数的萤火虫,飞来飞去。

李白这首《夜下征虏亭》是一首写景五言绝句。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岸上山花绰约多情,江上渔火迷离奇幻;古亭静立于上,小舟轻摇于下,皓月临空,波光滟滟。在诗中,他运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从征虏亭(位于今南京)到广陵(今扬州)一带的江中夜景,从而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出游的喜悦之情。
全诗简洁明快,近乎速写,刻画生动,活灵活现,精神十足,充满活力,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语言如话,意境如画,充满了诗情画意,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诗、二十个字,但对客观景物神态的描绘却十分逼真传神,体现了诗仙李白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总起来看,这首小诗重在写景,所有的情感全都寄托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正如王国维所说:所有景语皆是情语。诗仙李白善于从动的状态中捕捉形象,聚精积萃,抓住客观景物在特定环境下所显示出的特有神态,以极简练的线条,迅速地勾勒出来,如诗中的船、亭、山花、江火等意象,都是以月为背景,突出诸多景物在月光笼罩下所特有的朦胧美,虽寥寥数笔,却逼真传神,立马给人一种美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