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在论坛看到一个非常火的帖子。

上海一位手握500万的妈妈,不知道该送女儿留学还是该买房。

有人想,你这TM不是来炫富的吧。

故事中你看到的是一位上海妈妈在纠结送女儿出国还是买房。

在我看来是关于上海楼市投资的深刻问题。

1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故事中的家庭背景。

1、家庭不超过两套房。原先有一套可再买一套,或者原先有两套离异后可再购买一套。

2、松江土著的可能性大,房子大概率也在松江,不然也不会专注于松江的房产。

3、“鸡娃”的能力有限。

4、在松江500万看叠墅,应该也不太懂房产。

这样的客户画像下,能看到多数上海中产的身影。

这样一个能打败全国90%家庭的水平,在上海也仅仅是中产入门。

多少有一些卷不动,又躺不平的不甘。

如果你能理解当下上海的情况也就能理解她的纠结。

过去二十年,个人投资中两件事收益最高,一是投教育,二是投房产。

尤其在上海这样资源集中的城市,做对任何一件事都有阶层跨越的可能。

两件都做成,那是走上人生巅峰。

1999年大学扩招,全民的教育水平飞速提升,伴随而来的是学历的贬值,从曾经的本科香饽饽,变成了硕博满天下。

当前就业环境的恶化,大量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也使得学历从“金饭碗”变成了“敲门砖”。很多时候还敲不开门。

同样,过去二十年在上海买房实现10倍、20倍收益的数不胜数。

但是今天的上海楼市早已不是闭眼买入赚钱的时代了。

纠结的根源在于教育、房产的投资收益都在肉眼可见的下降。

尤其上海的市场逻辑在发生巨变,500万以下的房产投资暴利机会在逐渐消失。

2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要关注经济、人口、和发展方向的三大变化

市场的基本面在逐渐发生变化。

01、经济的增长在逐渐放缓。

2012年之前,我们的GPD增速基本是在8%以上。19年以前GDP增速在6-7%,2023年预期已经在5%附近。

与过去经济高增长同步的是房价。

而且在经济快速上升通道中,房价是普涨的,好资产、坏资产的差异不明显。

你回头看就会发现:

自己的老破小和旁边的次新房都在拼命上涨;

自己随便买的房子翻了好几倍,中国巴菲特不是我还能是谁;

自己杠杆循环买房,住进了内环豪宅,上海第一操盘手非在下莫属。

普涨是时代给你发红包。

接下来能赚钱的,依靠的是你对买房的高认知。

02、人口在退潮

楼市的长期预期始终在于人口。

2022年全国人口14.1亿人,比2021年减少85万人,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全国新生儿仅900万,未来人口逐渐减少的趋势已经形成。

即便强如上海,在大趋势下,也不可幸免。

2022年上海常住人口减少了13.54万人,更核心的是,上海人口出生率4.4%全国倒数第二,生育意愿也不高。

人口减少,劳动密集型的人口红利在消失,所谓的人才红利会到来。

单个孩子的资源倾斜在未来会更多,一定程度上向全民的精英教育转变。

这意味着上海乃至全国,未来的刚需客户减少的趋势正在萌芽。

上海低总价房产会逐渐回归居住属性。

03、城镇化的风向在转变

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到达65.2%,上海全国最高89.35%。

过去城镇化做了两件事,一个是让人进城,一个是拆迁。

进城的人在去库存,拆迁的人在屯房产。

曹阳新村里挤满了上海的工薪阶层,大奔一辆辆开进了爱博一村。

城镇化的动力不足时,乡村振兴正在接力。

过往的城镇化狂飙应该不会了。

3

经济逻辑变化的同时资产的逻辑也在变化。

当前的货币政策一直是相对宽松的,而且还会有进一步放松的可能。

为什么普通人感受不到。

每次出现放水行情的时候,有钱人的敏感度更高,而且更容易和更快接到水。

现在普通人的心态是能保住工作就不错了,因为信心不足,不敢借贷加杠杆,国家放的水他接不住。

这一进一退之间,改善、次新、高端变得更有市场。

楼市、股市、基金都在跌,上海这样核心城市的优质房产一定是大佬们的追逐对象。

云锦东方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二手套利空间大,上面拿到国家放的水,下面就可以快速获利。

另一方面,上海郊区长期有大量土地供应,500万以内这样的刚需产品不缺房源。

随着房地联动价上涨,二手价格下降,500万以内刚需新盘一二手倒挂正在逐渐拉平。

如果进一步考虑5年限售的持有成本,这类房子的投资属性就很低了。

从需求端看,上海500万以内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是入门级水平,勉强在上海上车。

未来卖出时,接盘同样为刚需客户,价格敏感度高,如果不是特大利好,房价暴击可能性小。

4

最后我们来看看真实的数据情况。

不同总价段二手房成交价格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500以下的二手房价格在逐年走低。

500-1000万的二手房是缓慢上涨。

1000万以上二手房在每一轮上涨周期中都是快速上涨。

是否是说上海500万以内彻底没有机会了呢?

上海500万以内可以买到的区域有:

1、全市老破小。

2、五大新城:松江新城,嘉定新城,青浦新城,临港新城、奉贤新城。

3、浦东:航头、新场、宣桥、惠南、祝桥、合庆、曹路、外高桥等;

宝山:杨行、顾村、罗店、月浦等;

嘉定:安亭、外冈、嘉定老城、马陆、徐行等;

青浦:华新、白鹤、重固、朱家角等;

松江:泗泾、洞泾、新桥、佘山、小昆山、松江老城等;

总体来看,第3点里面多数区域并不理想。很像小昆山、白鹤等地方不要说投资,自住都不建议。

老破小如果不是考虑上学,也不推荐,无投资价值。

几个新城里面,临港天量供应,规划兑现的时间长,不建议。奉贤新城是内循环市场,不建议。青浦新城产业基础偏弱,以商贸、旅游休闲为主。

这里面还有机会的首推嘉定新城、松江新城。

两个区域产业底子好,人口基数高,教育基础都不弱,配套也比较成熟。

嘉定新城链接江苏、松江新城链接浙江,发展上限高。

今年嘉定新城的理想之地首开的时候,870套房源,1800多组客户认筹,触发积分。

上一次推出如此大量房源,还有大量认购的还是2020年的蟠龙天地。

但是那是在2020年,如今是2023年了。

总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未来的上海,行情一定是结构化的,刚需市场逐渐回归居住属性。

能够成为资产并赚钱的房子正在成为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