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中秋国庆双节假期

你出门旅游了吗?

相信不少要出游的人

都会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

买好机票

然而部分游客却发现

机票价格出现了“大跳水”

相关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

许多网友在话题下

晒出自己的购票经历

直呼“让人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网友表示

有些时候

反而越临近假期越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月间价格浮动如此大

航空公司作何回应?

机票价格为何会出现

如此大幅的“跳水”?

机票价格

由航空公司根据

市场供需波动实时定价

节前部分机票价格突然大跳水,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运力过剩。

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计划执行总航班量近14万班,日均航班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约20%。航班管家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部分城市线日均计划航班量同比2019年增长1倍,如成都-长沙、成都-杭州、成都-武汉等航线。

与大幅增长的运力相比,预订量并未同比例增长。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中秋国庆假期间的机票预订量仅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暑期客流的涨幅也未跟上运力的涨幅。据民航局,2023年暑运期间(7月1日—8月31日)民航运输旅客1.3亿人次,较2019年暑运同期增长7.4%。但是全民航日均保障国内客运航班14087班,较2019年暑运同期已有14.83%的增长。

而与供大于求的供需关系相比,机票价格却依然高涨。航班管家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双节期间的国内机票订单量比今年五一增长了1.2倍。机票价格同样明显上涨,国内机票(经济舱)均价1078元,同比2022年国庆增长四成以上,同比2019国庆增长一成以上。

除了运力过剩以外,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铁路分流了民航的客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数据显示,自9月28日至10月7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2亿人次,同比增加1144万人次,日均发送1420万人次,增长8.8%。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何律师表示,机票销售是随订随售、浮动定价模式。其价格会受到供需关系、航班实际售票情况等因素影响。一般而言,越临近航班出发时间机票价格越高,但也会存在出发前由于购票人数不如预期,航空公司降价促销的情形。

遇到机票价格“跳水”

消费者怎么办?

面对部分机票价格大幅跳水的情况,有消费者表示向航空公司和OTA平台反映后,“全额退票退款”“降价退差价成功”。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则庆幸自己购买了平台的保价服务,最终平台返还了差价。

关于平台提供的机票保价服务,何律师表示,可能会有部分航空公司,为了促销而提出保价服务,也就是购票人预订机票后,航空公司承诺在一定时间段内(保价期)价格不会上涨。如果保价期内出现降价,则航空公司需按保价内容向购票人支付差价。

从消费法律关系来看,购票人一旦完成购买某时段的机票,便视为与航空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除非有其他法定或约定事由,否则该消费服务合同无法解除或撤销。那么因降价而带来的票价差价也就不会退回。同样,航空公司也不会因为涨价而要求购票人补上差价。另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如果航空公司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并承担一定的惩罚性赔偿。

何律师提醒,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就是通过第三方平台订购机票时,不排除存在第三方平台擅自抬高机票销售价格,随后又恢复到航空公司的实际机票售价,从而导致机票降价。那么这种情况实际上是第三方平台从中赚取了差价。如果购票人能够证明购票时航空公司的售价是低于第三方平台销售的价格,这种情况下,购票人是可以主张第三方平台退回差价的。

记者从某旅游平台获悉,从境内机票均价来看,假期机票均价为1187元。若想避开价格“高峰”,游客可以避开9月28日、9月29日、10月5日、10月6日出行高峰。数据显示,10月2日、3日机票均价开始“退烧”,均价较高峰日期回落20%至30%,人少景美价格合理,节中的“错峰侠”可以先下手为强。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在看】【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在看】数达到20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来 源 :中国新闻网、每日经济新闻、潮新闻·钱江晚报、南方都市报、上观新闻、网友评论等

责任编辑:赫兹

校审:林桂人

终审:扬清

点亮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