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9位战友来看我,一顿家宴吃掉20000,妻子心疼钱我让她忍忍

作者:肖寒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2年11月,19岁的我选择去当兵,如果我不去当兵,可能就成为一名乡村民办教师了,但对于爸爸的安排,我选择了拒绝。从体检到出发,总共一个月的时间,当年和我一同到新疆当兵的有29人,有些是同学,有些是陌生面孔,但在这一刻,我们成了腹心相照的战友,从此告别家乡,奔赴千里之外。

北方的寒风,在这一刻刮得有些猛烈,临走那天,胸前戴着红花,亲人结伴相送,真的感到无比荣耀。

到了连队,因为前三个月是集训,很多人没有吃过这份苦,可在我看来,并不算什么,原本我就长得人高马大,再加上平时在家干农活,有体力,在当时我这个高中生,也算是知识分子,领悟能力好,很快就被连长发现,给予了特殊的照顾。

虽说我能吃苦耐劳,但也怕半夜三更一声哨响,那种紧急集合的场景历历在目,为了方便起床,我甚至连衣服都不敢褪去,是班里第一个冲到操场的战友,等到所有战友集合完毕,大家带着睡眼惺忪的疲劳,迷迷瞪瞪地跑上五公里,然后听从训示。

就是这三个月,让我们这些年轻士兵,有了质的蜕变,大家似乎更懂得什么是集体,什么是服从意识,什么是战友间的情谊。

新兵集训过后,我被分配到坦克连,还是被坦克连亲自点名要去的,那种荣耀,让我一时间感到无比自豪。当然,战友间也是会进行攀比的,和我平时关系最要好的丁贤林,嫉妒心强,在新兵连的时候就争强好胜,一直表现很优异的丁贤林,被分到了侦察连,我们都想成为佼佼者,所以即使下到连队,依旧想争个高低胜败。

和我一同被分配到坦克连的还有另外11名战友,当然平时相处比较好的只有张旭和黄清荣,尤其是黄清荣,虽然只有168公分的身高,但力气极大,被称为天生神力。

在那个时候,我们这些战友,大都来自农村,丁贤林不一样,他父亲就是县保卫部的部长,比我们先天条件要好一些。即使在专业上都想比个高低,可在私底下,还是称兄道弟,很珍惜这份友谊。

我发现那个年代的青年,脾气还是比较火爆的,新兵连的时候就时有打架的情况,到了连队,依旧有这种现象,不过针对我的战友,基本上被领导训示过,算是侥幸没有发生过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部队,就两份工作,一是保持训练,二是演习,其他的都不足为奇。

因为是义务兵,3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退伍的季节,大家都依依不舍地想留下,可在部队,那是百里挑一,我是幸运的,被留了下来;但也是不幸的,在1997年的训练中,不慎受伤,最后不得不接受退伍转业的现实。

原本我是可以留在新疆,做一名支边战士,但在父亲的建议下,回到了老家,成了一名警察。刚回去那会,我和战友们的联络还是比较多的,毕竟分开几年,也都很思念,偶尔会有战友组织聚餐,也会积极地参与,随着生活步入正轨,也就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

几十年如一日,如今我也到了年过半百的年纪,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还没来得及回味,就要老了。战友们也有这种感受,时常在群里闲聊,说着往日岁月,追忆着青春时期,可毕竟岁月不饶人。

不是每个人都是幸运的,大部分战友退伍后没有工作,有的当了建筑工人,也有人做生意,但几十年过去,大家的日子也是过得参差不齐,其中两位战友,因为好勇斗狠,还坐过牢。

在今年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就有战友提议,今年好好聚聚,但因为当时很多人没法腾出时间,就只能改日。前阵子丁贤林打来电话:“陈海卫,我想今年组个局,中秋节的时候去你家聚聚,你看怎样?不用出去吃,就在家里吃个家宴,让你媳妇炒几个菜,兄弟们也好几年没聚了,趁着大家都还健康,能多见一次面是好事,如果有不方便之处,我们可以再商量。”

丁贤林的这个电话,让我有些意外,他家境好,从退伍后开始,很多战友和他来往的就比较多,每次聚餐,都是丁贤林发起,而我有时候忙于工作,也不一定次次都参加,这次提出到我家聚餐,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答应了。

从丁贤林提出来我家吃家宴开始,我和妻子就在精心准备,毕竟这是头一次,不能寒酸,可能很多人觉得,一个公安局副局长,能缺钱吗?说实话,还真的缺钱,我妻子是农村人,也没什么文化,嫁给我这些年,还在外面打工,我那点工资,供女儿读书都费劲。

既然答应了,就得把事情办好!

中秋节前几天,战友们的电话络绎不绝地打了过来,大家都说着好听的话,原本以为有十几个人,但真正到了中秋节前一天,只到了9个人。

这些战友,平时和我关系也保持得不错,即使大家在天南海北,可现在通讯方便,偶尔闲聊几句,诉说思念之情。战友们也很客气,来的时候带了不少礼物,而我也让妻子请来了小姨子帮忙做饭,二十多道菜肴,看上去就很有食欲。

战友聚餐,肯定得大醉一场,这场家宴,战友们吃得很开心,酒瓶子一直在见底,而我妻子心疼钱,等战友们休息的时候,妻子说这一顿饭就花了20000,我当然也心疼钱,可也得分时候,让妻子忍忍,平时艰苦一点,毕竟战友们聚一次不容易。

今天是国庆节,我带着战友们在早上的时候参观了县城,下午两点的时候他们就要走了。临走的时候,丁贤林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说:

“海卫,我知道你是个正派人,不会徇私舞弊,更不会贪赃枉法,不然不至于只做到一个县的公安局副局长,也能看得出来你日子过得不容易,这次家宴办得好,以后咱就在家里吃饭,不过也花了不少钱吧?这是我和黄清荣的一点心意,你必须得收下,就当给侄女读书用了,大学生花钱多,你也不容易,我们是兄弟,要凭良心做事,更要懂得体谅,不许拒绝。”

看着丁贤林离去的背影,我愣在原地,手里的牛皮纸沉甸甸的,有些惶恐,也有感动。

回到家,打开一看,是5万元,瞬间觉得,当年那个趾高气扬的丁贤林成熟了,也因为这份战友情,让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