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冬,周总理的健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无法再处理公务,时常会陷入昏迷。在他难得的清醒状态下,一些老战友、老同志就会特意过来看望。

有次两位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陈锡联结伴来到病房,周总理看到是他们,强忍着疼痛撑起身子与他们打招呼。在握住陈锡联的手时,周总理久久不愿放开,他有些愧疚地说:有两个人的事一直让我不安,一个是你,现在你怎么样?

陈锡联感动地回答:总理,我已经过关了,你先不用管别的,照顾好身体为重。

周总理点头,然后接着说:还有一个是温玉成同志,当初不是我要关他的,是被江逼的......总理越说越激动,在旁陪同的医生连忙让他躺下,为他舒缓心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先念担心情绪剧烈起伏会影响周总理的身体,就宽慰道:“总理,您身体要紧,先不要讲话了。”说完他就拉着陈锡联往外走。

在他们即将走出房门时,周总理突然有些痛苦地哭诉:温玉成真不是我要关的,你们帮我去找找他,看看他怎么样了。

被总理如此牵挂的温玉成,此时正在四川成都郊外的一座院子里生活,软禁?关押?判刑?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是何待遇,可就是莫名在这里过了五年。

那么,当初的事到底是怎么个经过?以至于让总理心怀愧疚呢?

温玉成战争年代是我军的一员虎将,15岁参加红军,亲历中央苏区的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及艰难的长征。他在红五军团战斗多年,西路军时曾亲眼目睹军团长董振堂牺牲,自己也因重伤被俘。

待身体有所恢复,温玉成开始寻找归队的方法,经一番努力,他成功越狱,靠着沿途乞讨回到延安。

后来温玉成在军中一直表现不错,靠着战功接连升为旅长、师长、军长,抗美援朝时他还是首批入朝的军长之一,率部歼敌超过4万3千人,能力得到上下的一致认可。

回国不久,温玉成被调到广州军区工作,历任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本来他是远离权力中心的。但1968年“杨、余、傅”事件后,他被毛主席点名担任卫戍区司令员,这是一份极大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特殊年代,职务、权力大有时并非好事,当时北京林、江两个集团最为势大,其他还有一些老干部也能发挥关键作用,温玉成掌管着卫戍区的武装力量,自然会被各方拉拢,也被迫夹在中间。

他对于一些政治方面的事能躲就躲,然而1969年就躲不过了。这年夏的一天,温玉成结束工作正准备休息,突然秘书过来请示,说黄上将的秘书李必达拿了封信过来,坚持“必须面交给温副总长”。

黄上将是温玉成四野老战友,时任总参谋长,温玉成以为有什么军务方面的要紧事,就过去接待。结果他拿过信一看,内容全是黄上将和叶主任的不正当关系及他们私下谩骂江某的话。

这不是信,而是烫手的山芋,温玉成本想拒绝,可李必达一定要他交给江某。温玉成考虑到如果李必达出去宣扬自己看过这封信,一样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他还是接过手了。

不过信到底要交给谁,温玉成也没主意,就想着能拖就拖,丢进抽屉里锁了半年。后来他交给的也并非江某,而是林办。当叶主任看到信后,迅速将李必达关押至广州,而知晓内容的温玉成同时被叶主任、江某视为眼中钉。

当然,这时江某还不知道信的事,只是由于她要搞样板戏,多次想为文工团争取特权,但温玉成都没有配合,所以江某就觉得他要跟自己作对,渐渐在很多事情上都抓“小辫子”。

最终在1970年5月,四野老首长林总召见了温玉成,第一句话就让温玉成傻眼:鉴于北京的环境你自己不适应,经过军委内部讨论,决定调你去成都军区担任第一副司令员。

这并非商议,而是命令。温玉成本来的职务相当于大军区正职,突然被调到成都给昔日同级战友梁兴初当副手,他的心里非常失落。

其实林总把他调走也不全是要整他,只是在卫戍区司令员这个职务上经常把林、江两边都得罪,再搞下去只怕会更危险,所以林总将他调出北京,也有几分保护意味,希望这个昔日的部下能远离漩涡。

可是,次年九一三后,李必达被释放,江某也得知了那封信的来龙去脉,她愤怒地斥道:温玉成是林的死党,不能放过他!

1971年10月23日晚,成都军区政委张国华奉命就地隔离审查温玉成。随即温玉成被解除职务,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日子。

那段时间里,他每天要自己烧水、拖地、搞卫生,他不会做饭,全靠监管人员帮忙。周日别人放假,温玉成就得饿一天。监管人员时常会换,有的好相处,有的则喜欢捉弄人,甚至还有人打过他。昔日名将,如此稀里糊涂被关了五年多。

周总理当时迫于压力,没办法帮温玉成说话,还签了字,因而心里产生愧疚,到生命最后的阶段一直想要把温玉成解救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12月,温玉成重获自由,夫人宋琬明前去迎接时,完全不敢相认。五年前的温玉成有140多斤,如今只剩80多斤,整个人精神很差,言谈举止有些木讷,宋琬明流着泪将丈夫带回到军区大院生活。

不过温玉成的事情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结论,最初他也不算着急,还能开玩笑说自己这段经历是“不幸中的万幸”。

可事情拖了好几年,许多老战友都得到平反,自己却还没一点消息,温玉成也坐不住了。1980年秋,温玉成、吴信泉、梁兴初三人结伴去找黄克诚。黄老当时是中纪委书记,专门负责审查旧案。

三人的汇报长达一个多小时,都是希望能为自己恢复应有的名誉,给出一个定论。黄克诚从事实出发,牵头此事,最终在1983年一切尘埃落定。中央给温玉成的结论是:属于办错事、说错话范畴,对其免于处分,以大军区副职待遇准其离休。

比起一些老战友来说,温玉成的确如自己所言的“不幸中的万幸”,但对他自己来讲,这样一位战将最年富力强时却被不明不白地关押,还是非常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