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最火的保定宴,大家都去打卡了吗?

开业后迎来的第一个大假期,保定宴今天非常热闹,客流量基本都在一楼,因为有很多的小吃,买了以后可以自己找位置坐下吃。二楼基本是古装元素,应该是卖的还有拍照的,牌子挂的不明确,也不太懂,而且一家店还只悬挂了英文的牌子,想来不是给我们这些大老粗看的。有一个饮品店,还有一家面馆,叫状元面,看起来也还行。三楼目测像是一个高端接待的餐饮,有穿着宫廷服饰的工作人员服务,估计与我无缘。所以看起来,一楼应该就是他们的流量主力,所以今天,就重点逛了一圈一楼,给大家讲讲个人体会吧,当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和交流。

首先,一进去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热闹的市集,与外面高端大气的装修,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感,整体就像是一个搬到了屋子里的美食街,就是一些小、饮品的集合,唯一有点特色的就是有两三样保定老品牌的东西,其中包括一种奶粉。


小吃的种类依然是目前市面上的炸串、烤串、大肉串,倒是没有看见长沙臭豆腐,可能黑粉太多导致没敢引进吧,倒是看到了长沙的大烤肠。要说品种说实话还不如裕华路的小美食街多,饮品店也就那么一两个没得选择,齁贵。15块钱一个的羊肉大串和7块钱一小块的炸鸡排,感觉还真是不太划算。


有可能是人家特意打造的氛围,一点宽敞明亮的感觉都没有,大白天的也全靠灯光撑着,我听到从我身边擦肩而过的两位大学生在讨论说,原来就是个幽闭昏暗的小美食城。我家神兽也说,这不跟对面的五味巷差不多么?
保定宴的定义,是美食博物馆,保定的美食博物馆难道不是应该复刻保定从古至今的各种美食吗?为什么展出了全国各地的小吃,不知道它的意义在哪里。唯一能找到的一些保定元素,就是那几个为了还原过去老街景的服装店、鞋店和布店的招牌,有一个“童年回忆”的小便利店,东西一般,找不到啥回忆的感觉。从楼上往下看,灯红酒绿的样子,好像难以与文化气息四个字联想到一起,倒是颇具港风。

一楼可能想囊括的元素太多,导致逛下来有点混乱的感觉,空间也觉得有点局促,外面看起来很磅礴的建筑,真正的美食空间却给人不是很大的感觉,有可能是格局没设置好或者是塞进去的元素太满,当然这个我也不专业,只能表达自己的感触。

不过话说回来,每个地方都应该有一个让外地人来消费和见识的地方,这个保定宴美食街要是长期办下去的话,今后若是取消了那些地摊美食广场,没准是一个外地人来的好去处。毕竟,吸引外地人来保定消费,才是最终的目的,这建设、装修、运维、水电、平日挑费等都是钱,靠着保定人来消费,估计很难的,而且咱保定人总不能只想着薅自己人不是?所以,保定宴要火起来,得多想办法以保定元素为引子,把外地人吸引进来。
总体来说,去还是值得去一趟的,毕竟你可以选择不吃不喝,光看不花钱嘛,长长见识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