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最近公布了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名单。根据这份名单,网友们统计了不同省份的有效候选人数量。结果显示,江苏籍的候选人最多,有117人,湖南和安徽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然而,2023年的有效候选人来自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南、安徽、山东、浙江、河南、湖北、河北、陕西和四川等省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南是我国基础教育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在中小学教育方面排名领先,培养了很多考入顶尖高校的学生。此外,湖南的高等教育也很出色,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等五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出许多高水平人才。虽然在湖南本地工作的有效候选人只有不到30人,但来自湖南的有效候选人却有96人。这表明,许多人是从湖南走出去的,他们可能在湖南上过学,也可能在湖南读过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湖南在培养两院院士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星球数据派”统计,近10年来湖南产生了59名两院院士,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江苏和浙江。虽然湖南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都不如江苏和浙江,但湖南人一直以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传统精神著称,这也是湖南籍院士数量众多的原因之一。陈独秀曾在一篇文章中称赞湖南人的精神:“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可以说,这句话完美地体现了湖南人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代以来,湖湘人才联袂而起,结群而强,成为世界所瞩目的一支力量。湖南籍院士众多,原因有很多,但是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历史上涌现了六大人才群体,他们对中国政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人才群体包括经学主变派、理学经世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君主立宪派以及新民学会派。这些人才的涌现使得湖南成为了一个知识分子辈出的地方,这一点也可以从湖南籍院士的人数得到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方面是湖南地处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这迫使人们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获得成功。作为“清代三杰”之一的曾国藩,是中国近代不可多得的人物,他深受后世的称赞。曾国藩一生勤于读书,深刻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与读书的关系特别大。因此,他的后人在学界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这一点也可以用湖南籍两院院士的数量来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湖南籍两院院士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多,是由于历史上的人才群体和湖南地处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原因。这使得湖南成为了一个知识分子辈出、爱学习、爱读书的地方。